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作者的一部著作,最早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组约的。时隔不久,某出版社以优厚的稿酬和其他物质条件为钓饵,硬把这部著作从山西“钓”走了。类似这种一家出版社从另一家出版社手里“抢”走书稿的实例,笔者在近几年的编辑生涯中,耳闻目睹已非一次。此种手段,实在是不足效  相似文献   

2.
儿子·朋友     
灯下,我把今年第一期《新闻知识》上刊登的关于老记者穆青与农民交朋友的故事,已读了多遍.每读一次都有一股激情在升腾。穆青结交了许多农民朋友,视庄户人为知己,除了用笔去讴歌他们的平凡的业迹外,诚恳地把农民当自己的朋友着待;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按说,新华社社长这个‘官’已做得不小了,但他却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儿子。他会的各种人中,常有衣衫不整的农民,他请他们吃饭、逛北京城,一位农民逝世了、他深情地撰写了碑文,这是一种多么高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连我们也没有想到《中央国家机关不少干部上班迟到松松垮垮不能容忍》稿子在去年6月15日发出后,会引起这样大的反响: ——喂,新华社吗?你们今天登出的那条中央国家机关迟到现象严重的稿子里,说的东长安街某部是不是指我们部……  相似文献   

4.
稿子太长     
《云南档案》2011,(11):59
<正>某公司老总做完工作报告,批评秘书说:"写这么长的稿子,我看见会场上的人都听得不耐烦了!"秘书诚惶诚恐:"报告本来不  相似文献   

5.
从品牌主导下的出版、民主集中式的评价、出版主体的觉悟、媒体转型的路径、编辑角色的归位、标准化表达的重要、期刊的育人功能、编辑的纽带作用等8个方面,对未来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进行了遐想.  相似文献   

6.
让稿子说话     
董强 《军事记者》2006,(8):62-62
从事报纸新闻的人,总希望赢得编辑和读者的欣赏、褒奖和支持。不管以什么方式,这种“赢得”最终要靠稿子说话。说到这个话题,我常常想起两个人来:一个是段存章,他从农民通讯员成长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一个是江永红,他从部队炊事员成长为解放军报将军记者。从农民通讯员到高级记者,段存章的路走得并不容易。1938年12月,出生在山西左权县粟城乡柏峪村的段存章,当过农民、民办教师、售货员、会计、县委机关干部、山西广播电台记者。他靠自学走出大山,走进京城,成长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谁也不会想到,段存章当农民时,第一次壮着胆子给《山西日报…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通讯员朋友,你经常给报纸杂志写稿子,有的很少见报,有的虽然见报,但已被编辑改得面目全非了。请问,稿子写完后,你自己可曾改过一遍、两遍、还是好几遍?重视修改自己的稿子,是提高写作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修改”是写作的重要步骤。古人说:“文不厌改”、“不改不工”;“世人着述,不能无病”(引自《写作述要》曹植语)。许多作家、名记者、编辑都十分讲究文章的修改,有人说好稿子是改出来的,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谁写稿子能一挥而就、一字不改呢?懒得修改自己的稿子是通讯员的一种不好的毛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相似文献   

8.
整风运动中,一位新闻记者向一位总编辑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你领导下的编辑记者在想什么吗?"这位总编辑沉思了一会,实在回答不出这个问题.达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这位总编辑和他的部下缺乏思想上的接触,彼此思想感情不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就很难谈到什么政治思想领导了.这种现象是很不好的,但是很可惜,在新闻界虽不是大量的,也不是个别的.只管使用,不管培养,只管稿子,不管人的现象,在一部分新闻单位内,是不少的.只要能写出几篇好稿子,就是好记者,此外便什么都很少管了.  相似文献   

9.
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来势迅猛。上海是我国最大又是工商业者最集中的城市,国内外读者迫切要求了解高潮中的上海。分社全面动员,几乎所有记者都投入了报道高潮之中。社会主义改造形势,瞬息万变。要求记者手快脚快,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中国图书评论》是个学术性刊物,层次太高,高不可攀。其实,不是这样。如果不是误解,就说明我们没有把期刊办好。《中国图书评论》的读者对象是很明确的;一是出版部门。包括出版部门的领导、编辑、印刷、发行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二是图书馆。包括图书馆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三是中等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从这样几个层次的读者的需求出发,我们尽量评各类各个层次的好书;评各种各样的坏书;评各种有争议的书。当然,也评其他方面值得一评的书,特别是评拥有大量读者的热点书。由本刊的性质所  相似文献   

11.
张丛笑 《报刊之友》2010,(8):112-112
报纸和刊物在编排稿件时,由于当时宣传、形势的需要或因“名人效应”的关系,常把那些重要的报道、文艺作品等排在版面头条或其他较为显著的位置,有的并以花线、围框、字体、字号等方式给予加强。从一张报纸或一本期刊的编排来说,编辑部是有意图的。  相似文献   

