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均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社会民众不具有任何的言论自由,更罔论以舆论监督政府的权利.随着近代报刊在华的产生、发展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传入,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及其舆论监督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时人开始以报纸为舆论之机关.①《申报》对“杨乃武案”的报道正是诠释了早期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在这宗案件中,《申报》作为外商在华创办的营利性民间报刊,充分发挥了报纸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在政府施政过程中进行监督的功效,借助公众舆论的力量影响案件的发展和审判结果.《申报》对此案的报道开启了近代报刊舆论干预社会生活、监督政府施政行为之先河.  相似文献   

2.
一、1948—1987年间的报业 在1949年国民党总部正式迁台之前,《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等国民党报系统的新闻机构就有计划地迁至台湾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转接,又创办了不少新的报刊,从而在台湾形成了以三个“中央”为中心的、沿用国民党在大陆实行一整套体制的“党报”体系,牢牢紧跟国民党的思想路线与战略,实行“舆论一律”,并对原有报刊等新闻单位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与整肃,严格控制新闻舆论和与言论自由,在台湾实行了长达36年的“报禁”方略。 《中央日报》1948年11月迁至台湾,并于]949年3月12日在台北续刊。该报一直是国民党中央之喉舌和工具。《中央日报》系统的报纸均属“党报”体系,都为国民党党、政、军部门的机关报。这类报纸主要有:《中央日报》、《台湾新生报》(台湾省政府机关报)、《中华日报》(台北版)、《青年日报》、《忠诚报》、《建国日报》、《金门日报》、《马祖日报》(后5种报均为“军营”报纸),还有台北的《大华晚报》(1950年2月1日创刊)、《中华日报》(台南版)和《新闻晚报》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界对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国人报纸抗日救亡舆论动员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内外报刊均对此事件给予高度关注,作为东北新闻史上进步国人报纸之代表《国际协报》(1918—1937),在抗日救亡舆论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报纸设置系列揭露日军侵华、引导民众抵御外侮的宣传议题,唱响民族抗战的舆论主调,成为东北抗日舆论动员的先锋阵地,在抗战新闻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4.
时评浅论     
岳巍 《新闻前哨》2005,(7):28-29
一、新闻时评在国内的兴起,除了舆论环境相对宽松、民众的表达欲望日趋强烈等现实因素外,还有着新闻规律内在的要求评论是新闻传媒的旗帜。作为评论的轻骑兵,目前,新闻时评正处于勃兴之状,其生命力之强,作者参与热情之高,媒体之重视,完全可以用“风靡”来形容。一时间,新闻时评大有成为新闻新的生长点之势。实际上,新闻时评绝非今天才有。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上海新闻界电邀邵飘萍回国。他于当月下旬匆忙返回祖国,参加反袁护国斗争,为《申报》、《时事新报》、《时报》执笔,发表了著名的时评《预吊登极》: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报刊史上,人们称德国马德堡出版社发行的《德国马德堡新闻》为最长寿的报纸。该报于1626年创刊发行,直到1955年才停刊,出版发行时间长达329年,跨越了4个世纪。在我国报刊史上,人们普遍认为《申报》是出版发行历史最长的报纸。《申报》全称是《申江新报》。《申报》是英国商人美查等人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办的。1909年,申报总经理、买办席子佩购进《申报》股份,使这张报纸成了完全由中国人办的报纸,1912年席子佩将报社股份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量才接办。1949年上海解放后该报停刊。《申…  相似文献   

