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你和你的朋友们在一起对一些选手进行评论时,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一个总体看起来还算不错的选手,会被你们群体判断为"难以置信的糟糕"……  相似文献   

2.
在这篇文章中,我打算提出两个问题,并按照我对它们的理解予以回答。第一,百分之几的商业网站真正地顾及了城区及郊区广大消费群体或跨国市场的生意,最优化搜索引擎的销售对这些消费群体或跨国市场产生的效果怎样?第二,为什么大多数公司都要创建一个自己的网页?  相似文献   

3.
闻人 《新闻三昧》2003,(9):21-21
近年来我国媒体刊播的假新闻有不少是由于盲目相信真实新闻源造成的。今年6月1日媒体报道无锡庄风梅路拾百万美元坐等两天归还失主,6月9日某晚报报道辽宁瓦房店市冷云女士3年多不吃饭,这两则假新闻分别是庄凤梅、冷云本人自己讲的。今年7月,我国不少报纸报道,“电脑接口植入大脑,常人摇身变成超人”;去年11月,我国一些报纸报道,埃及一具已有3000年高龄的女木乃伊3月出土后开始怀孕,到11月已怀孕8个月;这两  相似文献   

4.
网络让我们与整个世界处于连线的状态,世界上的任何人与我们可以"一线相牵",这些本是好事,但是,电脑、手机、mp4、PSP等构成的"屏幕"(screens)世界也让我们失去了本真的生活状态。处于数字时代的我们失去了一件宝贵的东西,一种传承已久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用一个词概括起来,就是"深度":思维的深度,情感的深度,关系的深度,工作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度……  相似文献   

5.
打样就够了吗?在很久以前,当一个印刷用户说“我需要彩色打样”并且供应商确切地知道客户需要的是什么,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分色者与印刷者问的唯一问题是“你想要印刷打样吗?”而不太问费用及交活时间。较便宜、时间较短的是DupontCroma-lin,3MM...  相似文献   

6.
《新上海档案》2005,(10):32
管先海在《浙江档案》2005年第9期上撰文说:近年来,“数字档案馆”一词频频出现在各档案专业刊物中。目前的数字档案馆真的可以替代原有的档案馆吗?数字档案馆明天就来临吗?作者无意对数字档案馆泼冷水,只想说明一下目前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实际状况和面临的诸多难题,使更多的档案界同仁对它有清醒的认识。应当承认,数字档案馆具有强大的功能,是档案馆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必然趋势,但同时也要正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现实状况。纵观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所谓的“数字档案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局限,只是具备了数字档案馆的部分功能,仅仅是数字档案馆的雏形,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档案馆。  相似文献   

7.
虚假档案判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档案真实性的另一个层次 ,对虚假档案的判断作了研究、阐述 ,它提出了虚假档案判断的原则和几种不同条件下判断的具体标准 ,并提出档案整理的技术错误 ,同样能使档案失去其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网络群体事件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事件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裹挟力,牵动着社会各个方面敏感的神经,正确把握并且从中找到启示对如何更好地处理群体极化事件甚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文 《新闻知识》2003,(10):46-47
新闻评论就是“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文章”,具有新闻性就是要与新闻有密切关系。既然与新闻有密切关系,那么肯定就与事实密不可分,因为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是新闻评论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0.
特稿在写作上借用文学描写的各种技法,写作者有很高的自由度。人物特稿写作中,允许记者有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闻人物特稿呈现出"强判断"的特征,判断性叙述使用得过多过滥,影响了新闻的客观全面。因此,有必要探讨新闻人物特稿中判断性叙述的使用规范。新闻人物特稿是以新闻热点事件中的人物为报道内容的特稿。因为关注度高、冲突性强,是近年来各大报刊人物报道选题的重点,譬如关于王立军、袁厉害、黄洋等新闻人物就引发了一批相关的人物特写。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媒体和记者陷入有观点、有态度的误区,强烈的主观判断占据上风,影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法的第二性原理,对作品在著作权法中产生的法律效力进行评价,必须围绕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两个阶段分别展开,只有如此,才能既在第一性的意义上尊重作品存在的客观事实,同时亦在第二性的意义上坚守法律设定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3.
周云龙 《视听界》2013,(1):15-16
近日,美国一档选秀节目引起观众集体反感,该节目要求选手在任何环境下部不要停止唱歌!他们的设计是,先让选手坐在秋千上唱歌,而后突然将其丢人充满蛇的水池里,若不唱歌便继续在水池里放入蛇。随着节目的进行,选手开始恐慌,而节目组则不停地在水池中加入巨蟒,选手双脚颤抖惊叫连连,但迫于规则还必须强忍歌唱。  相似文献   

14.
陆高峰 《今传媒》2006,(4X):20-20
关于女大学生“卖淫”的新闻如今成了媒体的长效话题。而且浮出水面的频率越来越高。随着《杭州女大学生卖淫案调查:卖身钱多被挥霍(图)》《暗访调查重庆女大学生的性交易》《武汉高校女大学生卖淫实录》《高校将成为中国最大妓院》等一系列有关女大学生“卖淫”的“重磅新闻”被隆重推出和争相转载,女大学生群体的真实形象逐渐被媒体营造的“拟态形象”所扭曲并取代。女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卖淫女”、“三陪”、“没有好女孩”等画上了等号。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是互联网传播兴起之后最典型的群体行为特征之一,网络语言的出现跟使用者的群体心理动机密切相关。仔细分析网络语言后可以看出诸多群体心理因素暗自发挥着强大作用。群体模仿和从众心理带来网络语言的普遍流行,群体归属和认同心理促成网络语言的持续升温,群体泄愤和围观心理造成网络语言的景观现象,群体审丑和排斥心理捧红网络语言的极端符号。总之,群体心理对网络语言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界已成为一门“显学”。从技术层面来看,策划的学问当然深得很,皓首难以尽述。但是,从本质的角度看,可以认为,策划,就是作者主观价值判断的、工艺化的客观体现。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话说得何等痛快!我们不必遮掩,一切策划,都是具有一定功利性的,没有什么纯客观的策划。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策划,适用于单个的人,凡是做新闻采访的人,时刻都在盘算,如何把素材变成题材,如何用最合适的体裁去表现题材,这也是一种策划。狭义的策划,则是指在有组织、有分工合作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基于人类的群居本性及社会变迁中的抱团取暖,"群体"逐渐崛起,而社会化媒体的强大影响力为"群体"崛起创造了外部条件,网络群体传播的撒播式传播方式所引发的群体效应形成了强大影响力。坚持流动的空间与碎片化时间的结合、"礼"与"理"的结合、"互惠利他"与"有成本惩罚"原则,才能营造和谐的网络群体传播的环境,也才能创造出一个美丽的网络新世界。  相似文献   

18.
19.
20.
提出同步协作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判断策略及其实现算法,设计并实现检索结果的分配、检索结果的用户相关性判断、相关结果的集成和用户结果判断权重的反馈,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