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鹿荣 《语文学习》2010,(3):49-49
在《欢乐中国行》、《同一首歌》之类的文艺演出中.主持人或演员问候观众时.有的喜欢说“大家好”.有的则习惯说“你们好”。“大家”与“你们”都是人称代词.可以指称不止一人的对方.但给人的感觉却并不完全相同.“你们”是典型的第二人称代词.是“你们”当然就不是“我们”。“你”、“我”完全不同.一个“你”就把说话人跟听话人划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  相似文献   

2.
子晨 《中文自修》2006,(1):56-56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两句绝佳的写景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他弃官归隐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脱离世俗尘网的轻松愉悦的心情。但其中的“见”字,有的版本作“望”,那么,对全诗的意境而言,究竟是用“见”好,还是用“望”好呢宁我们不妨结合这两个字的本义采加以剖析,作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3.
还是“一专多能”好李淑萍,赵乃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应怎样设置才能趋于科学和合理呢?笔者认为:应以某一专业为基础,触类旁通,拓宽专业的适应面,以期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一般来说,建立良好的职业技术教育运行机制,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过程,是反映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因而,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活用资源,使学生的作文写真、写实、写活、写新,成了教师应该经常思考与实践着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克 《四川教育》2004,(4):21-21,22-24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组课文《落花生》,这是许地山先生的名作,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课文内容已经是烂熟于心,讲起来自认为是轻车熟路。  相似文献   

6.
听一位教师教《鸬鹚》(六年制九册)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作者写渔人赶鸬鹚下水的动作,用的是“抹”字,为什么不用“赶”呢?  相似文献   

7.
拟定这个标题时甚为担心诸君误会,它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无病呻吟。一切皆缘一篇童诗和一则故事而起……  相似文献   

8.
“爸!今天我一定跟您学游泳,我保证!”经不住爸爸的一再“怂恿”,我痛下决心做出了这个保证。入夏以来, 爸爸三番两次说要教我学游泳,可一面对海水时,我就心里发毛,脚底发虚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学前教育发展较迟,五十年代在幼儿师范中沿用的教育理论是苏联的,所以一些名称也套用苏联的,例如称幼儿教师为“教养员”,称上课为“作业”等。对这些名称我们专业人员已经习惯了,但至今仍不能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人们往往不把教养员归入教师队伍,这也多少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小语第12册《在仙台》这一课,节选自鲁迅先生1926年写的《藤野先生》一文。课文开篇写道:“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初教时,我总以为是校对者的疏忽,误将“稀”写为“希”。不料多年过去了,教科书依然如此。细想起  相似文献   

12.
丁昌华老师的诗词阅读探究性学习课例,可以说是从“双促双发”课题实验中掬取的一朵小浪花,全面展示了“双双”课题的风采。大家知道“探究性学习”既是目前的热门教学方式,又是“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的核心理念。丁老师的课例无疑是站在中学语文课改的最前沿,凸显了诗词阅读的新视野、新思维和新方式。不论从其教学流程,还是从学生的丰硕成果上看,都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这种“探究”课型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和反思,从而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3.
徐敏 《教育》2009,(23)
吉林大学近日制定新规,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不担任各级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以实现行政管理与学术决策的相对分离。当今大学存在着"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的现象,吉林大学此项新规,能否扭转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4.
十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有这样一道习题: “有一个运动场(如下图),两头是半圆形,中间是长方形。这个运动场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改版后的教材,将图中的“86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界开展百家争鸣的机会并不多,会议上的争鸣难得一见,杂志上的公开争论更少,其实,数学教育的是非功过,并不象数学研究成果那样容易判别.有一句行话是“教无定法”,其中的一层含义即是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绝对正确的意见.所以,进行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心平气和地进行讨论,实在是非常需要的。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第十二册基础训练5“字·词·句”部分第一题要求是读拼音 ,猜谜语。其中“t幃ushangy彲uzh墿 y惏u y彲uch劋”和“sh叆nshang w挷zh墿 y惏uw挷ch劋”两句中 ,“ch劋”到底是“叉”还是“” ,学生们为此各抒己见 ,据理力争。查阅人教版第十二册《教师教学用书》 ,答案为“叉” ,但我认为这里还是用“”好。这里因为其一 ,这则谜语的谜面是运用比喻手法 ,把梅花鹿比作树来写的 ,树有“树枝” ,有“树”。从这个角度考虑 ,“ch劋”应为“”。其二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 ,“叉”有ch仭…  相似文献   

17.
有比“坐班”好的吗?我认为“有”,就是改革,搞“承包”。“包”字到农村,农民种承包地,没有上下班的时间,也没有谁看着,个个自觉地拼命干,很快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样,“包”字进了学校,也就从根本上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解决了“坐班”不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堂阅读课: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接着出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合作、探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对话,逐步了解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提出许多问题,由于时间仓促,教师当堂只应付了一两个问题,其余的留作学生课后思考。在其后的评课中,有部分教师指出:学生质疑问难这一环节不应放置在课的结尾,应该前置,放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后,这样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而另有一部分教师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质疑问难放在课的前面会扰乱课文主要内容的讲解,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放在…  相似文献   

19.
“慕马案”赃物在沈阳首次拍卖,预展时天天爆棚,拍卖时竞争激烈,6天时间有近十万市民争相观看,“人潮汹涌、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痛恨者有之,震惊者有之,猎奇者有之,收藏者有之,“学习”者有之,“羡慕”者有之,以至有人发出感叹:“看来还是当官好。”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总认为,每天1/3的时间都花在睡眠上,未免有些可惜和浪费;而另外一些人是平时不用功,临阵才磨枪,特别是一些大中学生喜欢在考试前开夜车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