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上册第4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感悟乘法与加法一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想]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准备教师板书:3+3+35+5+5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每个连加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它们的加数都相同后,教师明确指出)在连加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这样的加数就叫做·相·同·加·数。〔评析:通过观察两个连加算式使学生认识相同加数,为下一步学习乘法初步认识做了铺垫。〕二、新课1.教学例1。(1)教师依次在黑板上摆黄花图片教具。(每次摆2朵,摆3次)每次摆后提问:这是几朵黄花?用数字几表示?(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有几个2?(板书:3个2)求3个2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板书:2+2+2=6)指算式提问:这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学第三册第19-20页。  相似文献   

5.
6.
<正>【教学思考】“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连加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测发现部分学生对乘法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与学生交谈发现不少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但对乘法算式的含义并不能真正理解,更不能正确运用多种表征方式表示乘法意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乘法概念的建构置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处,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讨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亲历乘法含义的形成过程,促进知识的自主建构,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  相似文献   

8.
宋斌 《河北教育》2002,(9):30-31
一、“生活”引入,启迪思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星期天在广场举行了什么活动吗?哪些同学去过?生:花卉展览,我去过。师:那儿的花漂亮吗?你喜欢花吗?生:那儿的花真漂亮!……师:不仅你们喜欢花,老师也喜欢!老师昨天也去参观了花展。不过老师在参观时,发现二(1)班的两位同学为一件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多媒体显示花卉图)这是两位同学看到的一处花卉的摆法,两位同学都想算一算一共摆了多少盆花。陈明认为应该是5+5+5+5=20,而张强认为应该是4+4+4+4+4=20。请你用学具盒里的一个圆片代表一盆花…  相似文献   

9.
"乘法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连加运算基础上教学的。乘法的本质是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教学时,要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于学生拼图形、操作学具的活动之中,使概念教学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杨静 《云南教育》2007,(9S):45-46
“乘法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连加运算基础上教学的。乘法的本质是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教学时,要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于学生拼图形、操作学具的活动之中,使概念教学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2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年 《江西教育》2010,(10):10-10
“认识乘法”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意义。为达到这个目标,一位老师精心设计安排了3个层次组织教学:第一个层次,让学生感知相同的加数:第二个层次,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第三个层次,在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感悟之后,切实体会到乘法计算所带来的简便。围绕这三个层次,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过课件展示、动手操作、互动交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经历了7的连加计算学习。学生已经通过计算、巩固,建立了大量有关乘法的知识、经验,因而编制口诀的过程并不困难。本节开始的学习重点可以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来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尝试编口诀,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热爱数学,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指导思想 1.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让学生摆一摆,数一数,建立“同数连加”的表象。 2.着眼于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学生通过听故事,评故事,认识乘法的意义。 3.围绕“意义”这一教学重点,展开多层次的练习,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尝试编口诀,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及练习九中相应的练习题。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为背景,提供相同加数相加的式题,引出乘法运算(例1)。第二,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及练习九中相应的练习题。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为背景,提供相同加数相加的式题,引出乘法运算(例1)。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字数字第三册P19—20例1。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向学生渗透事物是联系的、发展的、可以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及练习九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为背景,提供相同加数相加的式题,引出乘法运算(例1).第二,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例2).本课时主要解决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