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  相似文献   

2.
《新北方》是辽沈地区电视民生新闻第一品牌,自2004年开播至今,固定收视群体已经突破1000万。《新北方》关注民生百态人生冷暖,记录时代变迁的丰富细节,是一本"晚报化的电视民生新闻杂志",选取的新闻内容,立足本地,放眼全国。《新北方》作为一个地面频道栏目,国内新闻编辑,成为"放眼全国"的重要板块。编辑将纸媒体,网络媒体中的海量新闻进行采集、加工、组合,形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张市级党报,承担民生报道重任的《阜新日报》专门设立了民生部,开辟了民生版,力图求新求变,走亲民路线,倾力打造读者必读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的存在,拉近了报纸和百姓之间的距离,受到了百姓的青睐,使其公信力和号召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那么,怎么才能采写好民生新闻呢?  相似文献   

4.
李莉 《记者摇篮》2010,(1):19-20
百姓利益无小事。当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的时候,民生新闻在都市类报纸上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党报当然不能例外。过去,将社区新闻归拢在社会新闻版的很多都市类报纸,近年来专门开辟了社区新闻版,委派了专门的社区记者跑社区,足见社区新闻的受重视程度。从目前沈阳日报的办报主旨来看,越来越多的民生类、服务类稿件占据重要版面,被突出进行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在笔者看来,民生类的新闻从地理区域上分,  相似文献   

5.
如何将民生新闻与经济报道有机结合,是摆在记者、编辑面前亟需破解的“考题”。衢州电视台经济信息频道从2008年开始在两者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根据频道的定位,创办了一档以“关注经济,服务民生”为栏目宗旨,以“经济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经济化”为定位的经济民生新闻栏目《经视新看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节目的收视率快速上升,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6.
正时政新闻相比社会新闻,读来枯燥,没社会新闻那样吸引眼球。而作为任何一张报纸,时政新闻的地位又十分重要,如何让时政新闻抓住读者的眼球,如何让党的方针、政策、思路更好地"入读者的眼,进读者的心",需要记者和编辑用心思考。《伊犁晚报》积极传播当地政府的声音,成为政府联系市民的重要纽带,在当地有着良好口碑和固定读者群。该报致力让时政新闻贴近民生,达到民生意识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7.
薛蕾 《传媒观察》2012,(2):60-61
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民生新闻,在民生话题热度居高的当下,依旧是很多媒体人在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等全国和省级大报,到《无锡日报》等各地方党报,都出现了做"大民生"新闻的趋势,各级党报越来越重视新闻的民生视角,传统的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等主流新闻板块都在花大力气发掘自身题材中的  相似文献   

8.
查理 《新闻前哨》2004,(9):34-34
2003年6月以来,《黄石日报》在民生新闻版没立了“社区新闻”专栏,并明确提出将社区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重点来经营,下大力气搞好社区新闻的报道,为党报进社区、进家庭创造条件。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社区新闻在“贴近”二字上下了功夫,受到了广大读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解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生新闻是我国新闻媒体近年来日趋重视的一个新闻品种。 如今在报纸上,把民生新闻作为版口、栏目或专题的比比皆是。如上海新崛起的《新闻晨报》开设民生新闻版,被誉为中国晚报四小龙之一的《武汉晚报》在要闻之后即是民生新闻,《辽宁日报》将社会新闻细分四类,其中之一就是民生新闻,《新华日报》也辟有民生新闻版。有的新办报纸还将民生新闻作为主打新闻,如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于2001年8月1日  相似文献   

10.
汤山 《声屏世界》2004,(9):22-22
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是新闻发展的方向,也是坚持“三贴近”的具体体现。《南京零距离》自开播并取得巨大的社会反响以来,“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越来越清晰,并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1860新闻眼》《服务到家》《新闻坊》等栏目的共同特点是内容贴近受众,并给百姓“话语权”。但在“民生新闻”冲击波的作用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  相似文献   