6.
邓晓慧 《今传媒》2014,(8):135-137
风云变幻的民初革命时期,报纸作为一种舆论武器,积极参与了政治舞台的建制。民国元年,报业出现短暂的空前繁荣,报刊舆论呈现出"咸与维新,百家争鸣"的美好局面;袁世凯夺取国家政权后,对报刊舆论的经营采取独裁扼杀策略,报业发展陷入历史低迷;基于对袁世凯幕府当权的反抗,报刊的讨袁之声此起彼伏,民间舆论触底反弹,至此,袁世凯及其军政利益集团不得人心,袁称帝不成,在万民唾骂声中郁愤而逝。本文拟对民初报业舆论经历的重视、压制和反弹三个阶段逐一分析,以窥探民初新闻事业被动进步的现实意义,及对当代新媒体舆论建构的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7.
自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政治多元化”理论以来,苏联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政治党派和非党群众团体。据有关方面统计,截止到《新闻法》颁布以前,此类团体和组织的数目已达两、三千之多。在“言论自由”、“舆论多样化”的气氛中,这些组织和团体大都出版了或正在准备出版自己的报刊。已经出版的、影响比较大的刊物有:《自由之声》(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报刊)、《新生活报》(社会民主党机关报)、《公社》(无政府二团主义者报刊)、《基督教民主党公报》、《公民尊严》(立宪民主党报刊)等等。根据独立报刊目录中心的最新统计,这类用俄文出版的非正式报刊已达500余种。总的看来,在改革中涌现出的苏联非正式报刊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香港的“新闻传播业之多为世界之冠”,出版的中文报刊种类也很多。在报纸方面,有综合性的报纸,如《星岛日报》、《华侨日报》;有主要刊登财经新闻的报纸,如《香港经济日报》、《信报》,有刊登影视明星新闻的娱乐性报纸,如《新星日报》;有刊登黄色新闻、小说、广告的报纸。如《天下日报》;有全部刊登赛马新闻、预测赌马、介绍骑士情况的马经报纸,如《赛马日报》;还有专门刊登漫画的漫画报纸,如《金报》。杂志的种类也很多。有评论性杂志,以时事评论、新闻特写、新闻图片为内容,多为周刊和月刊,如《中国评论》、《广角镜》;综合性杂志内容广泛,涉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具有新  相似文献   

9.
对报纸的迫害,在清末,出名的有“《苏报》案”和清末报厄,辛亥革命以后,又有袁世凯大量摧残反对帝制的报纸的1913年的“癸丑报灾”。其他似或不甚著称。其实在“五四”运动发生的1919年,革命群众运动的兴起和各种思潮以及政治势力的相激相荡,在报界的风云变幻、就极不平静。从五月到年底这短短的八个月中,全国所发生的报纸事件就不下十数起,其中对未正式登记申请出版的报刊被取缔还不算。我根据手头材料,整理了十个新闻事件,所谓“十案”。取其成数而已,事实上还不止“十案”。  相似文献   

10.
朱世溱早年曾在上海从事报刊编辑工作,1915年在英国留学期间,他撰写了一部题为《欧西报业举要》的评述性论著在上海《申报》连载。在对英国等欧洲报刊进行评述的同时,也对中国报业的缺失展开了反思和批判,具有十分明确的媒介批评意识。他批评中国报纸存在重论说轻新闻等现象,指责报纸受到政治和经济等因素影响,不能真实报道和客观评论。他主张报刊应通过反映国民主体意见的方式,发挥舆论引导的功能。他批评中国报刊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信誉不彰。  相似文献   

11.
黄荣 《新闻世界》2013,(6):286-287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媒体舆论兴盛,作为三方舆论势力的晚清政府、外丈报刊以及民间报刊,形成了晚清舆论平台上的“三足鼎立”之势。读完《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之后,笔者从晚清报律发展之“鉴”、新闻专业主义之“界”、南北媒介网络之“合”三个角度分析了当时传媒的一些特点,并结合当代中国传媒业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陈英士是辛亥革命酝酿与发动时期重视舆论宣传的革命党人之一。他从1908年秋筹办《大陆新闻》起,到1916年夏被袁世凯爪牙暗杀为止的8年间,先后共创办或资助过《中国公报》《民声丛报》《民主报》《民立报》《太平洋日报》《新汉报》及《上海民国日报》等多家报纸,但他在“二次革命”失败之后,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张党报《五七报》,为当今《中国新闻事业史》等专著所未载。  相似文献   

