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当前,教师教育模式改革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多元化背景下,试图创建一种新的模式——"整合连贯型(Integration-Continued Model)"教师教育模式,探索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新方向。本文对"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创建的背景与依据、内涵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改革与发展的前景做了展望。在此基础上,对昆明学院在"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方面的探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虽然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仍然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的要求。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师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不断地变革:一是要确定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标准;二是要立足于区域发展实际,调整课程比例,优化课程内容;三是要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注重教育实践体验;四是要努力实现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小学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3.
《辽宁教育》2013,(4X):56-56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专业素养成为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现实中,教师面临着很多的困惑和障碍,如所受的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个体经验得不到尊重以及缺少话语权等。而传统的培训形式注重群体的整体发展,缺少对个体的关注,对培养个性化教师和调动教师主动自主意识有一定局限。因此教师们渴望有一种真正能关心、关爱、关注自己专业发展的全新校本培训新模式。2012年伊始,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在教师中开展了读书交流活动、五分钟校本研修活动和教育博客培训等校本研修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其中,教育博客培训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和欢迎。学校的班子成员首先达成这样的共识:教育博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它实现了教师与资源建设的共生、共长,提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能力,形成  相似文献   

4.
国家为职前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具体方向。我校在教育课程形式体系建构的理念与背景下,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实践导向,建构了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三大类共15种小类的课程结构体系,独立设置了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方向课程。教师教育模块设有教育基础理论、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三个子模块,共有7类教师教育课程,34个学分共同支撑教师教育发展方向,彻底打破了"二学一法"的"老三篇"。同时,通过实施名师培育工程、组建"课程-团队"建设,提高教育者整体素质;通过搭建教师教育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基础教育改革协同创新试验区、理科师范生示范项目的等综合改革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为此华中师范大学以学科群建设为手段,创新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体系;借助认知科学与信息技术,深化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教师教育综合实验区,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与国际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不相称。本文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并就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提出如下建议:重新整合现有的教师教育资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教育机构;设置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相互贯通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师教育各阶段的培养模式;建立完整的教育专业学位体系;为教师个人设立教育档案。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凸显类型教育特征的关键切入点。从高等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理论含蕴和现实困境出发,针对博弈论中的逆向归纳法对高职院校与教师的可信性问题分析,提出要明确改革收益,提高院校与教师对改革的认可程度;明晰改革责任,保持院校与教师在改革中的良性合作;建立改革评价体系,制定院校与教师认同的成效鉴定方案的“三教”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建立在对国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实践展开比较分析,指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表现在:开展旨在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教师教育课程的前沿性、灵活性和实用性;注重模块式课程的开发和教育临床研究;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方法;注重质的评价和严格把关相结合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9.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了重大而现实的新课题,要求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综合化的教师素质结构,提升教师的学术视野,拓展教师的职能;高师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教育实践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培养的师资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教育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法国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教育机构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和培训制度、聘用和晋升制度,其中不少有益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与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紧密关联。当前,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分别从教师职前培养、教育培训、专业标准、教育人事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并提出完善教师职前培养和教育培训体系,提高职前培养水平和教育培训质量,加强教育人才队伍的标准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举措,以期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体育课程师生角色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探讨了师生关系、角色定位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和谐、民主人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其主体性发展,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转变,教学行为也相应地发生了诸多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深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为基础美术教育培养、输送师资的高师美术教育,理应跟上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步伐、顺应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需要,尽快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努力为基础美术教育培养合格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对我国教育工作的理论问题上,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同时又结合时代和形势的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发展、有创新。他在教育的战略思想、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育地位和作用、教师素质、教育环境和教育途径等方面,以及把是否重视教育作为衡量干部的标准、青年的培养教育等问题,都作了深刻的分析和全新的阐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江泽民同志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TPACK框架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PACK框架从教师技术整合的知识框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审视框架及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语言框架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当代教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TPACK框架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活动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指导作用,试图以TPACK框架为基点将国外技术整合研究及其全新理念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以期为师范生提供全新而简约的技术整合视角,从而促进其教育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革新与发展反映了当前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新要求、新发展以及教师教育的新动向,在解读其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贯彻落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师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更新师范生的教育观念,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文章分析了高师传统教学的一些遗留问题,同时也看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摆脱这种困境,加速高师专业的特色建设,提出了配合网络学习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试论新课改中教师必备的思想和知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从2000年进入实验阶段到现在已经全面铺开,这就对当前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师,以及如何解决当前教师教育思想转型和知识结构调整就成为当前教育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怀特海是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他在教育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至今仍能引起我们的强烈共鸣,他的教育理念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文章着重从他关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大学教师的使命等方面的论述出发,评述他的教育思想以及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一种超越现代主义的新思想或新理论,代表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和思维范式。后现代主义思想理论是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对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教育观包括个性化、多样化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非线性、复杂性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关注个体、回归生活的后现代主义教学指向,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丰富性、差异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评价,人性化、民主化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变革思维范式,强调对人的关注,倡导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注重平等对话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