11.
李远君 《青年记者》2012,(23):24-25
现状 民生新闻,是关系人民生活的新闻,是一种立足本地,以平民的视角客观、真实地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新闻.近年来,全国各级电视台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民生"招牌,如北京电视台的《我爱我车》、四川电视台的《新闻现场》、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太原电视台的《新闻快车》等,许多民生新闻栏目都创造出了骄人的收视奇迹,电视民生新闻受到观众空前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在目前国内诸多民生新闻栏目中无疑是别具一格的。然而,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决定了《阿六头说新闻》在内容定位和新闻解读方式上与当下国内电视其他的民生新闻栏目并无太大的差异。电视民生新闻要可持续发展,对其产生的一些"共性问题"不能不防--  相似文献   

13.
罗自文 《当代传播》2011,(3):118-120
在当今数字化影像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处在一个类似"七年之痒"的低谷期.社区影像的传播是发展传播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电视民生新闻最终走向公共新闻、构建公共领域的必经之路.树立话语观念,转变价值取向,发展传播手段,培养影像民主素养,是电视民生新闻走向社区影像的几个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的概念渐趋成熟,做足做深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报媒的普遍共识.作为身处基层的纸质媒体,在强化民生新闻的同时,容易出现表面化、琐碎化、同质化等倾向.《海门日报》注重民生新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丰富内涵,拓展空间,提升品质,立足"小民生",着眼"大民生",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去努力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新闻需求.  相似文献   

15.
时下,被业界视为"黑马"的民生新闻风头强劲,它与百姓生活密切相联,将话语权回归百姓,并始终把平民当作新闻关注的主要对象,力争不断提升新闻节目的亲和力和贴近性。辽宁电视台《新北方》就是这样一档民生新闻栏目,从民生新闻的思想性、栏目品牌、个性化三方面来体现出民生新闻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从开播至今仅四年多的时间,但是它所引起的冲击波却是强烈的,它的零距离服务百姓的编辑方针和极  相似文献   

17.
改扩版后的湖北日报,民生关注版块包括新闻版:社会新闻、民意民声;专副刊:健康、网事聚焦、读者、夕阳无限、法治湖北、监督等。这些版面分属于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责任编辑,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根据分工,新闻版面由社会新闻中心承担,我的主要工作是与责任编辑李先宏一起做好民生新闻版的服务工作,同时也承担了一些新闻外采任务。今天主要汇报关于民生新闻的基本情况和思考。通过半年创新实践,本报的民生新闻版已初步形成大气爽朗的鲜明风格,以人为本的版面特性。我们较好地完成了编辑部交办的规定动作,如妇女儿童发展十年规划解读、"骂汉门"事件、学雷锋活动系列宣传专版等:推出了一批可读性强、服务性强的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和平民典型,如毕业季找工记、记者行走社区15分钟卫生服务圈、消防连着你我他、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是当前地面频道新闻的一大趋向。各地本土新闻基本上以民生新闻为主打,从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到安徽台《第一时间》;从成都台《成都全接触》到济南台《民情直通车》等,都在民生新闻路上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合肥日报》创刊之初就在沟通社情民意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在热线新闻版开辟"民生工作室"专栏,开通党报新闻服务热线,针对群众反映的民生类话题进行有序的新闻舆论监督,关心百姓冷暖,化解社会矛盾。该栏目已经被评为2011年度安徽新闻奖报刊类新闻名专栏。  相似文献   

20.
谢汶 《新闻三昧》2008,(6):21-21
柴晓佩在2008年第2期《新闻窗》发表《谈民生新闻的整合》一文,提出:人们对民生新闻质疑的原因主要有:内容琐碎,常见没有多少价值的信息见诸报端;题材狭窄重复,小题大做,或一味短平快;同质化现象严重。事实上,民生新闻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日常琐事的展示,也不是一味求新、求奇。以严肃的新闻理念对时政新闻、重大政策问题进行报道、分析和评论,始终是中国新闻的主流。民生新闻理应站在民生的角度、普通民众的立场看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