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相对长短篇小说的波动起伏,20世纪末期的中篇小说创作已呈现出整体稳健。新世纪以来,中篇小说依然是众多作家喜爱的文体,创作成果也醒目。在市场经济浪潮更为汹涌、文化消费主义更为流行的新世纪,中篇小说的步履稳健既是以往创作的延续,同时显示了新的时代价值,如更自觉的现实主义审视、艺术多样化和纯文学的坚守等。作为一种新时段的文学现象,新世纪中篇小说创作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值得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今,文学被边缘化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事实。尽管如此,新时期以来的中篇小说还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新世纪十多年来(2001-2010)的中篇小说创作势头依然强劲,它们在内容上或者关注现实,或者探究历史,或者致力于人性的开掘,这些给了读者深刻的印象。小说作者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上,也作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分关注富有地域特色的中篇小说创作,为其进一步是发展推波助澜,毋庸置疑地对于地域小说的整体性提升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发表的中篇小说作为研究视角,认为它们在政治探寻、英雄礼赞、乡村叙事、情爱描绘和底层关注等方面的探索上富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相对于诗歌与散文的强劲发展态势来说,它们有如到达了一个临界点,要想突破这个临界点,小说作家们就必须在创作竞技状态、文学准备和文体意识与整体感等方面进行重新整合,作为地域形态的小说才会有本质意义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传统上,裕固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人口只有一万余人却有着丰富的文学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裕固族作家文学的创作与研究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裕固族作家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可以发现裕固族作家文学经历了八十年代初潮期研究的基本空白,九十年代涨潮期研究的开始活跃,21世纪以来续潮期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大致轨迹。通过对裕固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的回顾,本文探讨了裕固族作家文学创作以及研究的一些缺憾及原因,以期新世纪在新老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推进裕固族作家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全面、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矿冶文学为工业题材文学等其他文学形式所遮蔽,实际上,矿冶文学与工业题材文学在创作客体与创作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矿工工作的独特性及其背后呈现出的整个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制约的微妙关系,不断凸显矿冶文学的存在价值。矿冶文学的显现将激发人类在关注矿工及矿冶活动之余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文学意义深远。新世纪以来,黄石地区矿冶文学研究成果不断,发展势头较好。  相似文献   

6.
发表在《福建学》2002年第4期的《纳米布》,是杨少衡新近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作塑造的霍建明是一个偏僻小镇镇长,此人身上充满痞子气、俗气,工作中盲目草率、无原则。《纳米布》塑造的人物,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揭露了当令官场上的一些歪风邪气,表现了作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凡一平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广西地域作家之一,其中篇小说无论在创作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颇具代表性,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人物形象则是凡一平中篇小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文章以凡一平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人物形象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对其中篇小说的人物形象归类、人物形象成因、人物形象得失等内容论述凡一平中篇小说创作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8.
文学发展与媒介环境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媒体的普遍应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使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质。网络媒体扩大了文学创作的主体队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热衷于网络言论的写作者以及媒体从业者构成新媒体时代创作队伍的主力。新媒介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得文学作品在内容、文体、表达方式、生成过程等方面有所变化,作家也变成趋于普泛化的称谓。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新文学发展第三个十年(1937-1949)的中篇小说创作,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上,都表现出新的特色和多元化趋向;特别是一些成功之作在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上的通俗化追求,使中篇小说开始为一般民众所了解和接受;走向民间,走向大众,已逐步成为一种创作趋势和发展方向。这种新的转变和新的趋向,对此后的创作产生了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掖文坛在经历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前期近二十年的孕育和沉寂后,在新世纪前后,终于风起云涌,蔚为壮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大文化环境的逐渐改善和文学氛围的宽松和谐,张掖文学厚积薄发,成就了一批有着执着文学追求和极大创作潜力的,具有深厚的文化思想修养和时代责任感的文学新军。对于这一独特现象与创作实际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有助于总结和促进张掖文学更好地发展。本文拟从九十年代以来张掖文学发展中涌现出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出发,对当下张掖文学的创作状态进行梳理和盘点;还原张掖文学不容忽视的成绩与实力。  相似文献   

11.
《凤仪园》是 4 0年代海派著名女作家施济美最著名的中篇小说 :一、它写出了 2 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世界崩坍后非理性对人命运的拨弄 ,人生命存在的某些根本缺陷与根本困惑 ;二、它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女性立场。小说艺术风格缱悲绝、清幽华贵 ,叙事上巧设悬念、煞费心机 ,是 4 0年代上海文坛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结合的宁馨儿 ,也是中外文学结合的宁馨儿。因此具有丰厚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擅长精细微妙的心理分析,描述感情世界的种种纠葛,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尤为深刻。文章从人物美学的角度,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茨威格的三部小说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侠文化结缘已经成为历史事实,许多古代和现代以侠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侠文化内容。但长期以来,侠文化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侠义题材作品或通俗文学中的武侠小说,而相对忽略了非侠义题材的纯文学作品和新文学作家。以侠文化为视角来透视新文学作家及其作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凯瑟琳.安.波特是自薇拉.凯瑟以来最受称颂的美国女作家,中篇小说集《灰色马,灰色的骑手》是她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集中,波特运用了大量的圣经原型以及多声叙事、重复、内心独白等多种叙事策略来揭示西方现代人在社会动荡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信仰危机,展现了人与上帝之间疏离、背弃和和解的三种关系,表达出作者对自我、信仰及人类救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六年来的传记文学研究取得了新的实绩,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传记研究著作的新收获;二是传记理论/批评的新突破;三是传记作家/作品研究的新拓展;四是自传研究的新深化。  相似文献   

16.
斯坦贝克不仅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超越时代的生态文学家。其中篇小说《珍珠》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对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按照学科分类,中国现当代文学属于“二级学科”。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是这个二级学科里面的两个不同方向,其学科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时间限度(发生学)问题;二是学科的经典指认;三是学科话语等。目的不仅在于寻找二者之间的不同,而且在于探讨其学科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社会转型、知识分子身份分化等造成文学精神的衰变,进而影响到对现实的介入,精英作家对历史发言的气魄大于对现实发言的勇气。新世纪“现实主义”思潮对底层文学、都市文学和知识分子题材文学的干预停留在道德、消费、戏谑的价值立场。新世纪底层文学中部分作品带有康德道德哲学意味,爱情题材作品中出现某些回归爱情本体的迹象,带有宗教精神倾向的作品表现出欲望化时代的独特追求。  相似文献   

19.
孔繁春的中篇小说《石幺爸》主要叙写了石匠石幺爸漫长坎坷的一生。作品通过石幺爸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时代巨变所引发的城乡阵痛,展示了"空巢的故乡"、"漂泊的远方"、"失落的天堂"等现实内容;通过"隐性的亮光",展示了亲情的可贵和人性的美好。小说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的成败得失,可以为地方作家创作和黔北文学的繁荣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