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年9月26日,叶佩华教授因患脑溢血,在工作中猝然逝世,消息传来,令我们异常悲痛,他的逝世,也是我国教育统计与测量学界的一大损失。自1979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叶佩华教授手下工作,在学术上和工作上深得叶佩华教授的指导和爱护,使得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地掌握了教育统计与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并在叶佩华教授的指导下应用于考试改革实践,使我省的高考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叶佩华教授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
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次年,学校送我到华南师大进修,师从我国著名的教育统计与测量专家叶佩华教授和邹有华教授,系统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与臧铁军、张敏强、戴海崎、亚新、任建胜等同班学习,曾桂兴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进修期间,正值我国高考标准化考试改革在广东省首先  相似文献   

3.
由教育部委托我校教育科学研究所叶佩华教授主编的《教育统计学》一书,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一九八三年八月出版发行.该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本介绍教育统计理论和方法的专著,主要是作为大学教育系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教育科研人员、心理科学工作者、教育行政干部的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4.
叶佩华教授 1912年出生。1937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44年考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教育心理学部,1946年获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后,自1946年始曾任中山大学教授,华南师范学院教授;兼任华南师范学院副教务长、教务长、图书馆副馆长、馆长职务;1979年~1983年任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职务。现为广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副主任委员。1979年起任广东省教育学会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委托华南师院召开的《教育统计学》教材编写会议,于一九八○年三月二十二日在广州举行.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专门讨论《教育统计学》教材的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华南师院叶佩华教授、广州师院陈一百教授、北京师院郝德元副教授、福建师大万梅亭副教授,以及吉林师大曹廷亭、北京师大夏聿德、曲阜师院刘继向、甘肃师大景时春、华中师院宋岭梅、西南师院杨宗义、上海师大玉孝玲等十一位同志.杭州大学因故未派代表参加.会议得到华南师院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于三月二十二日上午在叶佩华教授主持下开幕.中共华南师院党委常委、院长马肖云同志到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是全国较早设立在大学的省属研究机构,具有省属研究所和高等学校研究所的双重地位。全国著名的老一辈教育学和心理学专家汪德亮、阮镜清、叶佩华、朱勃等都曾为该所建立和壮大作出了贡献。最近,该所在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的领导下,以丰硕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了解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智能发展水平,为此需要设计一些专门的测验来收集研究资料。测验所涉及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很多,不可能在这里一一介绍。有兴趣的教师可另行阅读教育测量学的专著,如桑代克等著、叶佩华等译的《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这里只准备介绍测验的基本方法。一、两种常用的测验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测验有两种:一种为成绩测验,一种为学能(智力)测验。成绩测验的目的在于了解或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主要是对知识的记忆、理  相似文献   

8.
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异常的迅猛,它不仅开创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而且也给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如同对工业和科技的影响一样,它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着教育:计算机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兴未艾。普莱西教授所预言的“要在将来的教育方面,作出工业革命的贡献”已经成为现  相似文献   

9.
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了解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智能发展水平,为此需要设计一些专门的测验来收集研究资料。测验所涉及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很多,不可能在这里一一介绍。有兴趣的教师可另行阅读教育测量学的专著,如桑代克等著、叶佩华等译的《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这里只准备介绍测验的基本方法。一、两种常用的测验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测验有两种:一种为成绩测验,一种为学能(智力)测验。成绩测验的目的在于了解或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主要是对知识的记忆、理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文部省视听觉教育科调查,1983年日本的小学尚末进行电子计算机教育,初中只有21%的学校,高中有15.9%的学校进行了电子计算机教育。1983年5月日本文部省调查,日本全国公立学校中拥有一台以上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小学占0.6%,初中占3.1%,高中占56.4%(包括职业学科)。日本认为与别国相比自己已落后了。如英国教育科学  相似文献   

11.
工科院校中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如何提高如何改进,以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这是当前教育界许多同志十分关心的问题。我谈谈几点意见:首先要抓内容的现代化自从本世记四十年代末发明并使用电子计算机以来,给科学和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世界已进入了电子计算机的时代。使用电子计算机就是各行各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因此我们工科院校的高等数学的教育必须适应电子计算机对数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G·S·赫利斯特是英国开放大学的工程技术科学教授,曾任该大学技术学院第一任院长。他的这篇文章,相当具体而又简明地介绍了英国开放大学的学制、课程、教材制作、教材、辅导工作的组织及采用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等作为传播媒介的情况,分析展望了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未来教育工作将产生的深刻影响,很值得各级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和热心于我国教育手段现代化事业的同志一读。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高等工科数学课程与计算机结合已是势在必行。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教授1989年8月在中国数学会召开的数学教育与科研座谈会上指出:“理工科大学的数学课是不是要改造一番。上百年的这套东西离实际太远了,今天的实际要求教会学生两条:一是要会用电子计算机,二是能理解电子计算机给出的答案。”钱老明确指出了数学课程与计算机结合是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数学的教学改革指出了方向。 就线性代数这门课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基础理论课程,它所介绍的解决线性问题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在这门课的教学中,一方面应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14.
问:怀特教授,日本人在教育子女方面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成功呢? 答:因为在日本,人们对教育普遍关注,孩子们周围的整个社会都被动员了起来。在日本,大约有五十种教育性期刊可供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订阅。每家书店都有各种类型的关于教育子女的指南手册。几乎每个日本家庭都有一张供孩子们使用并带有电子计算机的操纵台,它的上面还附着一个按键用来控制安装在厨房的电铃,以便使孩子随时呼唤母亲并得到母亲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从1984年起,印度开始实施称为CLASS的电子计算机教育计划.该计划旨在将电子计算机引入中等教育阶段的各种学校中,使之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工具之一得以灵活使用,同时达到加深学生对电子计算机理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韩国教育部近日发表一项推进信息化教育计划,以便在21世纪使韩国成为世界信息强国之一.根据这项计划,韩国今年内将投入5678亿韩元(约1100韩元兑换1美元)普及信息教育,以提前完成“教育信息化工程”.为此,韩国将向全国1万多所中小学校追加提供 12万台电子计算机,帮助这些学校建立电子计算机实习室;向 34万名教师追加提供 7万多台电子计算机,实现每个教师一台电子计算机;向全国20万个班级追加提供9.3万多台收录机,以改善多媒体教学的环境.同时,教  相似文献   

17.
进入七十年代以采新的产业革命正通过电子计算机冲击着整个社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美、苏、日等国家近年来不断对普通教育作调整和改革,革新教学方法,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的教学机构,使用电子计算机改善学校管理,加强现代科学技术教育,以使中等教育面向现代化,研究这些资料对我们有不少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各个产业领域的广泛使用,以及以商业、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日本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使中等职业教育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近几年来,日本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很有特色的政策,其特点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动态报道     
据《美国教育报》1986年5月号消息表明,美国目前对数学、自然科学和电子计算机这三个学科的教师需求量最大。下面是“美国教育协会”下属的“各级各类学校师资分会”对1985年全美教师需求量情况的调查结果: 极需师资的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程序、资料贮藏加工。 还需要部分教师的学科:双语教育、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 对在教育领域里引进电子计算机的认识 1974年,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在东京都葛饰区选择“常盤”初中作为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学的实验点,把这种教学系统叫做“CAI”系统,也简称为电脑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