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分数应用题,若用扩倍的方法思考,就可迎刃而解.例1 五(一)、五(二)班共有学生 77人,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小组共有13人,五(一)班参加的人数是没参加的1/6,五(二)班参加的人数是没参加的1/4,两班参加体育活动小组的人数各多少?分析与解答,五(一)班参加的人  相似文献   

2.
画图算人数     
<正>实验学校一年(1)班同学,人人都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其中有20人参加科学兴趣小组,有25人参加舞蹈小组,有5人两组都参加,问一年(1)班共有多少人?我们可以利用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图中A圈表示参加科学兴趣小组的人数,B圈表示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两圈重叠的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两组都参加的人数。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组都参加的5人被算了2次,重复了,  相似文献   

3.
巧比人数     
[题目1]一(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6人;一(2)班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哪个班的人数多?[一般解法]先求出一(1)班的人数,共20 26=46(人),再求出一(2)班的人数,共24 20=44 (人),因为46>44,所以一(1)班的人数多。[巧妙解法]因为一(1)班男生的人数和一(2)班女生的人数相同,都是20人,所以,我们只要把一(1)班女生的人数和  相似文献   

4.
[题目1]五(1)班原来有学生若干人,其中3/5是女生,这学期转来男生7人,则男女生人数相等,五(1)班原有多少人? [一般解法]把五(1)班原有人数看作单位“1”,原有男生人数是(1-3/5),转来男生7人后,而女生人数不变,则现有男生人数等于女生人数即为3/5。所以五(1)班原有人数是:  相似文献   

5.
有些数学题,如果能在求解时进行认真观察与分析,打破常规思考,就能找到最佳解法。例1.某校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女生人数占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师按教材内容顺序讲述百分数意义之后,出示三道题目给学生讨论、回答: (1)五年级有学生100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有80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四年级有学生200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有100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占四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3)比较上面两道题目的结果。想一想:这两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7.
许多应用题可根据条件的不同组合,得出各种不同的解法.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启发学生思考和探求题目的一题多解,而且应引导学生探求解题的捷径.例如,"生产小组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用14天,平均每天加工1500个,实际只用了计划天数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几?"通常的解题思路是: [1500×14÷(14×?)-1500]÷1500.如果从工程问题的角度思考,可列式为?=40%.为引导学生探求解题捷径,我在学生运用上述两种解法解题后,作启发谈话:"若对题中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象老师出了一道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解答。题目:二年一班有32个学生,二班有35个学生,开学后又转来7个新同学,怎样分才能使两班的人数相等?二组组长小鹿发言:“我组同学的意见是先算出学生总数,再算出每班平均人数,原来各班人数与平均数的差就是要求的数,列式如下:32+35+7=74(人),74÷2=37(人),37-32=5(人),37-35=2(人)。所以一班分5人,二班分2人。”一组组长小羊发言:“①两班相差人数是35-32=3(人)②分给二班人数是(7-3)÷2=2(人)③分给一班人数是3+2=5(人)”三组组长小熊发言:“①二班比一班多几人?35-32=3(人)②一共会多多少人?7+3=10(…  相似文献   

9.
一、开辟第二课堂的学科活动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课堂教学是第二课堂的基础。在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必然涌现出一部分思维敏捷、兴趣浓厚、求知欲强的学生。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特长,组织各种各样的学科兴趣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一项或多项的兴趣小组活动。兴趣小组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以年级为单位组成,人数不宜太多,以利于活动的开展。以成绩优良、兴趣浓厚、热心集体工作的学生为小组骨干,由学生自己推选小组长,建立小组工作制度,围绕教学内容,配合教学进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小…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天文兴趣小组的各位指导老师: 你们好! 我是初二(1)班的学生穆星.得知学校的天文兴趣活动小组,准备再选几名爱好天文的同学参加小组的活动,我兴奋不已.我是个小天文迷,我郑重推荐自己为小组的一个成员.凭着我对天文的浓厚兴趣和较好的天文知识基础,我想是不会使你们失望的.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比多(少)一类简单应用题时,我着重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透彻理解题意和布列算式。例如“一班43人, 比二班多5人,二班有多少人?”这个题,我抓住了以下四个问题,和学生一起画线段图。①这道题讲了几个班?②这两个班哪个班的人数多些?③题目已经告诉了哪个班的人数?④题目要求哪个班的人数?线段图一  相似文献   

