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新年伊始,教育部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就20个重大教育问题问计于民,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备受关注.普通高中究竟该不该文理分科?笔者认为,高中教学与高考密不可分,改革高考科目设置是解决高中文理分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高中文理分科的争论主要聚焦在是否取消分科、能否解决民族素质问题、分科与高考制度的关系以及与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关系。本文认为,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并不是一个必要、具可行性的问题,高中文理分科问题的改革方向在于淡化分科、选择适当的时机分科而非简单二元化的取消或维持分科。  相似文献   

3.
顾彬彬  杨小微 《中学教育》2011,8(1):42-47,41
高中文理分科问题正引起社会的热切关注.本文从对高中文理分科的百年历史回顾和其与高考改革及课程改革的纵横经纬中,分析文理分科问题演变的过程和纠结的性质.通过国际比较,提出高中文理分科应该超越分不分科的争论,在理念上从分科施教转向分类育人;并应在终身教育的关照下,重新思考高中教育在人生发展中的意义,重新反思高等教育与高中教...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施行的高考加分政策存在诸多不公平问题,需要依赖于高考改革来加以破解。在文理分科方面,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分离与缺失、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根源不在文理分科,而是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阶段和颁布前后,高中文理分科问题由社会热议到被回避,反映出这一问题的极度复杂性、敏感性与艰难性。从高考改革的视角透视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变与不变及其反映出的文理分科趋向,对文理分科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学理审思与现实选择,无疑会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和颁布前后,高中文理分科问题由社会热议到被回避,反映出这一问题的极度复杂性、敏感性与艰难性。我们从高考改革的视角透视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变与不变及其反映出的文理分科趋向,对文理分科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学理审思与现实选择,无疑会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科目经历了一个由高校自主设置到相对统一设置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文理分科居多、合科兼而有之逐渐走向一种非常有限度的分科模式,或者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合科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革"之前,高考实行的是一种鲜明的文理分科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高考科目改革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的时期,尤其是近十年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绝大多数仍然是文理分科的模式。鉴于高考强大的指挥棒功能,着眼于高中文理过度过早分科以及大学通识教育等问题,高考宜采取一种"有限度"分科或者合科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取消文理分科并非是导致国民素质降低的根本原因:取消文理分科并不能改变应试教育的现况;取消文理分科未必削弱学生文科的水平;当然文理分科也不完全能反映出中国教育缺少人文精神。事实上,取消文理分科虽然是一种趋势,但是时机尚未成熟,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仍尚未解决。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该在正确理解文理分科内涵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必修课与选修课,实行学分制,通过适当改革高考政策来缓解当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高中文理分科既是“老问题”,又是“新热点”;既是理论问题,更是现实问题。实际上,现在谈论的高中文理分科有两个概念:一是高中一年级就进行文理分科;一是针对高考进行的文理分科。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教育部制定出关于高考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其中,不分文理科制度成为这次高考改革方案的一大亮点,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现行文理分科制度已经实行了30多年,有人呼吁,过早分科不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有人认为,社会分工必然需要各类专业人员,文理分科理所当然。未来究竟是合还是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大家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在高考文理分科指挥棒的指导作用下,高中阶段的教学中也出现文理分科教学。关于高中文理分科的争论主要分为两派:支持和反对。轰轰烈烈的争论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升学主义"与"培养人"不同的目的。进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区分"高中教学文理分科"和"高考文理分科"是破解该争论的关键。高中教学中文理合科,实现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高校根据专业需要依据学生不同学科的成绩录取学生也充分发挥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至今已有四十个年头了。四十年来,高考长期以文理分科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虽然大大小小的高考改革从未停止,但文理分科的局面始终保持了下来。因此,当浙江、上海开始试行"不分文理科"时候,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新方案,旧思路高考年年都在改,为何偏偏这次改革被冠以"新高考"的头衔?我们不禁要问:"新高考"到底"新"在何处?其实,"新高考"并没有多大的神秘之处,甚至  相似文献   

13.
高中文理分科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弊大于利。文理分科因高考招生而产生,理论上讲,改革高考科目设置完全可以引导中学课程实施与教学,即可以改变文理分科教育的现象。高中文理分科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表现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性表现在职前的学科教育与在职的专业发展。取消文理分科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文理兼修、全面发展的通才和全人;是为了打破高中学科界线,消除文理割裂状况,使学科互相通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需要配套改革,合理设置高考科目,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等。  相似文献   

14.
取消文理分科虽然是一种趋势,但是时机尚未成熟,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尚未解决。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理分科的内涵,充分利用必修课与选修课,实行学分制,通过适当改革高考政策来缓解当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揭示了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和实行自主选考两项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了文理分科和试行选考的历史脉络;阐述了实行文理融合以及自主选考的政策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时下风起云涌的高考改革大潮中,朱永新的“炮轰”,可谓一石激起干层浪。无独有偶,作为中国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长期推动者,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也特别指出:“中国可能到了要好好解决中学分科问题的时候了。”他阐析道,我们当年搞高考改革,“三加综合”就是为了打破文理分科。但有的省市为了抵制或因为想不清楚,搞了一个文综、理综,不愿解决中学文理分科的问题。文理分科在世界上只有中国这么做。大学的校长、专家们几乎没有几个人赞成,但是它就这么长期存在下来了。由于文理分科,我们的文科学生上大学,要上点理工科的课程很难。  相似文献   

17.
周邦全 《湖南教育》2001,(14):21-21
高考已起改革潮。由文理两科、四科目组到“3 X”的高考改革方案。从分科考试到综合科目的设置,高考形式的不断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给高中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高中教学该如何应对高考改革呢?  相似文献   

18.
正2月3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专访时表示,为了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优势的课程,今后将探索减少高考考试科目、文理不分科、外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2月5日中国广播网)事实上,与高考英语的废留之争一样,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也是"老生常谈",此前全国多地都曾做过尝试,例如山东、江苏、广东等地都曾试行高中文理不分科,但最后都"无疾而终"。近期教育部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在全国探索推行高考文理不分科,引发了一轮新的争议。  相似文献   

19.
张潮 《教师》2009,(22)
我们正逐步推行取消文理分科的改革,到2011年将实行文理不分科制度.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处在这场改革的风口浪尖上."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是学生,无法改变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20.
恽敏霞 《上海教育》2014,(28):23-23
"取消文理分科,促进高中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全营养"式的教育,而且,让学生们在高中阶段打牢各种知识的基础,知识面更广,也更有利于他们进入大学后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国务院印发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高考将不再文理分科。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文理分科考试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其中分分合合,一直存在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