12.
张丛笑 《今传媒》2010,(8):112-112
报纸和刊物在编排稿件时,由于当时宣传、形势的需要或因"名人效应"的关系,常把那些重要的报道、文艺作品等排在版面头条或其他较为显著的位置,有的并以花  相似文献   

13.
报界专家曾说过,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有五点,即:确定选题、鉴赏作品、指导改稿、编辑加工、评点推荐。我在担任《安徽新华报》总编的五年办报生涯中,觉得确定选题和指导改稿这两点特别重要,并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一、拟定选题是办好报纸的重要环节,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总编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我在确定每期厂报的选题中,能够深入基层,及时了解和掌握工厂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日报见报稿: 青年农民乔长军从报刊上找富路三年收集信息二千多条,直接获益三万多元,现已订明年报刊百余种本报讯(通讯员刘存明)通县城关乡盐滩村青年农民乔长军从报刊杂志中寻找致富信息,开辟财源,三年来,直接获益三万多元。十一月十七日,这位受益于报刊杂志的小伙子来到当地邮局,一下拿出七百六十六元,订(阅)了一九八七年度的各地报纸九十一种、刊物十三种,到目前他是郊区订阅报刊最多的农户。今年二十四岁的乔长军现正开办着承印名片、出售名片纸的通县隆昌商店,他高中文化水平,喜欢读书看报,善于从报刊上了解市场信息。一九八三年,小乔在村头开设一家小商店,二次他正在为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我投给《新疆日报》社一篇小稿,题为《不必神经过敏》,没想到7月份出刊的《新疆新闻界》第二期上登出来了。我深知这是一份知识性、理论性都很强的专业刊物,我的“狗尾”能在上面“续貂”,确有受宠若惊之感。惊喜之余,又有所思。我是普通工人,各方面的知识都较贫乏,写的稿件水平也低,常因浪费编辑的宝贵时间而感不安。所以我的稿子一般都写得很短,有时连附信也  相似文献   

16.
稿子寄给谁?     
稿子寄给谁?吕志强稿子寄给熟悉的编辑好,还是寄给不熟悉的有关责任编辑好?一些通讯员或许会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那还用问,肯定是寄给前者好。其实,不尽然。最近,我有两篇稿子,一篇是近4000字的金融学术论文,一篇是千字散文。前篇寄给北京一大报熟悉的副总编...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去偏僻的小山村为岳母扫墓无意中听到一些农民议论当地许多老人去扑京观光的消息,便立即深入采访。有人说,匈八九十岁的人还出那么远的门,略选什么呀。而一些老人的子女却认为:现在家中不愁吃穿,生活宽余,31o国道又销到了家门0,交通很便利,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到北京看着外面的世界,也算尽尽孝心。于是我写出了主题:《山村儿女乐尽孝白发老翁逛京城》,肩题:《天水市北道区伯阳乡对位农村老人组团进京观光》的消息。写完稿后我借出差之机到省城一家报社,恰巧报社编辑聚集在一起准备开会,我不失时机地捧出一沓沓早已…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个企业业余写作爱好者,由于经常投稿,接触了一些报纸编辑,在和他们言谈中,我了解到:一张报纸真正高质量的稿子占大部分,还有一小部分属于一般化的稿件。那些可用可不用的关系稿只能挤入“一般化”稿件中。真正低劣的文章,就是有人,也难以挤入报缝,但要是高质量的稿子,就是被那些热衷于“以人取稿”的编辑碰上,也绝不会轻易放过的。编辑遇到一篇高质量的稿子,会爱不释手,为之精工细琢,使之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19.
我初搞新闻报道时,抱着“万箭齐发,必有一中”的侥幸心理,只注意埋头苦写,忽视科学的采访态度和方法,到基层采访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抓到一些面上的材料,就如获至宝,常常是采访小半天,关门写两天。结果,稿子写了不少,送到报社像“泥牛入海”。一些同行看了我的稿子评论说:缺胳膊少腿,先天不足。后来,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了稿子先天不足的原因是把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搞颠倒了。于是,我改变过去轻采重写的毛病,把分时间用在采访上,掌握大第一手资料。这样,脑子里“货”,写起来也就顺手多了。如《马素花的“半个儿子”》这篇报道,我在写作…  相似文献   

20.
“说”稿子——也就是谈话式播音,是生活交流形态的播音。它的语气、音量接近日常生活谈话,与听众心理和收听环境相谐调,更容易为听众所接受。在广播电视改革进程中,节目内容愈来愈贴近生活,播音由念稿件变为“说”稿件的趋势愈加明显。“说”稿件已经成为每个播音员必须掌握的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