12.
刘顶先 《数学小灵通》2013,(Z2):13-17,19
抓住"不变量"解题,要分请类型,找出不变量,采用相应的方法解答。1.抓住总量不变例1.六(1)班、六(2)班两班人数的比是16:15,从六(1)班调6名学生到六(2)班,这时两班人数的比是14:17。原来两班各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三月,我到上海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原上海市幼儿师范学校)采访数学教师邹兆芳同志,准备详细了解她当年指导的86届数学兴趣小组的情况.邹兆芳老师刚从幼儿园听课回来,她兴奋地对我说:"你要采访我们的兴趣小组?这太好了.学生虽已毕业,小组没有散.现在,我们还在一起探讨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新路子呢.只是小组的名称该换一换了."两天后的下午,兴趣小组的姑娘们又一  相似文献   

14.
有些应用题的倍数(或分率)的后面还附带有一个具体的数量,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凑整转化的方法来解答.例1.五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有23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还多2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怎样凑整转化、合理变通呢?我们可以这样想:假设男生减少2人,则男生人数就恰好是女生人数的2倍.这样,总人数也应减少2人,即23-2=21(人).然后,根据“和”“倍”规律,分别求出男、女生人数.  相似文献   

15.
我校经常开展生物兴趣小组(以下简称小组)活动。今年在八年级也组建了生物兴趣小组,以自愿参加的形式组织了十五个学生。他(她)们都是对生物学科有兴趣的学生,纪律好,学习好,文章也写得漂亮。一个月活动一至三次,活动形式有讨论交流、外出、查资料等。  相似文献   

16.
一、提出问题的策略人的思维活动是由提问开始的 ,有疑问 ,才能产生探索欲望 ,才能开动脑筋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 ,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 ,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1.观察信息 ,提出问题如教学《几倍求和 (差 )的应用题》 ,先呈现两条信息 :三 (1)班有5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 ,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兴趣小组的3倍。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想解决的…  相似文献   

17.
一、分析“学情”,实施分层。1.对学生进行分层。由于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展是不均衡的 ,说话、写话基础也各不相同。按其说话、写话的基础 ,我将班里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学习有困难小组、一般小组 ,学有余力小组 )。如 :我班共有学生 5 0人 ,有 10人分到学习有困难的小组里 ,有2 5人分到一般小组里 ,还有 15人分到学有余力小组里。分成这样几个不同的小组后 ,有利于教师在训练学生说话、写话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指导。2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教学中 ,如果对以上不同层次学生盲目地统一要求 ,就极容易产生两种倾向 :一种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容…  相似文献   

18.
小学五年制数学教材第四册,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安排了几倍求和、几倍求差应用题,它是这册中应用题教学的难点。下面谈谈这一课的教学设想:一、基本训练(时间:5分钟左右)可从复习比多(少)求和应用题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引入新课。如:1.二年级一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4人,全班有多少人?2.二年级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比男生少4人,全班有多少人?解答后,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要求全班有多少人,必须知道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女生的人数已知,男生的人数未知,所以必须先求出男生的人数。  相似文献   

19.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中关键句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看作单位“1”的量,然后根据一个数乘(除)以分数的意义来解答。所谓“一题多解”,就是对同一道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就是在学生掌握一般解法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或转化,转换单位“l”的量。这样做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解题思路,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学校课外兴趣小组有4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tr,女生有多少人?————””————““——~3’——~‘”“””如果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l”,列_、,。。,…  相似文献   

20.
简单的统计     
1 填空。(1)绘制统计图时,要能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该选用(  )统计图;只需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该选用(  )统计图。(2)某地上半年每月的平均气温是 8℃、12℃、18℃、20℃、25℃、32℃,为了表示气温变化的情况,可以把它绘成(  )统计图。2 回答问题。(1)育才小学五六年级 7个班的学生人数如下:五年级:一班 48人,二班 50人,三班 49人。六年级:一班 46人,二班 47人,三班 49人,四班47人。要求这 7个班的平均人数,该怎样算?(2)希望小学统计六年级学生的身高,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请求出六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身高(米) 1 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