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文学的文化特质源于对传统文学进行的文化审视和文化改写。表现在: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接受者都是网络文学文本的制造者和发布者,二者享有平等的话语权;网络文学消解了接受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读者获得了更大的能动性和自由度;网络文学将传统的被鉴赏的文学改造成了被浏览的文学。所以,网络文学是网络文化向传统文学渗透,对传统文学进行改写,既体现了网络文化精神,又体现了文学审美特点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带来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有上网文学、网上文学和网话文学组成,其中真正把网络文学和纸面文学区别开来的是网话文学的超文本艺术语言。从文学传播媒介的发展来看,网络文学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网络文学总体上有普泛性、宣泄性、非功利性、通俗性、灵动幽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网络文学也随之兴盛以来,并发展成了一种文学思潮。在这十多年的发展中,网络文学渐渐从文学边缘走向主流,向传统文学靠拢,并且给当代近十年文学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本文从网络文学的定义、网络文学的发展繁荣的过程及其网络文学四个显著的特征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探讨网络文学,从而呈现出网络文学这个声势浩大的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纸质化,并走进了高校的图书馆。首先,它能够消解文学在读者心目中的神秘感,拉近文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给人种亲近感;其次,网络文学取材广泛,不拘一格,不乏瑰丽奇特之作,丰富了图书馆文学书籍的类别;再者,网络文学的纸质化倡导了绿色健康的阅读方式,延续了优良的阅读文化;最后,由于网络文学的草根性,也影响着图书馆文学书籍的艺术水准,但只要举措得当,也可以让其一定程度上得到消解。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学在繁荣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征候。由于网络文学所依附媒介的影响,其意义的密度被极大地稀释,无法对其形成那种用于传统文学的鉴赏式文本细读。由于网络文学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工业,在商业利益推动下,网络文学创作中的情节模仿乃至抄袭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运作下,网络文学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消费行为,并且网络文学也失去了对社会的批判功能。很多网络文学作品,实质上是关于欲望的一种镜像,并且它会使得读者的无意识欲望不断生成和延宕。  相似文献   

6.
王浩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61-64,55
网络文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性别倾向显露无遗,其中男性创作显示了此一阶段网络文学的发展水平,也可以看成是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流行文化的代表之一。可以说在整个社会文化大环境下,当下的网络文学还可以看成反映文学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类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经历20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蔚为大观。在概念日渐清晰、评价逐渐客观公正的同时,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现象。影响较大的有保持传统而有新变的武侠、言情小说,变装成功的历史小说,声势浩大的穿越小说,新鲜另类的耽美、修真、玄幻、盗墓冒险小说等。较之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的狂欢方式,以非主流文化引发人们的关注,两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晓华在《人文杂志》2002年1期撰文指出将网络文学直截了当地理解为网络上的文学无法概括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根本特征。网络文学应意指其特质仅属于网络的文学式样。这种文学式样必须具有两个特征:1社区性;2多元互生性。因而网络文学首先应是独特的社区文学。其社区性主要体现在网络写作和完整的网络文学文本的生产中,这一特征在意味着网络文学的小众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学三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是一依托于载体的文学。网络这种载体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文学的形态和特点。相对于传统文学形态来讲,网络文学具有传播上的自由性、文学活动中读者和作者的对等性以及作品与生活的同一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沈奕 《文教资料》2013,(31):6-8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文学已成为文学中的不容忽视的新兴势力。然而网络文学在传播媒介和商业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本文试从篇幅规模、语言风格、内容题材和与传统文学的关系等四个方面阐释网络文学的极端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网络文学为主的现代传媒文学已呈现迅速崛起的趋势,但同时现代文学世界却不断涌现了"没有经典"批评家死了"的尴尬。现代传媒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缺少经典性,审美价值较低。究其原因关键是语言叙事模式不同,未来的传媒文学可以通过寻求文学语言叙事的蕴涵性、内指性和阻拒性的回归来解决现代传媒文学语言审美性较低的困境。通过提倡文学审美性批评的回归来构建网络文学批评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崛起,逐渐与传统文学形成双峰并峙之势,进而影响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总体格局。关注网络文学,探讨其文学价值,寻找其发展定位和方向是不容忽视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学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体的新型文学样式,它在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学搭建的新型平台上进行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引发了文学创作和消费接受的又一次巨大的变革。创作主体的群体自由性、本文生成网络化、传播媒体便捷化、消费接受快餐化是网络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最主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刚刚跨过世纪门的中国文学也不失时机地与因特网进行了成功嫁接。脱胎而出的网络文学在追求自由时尚新奇刺激的同时,也存在着调侃嫁接等不规范倾向,但只要我们给予网络文学以赞许的热情和审美的眼神,同时规范网络建设,并大力支持和提倡使用健康积极的网络语言,网络文学依然能传递出纯文学的诗意美。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学是电脑网络与传统文学碰撞的产物,是新世纪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网络文学分为:纯文学、白开水文学、创作文学等几类;其表现手法有短句、互动、模仿、剪贴、角色扮演、乱弹等:其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网络文学为传统文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影响和冲击了当代文学。将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局限在文学主题的女权表现上,它同时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学形式及其艺术法则和审美范式的全方位突破、创新上。这种突破和创新,事实上构成了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价值意义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在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诸种文学体式的创作中,其对性别题材的全面开掘,对性别审美的大胆探索,对个人化写作的大力张扬,正体现了这种艺术突破和艺术创新的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和方面。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从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演进幅面加以审度,还是就地域文学的审美价值构建体系进行探析,作为地域范畴的“当代西蜀文学”都无疑是当代四川文学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文学部落,并日益为文学界所瞩目。但作为一种更多地富于了地城文化价值意义的文学形态,它又有着属于自身的发展历史、演进律则、美学象仪和特出的个性内质。本文正是通过实证方法对它在地域文化内蕴、历史演进成因、现实发展态势以及成就与地位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当代性特质进行深入分析和理性探究,力图揭示它作为地域文学形态在边缘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意义和审美价值。并以此召唤对地域文学存在价值给予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网络学是科学技术与学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时代的发展频率和特色。要从学的角度和社会的需要上认识网络学的生存与发展,最大容量地利用其固有的硕大空间,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要对自身的发展作客观分析,树立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要吸收传统学的宝贵经验,为己所用,与己相融,以开创自己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到来会对传统的教育造成巨大的冲击。网络文化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该对此做出自己的反应,中国现代经典作品的细读化,中国现代经典作家讲解的精神个性化,中国现代文学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化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科学的训练,诗意的感染,帮助学生成长成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20.
博客自2002年被引入中国,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闯入了网络生活,博客文学则以不可阻挡之势在网络文学中异军突起,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自由、开放、共享"的特点,从文学内容到形式上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