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书籍的设计,按照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专业技术编辑,负责提出整体设计方案。整体设计的方案,还要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实施书籍的整体设计,并执行把关审核制度,是提高书籍印制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三、新设计论——塑造新的书籍形态。 书的设计,其本质上就是要自觉地去设计信息(即各种门类学科的知识),使这种信息以某种引人注目、使人受益的形态展示给读者。这是设计者在制作一本书之前必须具备的设计思路。现代书籍的设计者要有胆量去动摇近千年来造书者的权威,不满足只是运用文字符号作  相似文献   

3.
书籍作为传播思想积累知识的工具,它是由形式和内容二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所构成。书籍的物质形态是通过书籍的装帧设计和装帧形式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纸张材料的选用纸张是书籍印刷的载体,纸张的品种,关系到印刷的效果;同时纺织物等用料,是书籍精装封面的装帧材料,选用恰当,关系到外观形态。    相似文献   

5.
形态,故名思义:形,则为造形;态,即是神态。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珠联璧合,才能产生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书籍形态的塑造,并非书籍装帧家的专利,她是著作者、出版社、编辑、设计家、印刷装订工艺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也是书籍艺术面临更新观念,探索从传统到现代以至未来书籍构成的外在与内在,宏观与微观,铅字转达与图像传播等一系列新课题。 一、书的形态 书的形态,按固有观念不难想到书的外观:六面体的盛纳知识的容器。中国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书籍的形态有着很奇妙的演进。在甲  相似文献   

6.
书籍的版式设计,是对书稿内容各部分排版格式的确定和技术处理。设计的范围,集中在版心,兼顾四周白边的留空,也可以说是版心的设计。画册的版式设计,通常不受版心的约束,可以利用整个版面进行安排,等同于版面设计。    相似文献   

7.
书籍形态艺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书籍形态在演变过程中深刻地、系统地反映着人类文化生活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书籍形态不断演变、传承、创新.现代书籍设计继承了传统书籍的形态特征,注重书籍形态的艺术表现和创新,但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何正确把握书籍形态设计的原则及价值观,提倡健康科学的设计理念,把握好书籍形态设计的"度",需要设计师顺应时代发展脉络不断探索.如今,现代数字科技已然介入书籍形态设计,使阅读体验更加人性化、智能化,虚拟空间技术与书籍形态设计的融合成为未来探索和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书籍的出版业务分为装帧设计和经营管理两个部分。书籍的外观造型和版式结构。是装帧设计的业务。没有装帧,就没有书籍的存在。可以想像,书稿毕竟是一份原稿,难以广泛传播,要使书稿转变成一定数量的相同印刷品,就必须通过装帧设计和印刷手段,成为一部完美的出版物,方便读者的阅读、携带和保存。    相似文献   

9.
崔欣 《出版参考》2015,(9):42-43
材料是书籍设计和内容的载体,是书籍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进而也获得了当代设计师的重视.书籍设计发展到今天,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增加,材料工艺渐渐成了影响书籍审美的重要因素.因此,书籍设计应从内涵出发,配以恰当的材料进行设计,从而达到书籍设计内涵与形态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王志俊 《编辑之友》2011,(7):110-111,125
一书籍编辑设计及其学科特征书籍编辑设计是研究并阐述书籍的整体形态设计、内容诸方向的关系,让书籍设计在体现书籍内涵的同时,建立书与人之问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增加渎者对于书籍的兴趣,诱导渎者产生各种心理反射,从中得到对于书籍的整体感受,使可读性和可视性结合起来,同时又得到不同程度的美的享受,以期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书籍内容,促进人与书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深化书籍内涵,从而达到书籍艺  相似文献   

11.
一本设计精美的图书,除了要求设计风格和书籍内容相匹配外,还需要讲究对书的设计理念的梳理、设计形态的把握以及节奏之美的追求.设计者要顾及书籍的外在和内在、整体和局部、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把握书的个性,了解书的内涵,把书籍设计的韵律美、节奏美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书籍作为文化传播的传统物质载体,在现今信息社会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设计者的设计,书籍所凸现出的“第二自然界”仍旧是装帧计中的重要课题。之所以称其“第二自然界”,是指设计者通过对书籍的设计,形成书籍的内容与外观形式、形态高度统一,为书籍自身的美化和文化品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间的设计和研究是设计者探索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王芳 《今传媒》2013,(5):99-100
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不再简单地为了设计而设计,书籍被设计者从各个角度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质感,即"书籍五感"。书籍在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五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愉悦的体验。只要书籍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理念创新,坚持从书籍内容出发,就能够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和读者心理的好书。  相似文献   

14.
薛莲 《编辑之友》2021,(10):101-104
由于电子阅读设备具有独立于文本内容而存在的相对统一性,及其在生产与制作过程中更依赖科技发展的特殊性,现代书籍设计的对象被限定在狭义的一部书只讲述一项主题内容的传统书籍概念范围内.在现代化数字阅读时代,现代书籍的设计需要关注物质载体与文本内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整体化契合程度.换言之,即将书籍的物质载体看作信息传播的本体,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编辑、版式、装帧等方面的整体设计,以实现物质形态与文本内容一致的信息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5.
书籍的文字表述,白纸黑字,或用铅字排版,或用电脑排版,组成既定的版面。版面的艺术表现,体现了技术编辑的设计水平。以文字为主的书籍,除有部分插图或装饰图案外,主要是以文字排版为主进行排版。    相似文献   

16.
一、书籍形态设计的功能书籍的形态设计既是设计人员创造性劳动的(动态)过程,同时又是设计人员创造性劳动的(静态)成果。在这后一种意义上,书籍的形态设计就体现为书籍的形态。书籍形态的功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层次或方面。1.书籍形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幼儿书籍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的阅读兴趣,还可启迪幼儿的智慧,形成美的体验和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文章主要以幼儿书籍形态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从幼儿书籍的形态、封面、内页、色彩、材质等各形态构成要素,探讨幼儿书籍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书籍整体设计的内容书籍整体设计不仅指封面,还应包括环衬、扉页、字体、版面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工艺的设计等等。讲求书籍的整体设计在于将书籍的外部特征与内容联系起来,给读者一种阅读的连续感和完整感。封面封面是书籍整体设计的核心,为整部图书定了一个设计的基调。封面设计不仅包括书籍的正面,还包括书籍的侧面(书脊)及背面,设计时既要把它们作为整体考虑,又要考虑成书后三个面分开看的效果。这里书脊的设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书放在书架上展示的部分是书脊。字数多的书、精装书书脊较宽,如不进行书脊设计,不仅取书时要靠辨…  相似文献   

19.
书籍的装帧     
一书籍的本质,原是一种精神产品。但是,其精神内容,需要通过物质形式来负载,并流通、传播。书籍的物质形式虽然是由内容决定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它又反作用于内容。书籍的装帧工作,就是使书籍的形式与内容统一的重要手段。中国书籍的装帧,自简策、帛卷、写本时就已肇始。刻版印刷出现后,不仅方便了书籍的流传,书籍的装帧也得到完善、发展。以书籍封面来说,由最初的空白页当作封面发展到另加高级纸双页封面;由另加封面到加函套、加夹板等。以版式设计来说,更是日趋讲究:边栏、界行、中缝,都逐渐规格完善。有些书天头、地脚、订口都很宽  相似文献   

20.
书籍设计中的创新,除了要尊重中国传统书籍文化,还要在现有设计形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要被现有的模式观念束缚住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如何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书籍设计的新形态,是当今书籍设计界和高校书籍设计教学过程中所要探索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