13.
早期《申报》对新闻信息的处理秉持“有闻必录”理念,很长一段时期内,这既是《申报》记录时事的原则,也是其规避言责的传播策略.所谓“有闻必录”,即“事有可取亦即为之登录”之意.作为早期新闻报道的一条准则, “有闻必录”在19世纪晚期的上海新闻界,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报界对抗清廷钳制、争取舆论自由的一件利器.这在早期《申报》的社会新闻报道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同时,这一原则引发了报纸与地方官府之间的冲突和对抗.  相似文献   

14.
朱清 《青年记者》2017,(20):113-114
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至1905年2月7日首次大改革,这一时期的《申报》即为本文所说的早期《申报》.关于媚俗,在此采用《现代汉语辞海》中“讨好世俗”①的意思.因此,对早期《申报》的媚俗化倾向应当理解为:早期《申报》为争取受众、增加利润,在报纸的内容选择、广告设计与版面安排上呈现刊载一些满足大众低格调、非理性内容的一种倾向.方汉奇教授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曾论述过《申报》《新闻报》所刊载的内容,说它们“注意刊载一切‘可以新人听闻’、‘可惊可愕可喜之事’,即充满了猎奇性的以火警、盗劫、奸杀、拐骗为题材的社会新闻,和谈嫖经、捧‘戏子’、评选‘花魁’之类的趣味十分低级的新闻和文章”.②可见,这一时期的《申报》媚俗化倾向还是比较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申报》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中文商业报纸。也是中国第一张具有近现代意义的报纸。从新闻评论、专栏文章、副刊专刊、读者服务以及围绕报业为中心创办年鉴、月刊、丛书等新闻文化事业等方面,都是近代报纸的典范。该报在史量才经营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在“九·一八”事变后,成为舆论的重镇。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日报,当首推上海《申报》。从1872年8月至1949年5月,这家经历了近代中国动荡的78个春秋、使妇孺皆以“申报纸”为新闻纸之代名词的老牌报纸,它究竟刊行了几号?这个问题恐怕很少有人能确切回答。 1949年5月27日发行的《申报》,给这家报纸的历史写了一个问号。在这期报纸的报头下面,《申报》标明的最后刊行号码是第25600号。但是,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它至少漏了一号报纸。  相似文献   

17.
王平 《新闻战线》2015,(2):36-37
《申报》1872年为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所集资创办而成。之后由买办承接经营,到1913年由民族资本家接办,《申报》是有名的资产阶级报纸。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报纸新闻承担着宣传思想和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申报》作为资产阶级报纸,必然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反映着资产阶级的各方面诉求。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该事件改变了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相应地,资产阶级的思想态度发生变化,《申报》对"九一八"事变后的民众反应与民族觉醒的报道反映了该阶段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中国创办了首批中国近代报刊。其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就是《申报》。《申报》的发展历程共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初创时期、全盛时期以及衰落时期。1912年,史量才接办《申报》后,明确办报宗旨为"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使《申报》得到飞速发展,创造了《申报》的黄金时代。《申报》因见证、记录了晚清以来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9.
近代报刊问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新闻在报纸版面上一直是一片空白。直到1874年1月30日,《申报》在创刊两年后才首次刊登新闻电讯“英国内阁改组”。这可以说是国际新闻在中文报纸上的首次亮相。100多年来,随着信息渠道的畅通,国际交流的增加,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新闻越来越受到受众的关注,也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代著名的新闻记者邵飘萍,于辛亥革命的第二年(1912年)初出茅庐就担任过杭州《汉民日报》主笔。这是一张抨击贪官污吏,并公开反对袁世凯的报纸。在过去的新闻史书和发表在报刊上有关的文章里,对《汉民日报》的沿革有过一些简单的或比较详细的介绍,但是众说纷纭,甚至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