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语文主题学习"最深的感受学校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近两年了。这期间我们逐步探索,明确了什么是"语文主题学习",以及如何进行主题课堂教学。其中,我感触最深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课外阅读课内上。在刚开始进行主题实验时,我接触到海量阅读,也读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我当时的理解是:这是让学生课下少看其他课外书,以看丛书为主。我疑惑:这样不是抢占了原本属于  相似文献   

2.
<正>能够搭上"语文主题学习"这列快车,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我感到很幸运。我们学校是林州市首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学校,2012年9月1日,我开始担任一年级7班的语文教师,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结缘。两年来,从集中学拼音到集中识字,从预习课到展示课,从课本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再到课外,从个人习惯的养成到小组合作意识的加强,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探  相似文献   

3.
我们不光在课外有读物,在课内也有读物呢!有一次,语文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语文主题丛书》,我好奇地看了看,呀!真吸引人!打算只看一分钟的我却看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我读出了李白的潇洒,苏轼的豪放,鲁迅的冷峻深邃,冰心的意切情长。我还从书中知道了许多名言,如冰心老人说的:“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4.
<正>和所有家长一样,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郑铮成为一个博学多才、出口成章、全面发展的好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我发现语文课本已经不能满足孩子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在一次家长会上,郑铮的班主任陈一新老师告诉我们,学校要开展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课程实验——"语文主题学习",并让我们了解了学校的"大阅读计划"。"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结合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旨在让孩子在课堂上实现大量阅读。作为家长,我一开始就对这个实验充满了期望。每天郑铮放学写完作业后,我都陪他一起阅读他从学校带回来的书籍,并就书中的故事和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主题学习"在"同一内容""同一思想""同一写作手法""同一体裁"等同一主题下,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方式,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我们喜欢这种方式的阅读。2012年我所在的学校开设了小古文(即文言文)课,所以在我的语文课堂中,除了选取"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白话文外,我们还特别喜欢在阅读课中加入同主题的短小文言文拓展的阅读,学生很是受益。  相似文献   

6.
2013年,"语文主题学习"在林州市经过了第二次改革,我们结合学生年龄,以教材为起点,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桥梁,寻找方法、认真实验、加强总结,确立了我校"语文主题学习"的五种课型。今天我要介绍的《人间真情》一课就属于我们所确立的五种课型中的第三种课型———读写结合课。【学习内容和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穷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迟到》《一瓶矿泉水》,推荐文章《第一次升旗》。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  相似文献   

7.
正自"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开展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倡导一课一得、大量阅读、读写结合。这样的实验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改变了作文课难上、效率低的现实。阅读与习作本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家",可是很多语文老师将阅读和习作教学分离,上成了独立的两种课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丛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料。如果在阅读课中教师注重以文本为载体,注重写作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再从大量资料的阅读陶  相似文献   

8.
<正>实施新课程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看重分数,让语文课堂大部分时间仍被课文的分块讲解和各种练习占据,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长期积累。这就造成了课堂的高耗低效,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冷漠。于是,关于与语文单元内容相结合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应运而生。作为连续教了两届一年级的我,目睹了一年级"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由一学期一本到一学期  相似文献   

9.
记得去年有位老师在我县“语文主题学习”交流群里与我探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方法,那时的我很是惭愧.因为平时教学只用到了“一篇课文带一篇丛书文章”“一篇课文带两篇丛书文章”的方法,偶尔会提几个导学问题,让孩子们拿着丛书在课堂上自由阅读,从未认认真真地研究过丛书群文怎样阅读.这次县里“语文主题学习”选拔赛给了我一个思考的契机,在完成比赛课例——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民风民俗》后,我选择了“大话节日”这个话题来参加学校的研讨交流活动,并将自己的这堂课定位为“主题学习群文阅读汇报交流课”.在教学设计及授课的过程中,我对“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主题学习"的概念我们提出的"语文主题学习"是这样一个思路:希望学生通过欣赏、分享、诵读、比较和模仿打下阅读的基础。但是,对一个学校、对一个老师来说,选择这样一些能够让学生去阅读的图书还是有困难的,于是我们就开发了适合特定学生、特定年级和特定单元学习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这个阅读量看上去确实很大,而且是要求课内阅读,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我校加入了"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验,我有幸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和"语文主题学习"有了美丽的邂逅,"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带着新理念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一扫我曾经的迷茫与困惑、无奈与焦灼。至真:语文的灵魂——"阅读"我曾经看到一位深得其中真谛的实验教师写过这样一句话:"‘语文主题学习’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家乡被誉为"塞外米粮川"。我校参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正好一年,我们也收获了一季"好粮"。初识"语文主题学习"是在2014年4月。当时杭锦后旗教育局安排了一次培训学习,听完课后,语文老师们惊呆了:那位老师竟然在一节课内带领学生学习了四篇文章,课内两篇,课外两篇!于是,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议论开始了:反三归一,质从量出,不要用学习理科的方式来学习语文。难道这么些年我们的做法出现偏差了?以往我们是课内学习,课外阅读,应该怎么样课内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倡导课堂上用1/3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语文教学,使学生习惯了听,习惯了服从,习惯了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厌烦了写作,语文课也就成了"一言堂",学生失去了阅读与写作的热情。虽然有些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没有脱离老师和教案的桎梏。语文主题学习,让每位语文老师看到了孩子们学习的潜能,激发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也点燃了老师创新教学的热情,让老师和孩子同时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我有幸参与了我校"语文主题学习"课题小组,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到来,无疑是学生的福音。"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教材配套,是很好的阅读材料,然而阅读的材料到位了,如何读就成为接下来要探索的问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好习惯的力量真的是强大的。我们认为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应培养学生以下几种习惯。一、重视积累的好习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兴趣的培养,都要从积累  相似文献   

15.
正我校的"趣·乐·情"习作教学之所以能取得累累硕果,是因为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整体推进"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我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依托丛书,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让孩子们在诵读和展示中运用并积累语言,提升语文素养,也为习作丰富了词汇,奠定了基础。我校的"趣·乐·情"习作教学法,可以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重要载体,丛书是小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的重要材料。我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为例,具体解读丛书对学生的价值和意义。《金色童年》是依据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童年"主题编写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一,分为"古人小时候""绝对精彩的童年故事""听名家讲童年""小小创意家""童心与诗心"五个单元,其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如一股春风吹遍沂蒙大地,我校"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已推行3年多,"海量阅读""一课带多课""返三归一""单元整体推进"等观念深入教师内心。其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是这项课改实验的重要载体,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每学期6本,分别配合教材中的6个单元。丛书中文章篇目多,信息量大,要求在课内配合阅读,因此,如何有效使用丛书就成了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开展"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研究以来,每学期我们都会使用与课本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这学期共有7本,包括《走进西部》《金色童年》《语妙天下》《回眸感动》《龙门灵秀》《读人论世》《美丽的地球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使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使之实现最大的价值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结合时,我感到阅读至关重要。尤其是阅读这种配套的丛书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通过将近两年的学习与实践,我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型模式"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堂使用的模式为生字过关课、课文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严重滞后,很多时候,我们还在揪着一篇课文不放手,非把学生教得倒背如流才罢休。一个学期下来,老师和学生就围着那几十篇课文打转转,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效果也不佳。正在广大教师愁容满面的时候,"语文主题学习"的春风徐徐吹来,给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当我们手捧主题阅读丛书时,真是如获至宝,一篇篇优美的童话,一个个寓意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