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竞争的激烈,高职院校学生也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发展已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项重要的任务与课题。试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入手,利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优势,阐述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提出高职体育教学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靖桥  张贵婷 《教育与职业》2008,(15):184-185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在校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体育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高职院校应加强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吉子明 《广西教育》2023,(15):159-162
本文论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总结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缺失表现,从完善顶层设计、创新实施方式、精选心理拓展训练内容、健全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陶坚 《成人教育》2012,32(1):113-114
身心关系的研究历来就是学者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的分析,意在阐述高职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又立足于心理健康的视角,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如何展开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现在高职教育更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等等,用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这也会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师也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贵州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令人堪忧。通过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归结其身心健康问题的成因,提出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室、成立体育相关社团、建立健全身心健康档案和加快体育教学改革等,是促进贵州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心理健康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实效性不强。根据高职院校师资状况和学生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尽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完善学生成绩考核方法,有助于提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心理健康的量化研究进一步发掘心理健康与体育课程、体育锻炼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班与单一课堂教学班相比在恐惧、强迫、焦虑、抑郁、偏执、人际关系、精神病性等7个因子上呈显著差异,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卢小强 《科教导刊》2023,(21):140-142
高职院校的羽毛球项目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科目,羽毛球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两者相辅相成。文章采用控制组实验组对照的前后测教学实验设计,探究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羽毛球教学中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羽毛球教学活动有助于改善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学生心理健康与否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深刻分析和研究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及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结合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和实际,通过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适时消除学生所存在的不健康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结合体育教学的学科优势及高职大学生心理特点,合理整合教育资源,进行相应的体育教学优化策略研究,以期为改善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及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此,文章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为如何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情景体验式教学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很多发达国家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采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极为正确,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健体技能、健体技术、健体知识,教育学生学会健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定位,其次,阐述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区别,同时,就加强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利生 《教育与职业》2015,(11):118-120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基本素质和教育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择业与职业发展具有内源性的基础作用。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对学生有着较高的心理要求。因此,高职体育教师要在结合学生专业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体育活动、体育文化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实现高职学生体育意识培养、体质提升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体能及心理各方面的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培养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强、道德健康,积极乐观、具有终身体育能力的学生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迫切任务。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采用新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相关策略,指出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注重职业体能培养,关注心理健康,引进职业保健教育;同时结合社区体育,树立终身体育教育观念,以促进高职体育教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在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各年级学生中各抽取400人为受试对象,采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明显优于普通院校学生,高职女学生、文科生、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是有价值的,而且其作用也是独特和不可替代的。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包括找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培养耐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勇 《教育与职业》2015,(12):58-60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德育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特点三方面,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章认为应该通过树立教师示范榜样、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特点三条途径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健全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必需。笔者在十余年的工作中,对如何建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组织保障、目标管理、教育教学体系、危机干预机制等方面做了有价值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