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普通高校残障学生作为校园弱势群体中最为核心的一分子,由于其自身生理缺陷等问题导致运动能力受到严重限制,急需对体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与改革。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普通高校残障学生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在以往的“理论—实践—康复”相互脱节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保健和营养教学内容、康复项目教学与训练内容和常规体育选项课教学内容等相互融合的课程群模块。建议:在彰显高校残障学生体育课程的特色设置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康复与锻炼并重”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暴威 《体育世界》2007,(6):29-3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目前高校“特殊”(肢体残疾、心脏病、特殊病等)的学生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特殊”学生体育教育并为未完全落实,而“特殊”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加需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完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公平视域下残障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我国残障学生参与阳光体育存在缺位现象.以公平为视角,研究了阻碍残障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原因,即法规政策制度保障体系缺失,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观念制约社会支持不够.在此基础上,呼吁国家与社会关注残障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析了国内部分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课程名称与课程定位的矛盾;教材内容普适性与特殊性的矛盾;课程设计和实施中“事实”与“价值”的矛盾;成绩评价中“刚性”与“柔性”的矛盾;教师从教条件与课程需要的矛盾。据此,在课程名称、教材内容设计、成绩评价等方面对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体育运动的功能对于“特殊学生”来讲意义重大,开展“特殊学生”的体育课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从“特殊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出发,分析了开展“特殊学生”体育活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残障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我国9个城市26所普通高校残障学生参与体育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普通高校残障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对策,即制定适合残障学生体育锻炼的体育课程,注重特殊体育教师师资培训工作,加强场地、器材与经费管理,加强康复体育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7.
残障人体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障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于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要着力解决好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对残障人体育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论述,目的旨在阐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残障人问题能够更好地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特殊体育教育中的舞蹈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舞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入听力失聪学生的体育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而且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锻炼坚毅的性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优美的体态。此外,舞蹈还给体育教学提供了一条令人愉悦、易于接受的学习途径,可以丰富学生的肢体语言,并提高其表达能力,对于塑造良好的行为规范也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海莲 《浙江体育科学》2013,35(5):55-57,61
从维系高校教育生态链中的"体育弱势群体"——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现状出发,对我省高校现行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进行扫描,发现至今我省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仍呈"边缘生存"的状态。抑制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保障、社会的接受和支持服务等环节上的不到位。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特殊体育可持续发展应在保障制度确立、课程开发、支持系统完善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保证特殊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体育学习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残障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对残障学生、普通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残障中学生、普通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特点。结果发现:PSDQ问卷用于残障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研究是可靠的、有效的;残障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具有一定性别、年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发展任务;总体看,残障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在各个方面均不如普通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试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维  邓光庆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11-312,316
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新世纪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以及在其发展上的契合与互动作用方面做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和认识,以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和社区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体质呈连年下降趋势,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以及能力差之又差。“动商”这个代表着一个人运动潜能、运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新名词也应运而生。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动商水平,使学生们的动商与智商、情商共同发展,成为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和思考的课题。对在冬季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动商水平进行研究,总结出动商的培养具有有效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发挥动商的德育价值、有利于体育教育的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等意义和价值;提出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动商的发展、家庭要大力支持学生动商的培养、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学生要增强动商自我提升的积极意识等提高学生动商的途径,为有效保障学生动商的提高,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疾人体育是社会和谐的直观体现,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发展的残疾人体育应是残疾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三者和谐稳定,全面开展,相辅相成.目前,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优先、快速发展,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保持残疾人竞技体育适度发展,加强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建设,将残疾人体育逐步融入中国体育的大环境,是中国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北京残奥会与我国残疾学生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探究北京残奥会的和谐社会文化特色入手,分析北京残奥会对推动我国残疾学生体育和谐发展的作用.并找出我国残疾学生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在和谐北京残奥会的启示下,我国残疾学生体育必须加快实现教学理念的和谐,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制定残疾学生体育保障政策,更多地举办残疾学生体育活动,进一步促进残疾学生体育与普通学生体育全方位融合,加深深层次人文关怀的渗透,实现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民族精神及文化。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南开大学排球教学实验,从运动项目技战术教学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探索以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玉秀  颜军  黄滨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5):109-114,127
研究以伤残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研究调适性体育教学与传统的保健体育教学在伤残大学生中应用的不同效果。通过现场教学及心理测量的方法对104名伤残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体育锻炼态度及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测试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表明:调适性体育教学对伤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态度均产生了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对以上各因子的促进作用未达到显著差异;教学方法和测量时间因子对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和体育锻炼态度的大部分因子效应均有显著影响,教学方法和测试时间因子之间有一定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调适性体育教学对伤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态度的促进作用要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课程方案》的颁布为定向运动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将定向运动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拓展到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教学实验进行校本开发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扬州大学公共体育课定向运动课程班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分别从机能、素质和心理方面选取相关指标,全面、客观地反映定向运动作为公共体育课在普通高校开展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为课程的校本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良性互动发展的优势,并提出了二者互动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