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广播电视宣传延伸和补充的广播电视报也日趋成熟。从过去单一的节目预告单发展成一张立足声屏、辐射社会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家庭服务类综合性报纸,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便是副刊的崛起。广播电视报副刊的兴办,使之从附属于广播电视的传统定势中解脱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增强了竞争的活力。在当今越来越多的日报、晚报乃至各种行业报纷纷抢占广播电视园地、广播电视报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势下,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的副刊,在内容的取舍和版面栏目的设置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使广播电视报扬长弃短,以其独具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立于不败之地,成了摆在广播电视报编辑记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本刊特编发《湖南广播电视报》楚望霓、《江西广播电视报》吴文滨、田海宏三位同志撰写的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广播电视报副刊的特性、地位、功用及发展前景作一番探讨,供从事广播电视报采编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
沈爱华 《视听界》2000,(1):13-14,39
1999年,常州广播电视报实行改版,一年来,报纸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常州广播电视报改版后,头版以杂志型的格局给人以“夺目”的视觉冲击,24个版面以强大的信息量满足读者多种需要《视点》、《影视广角》、《生活》、《话说常州》、《百姓故事》等重点栏目的推出。给酝酿已久的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报是个年轻的报种。所以它诞生以来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与众不同也无从借鉴,它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作出自己的回答。出于以上考虑,我把涉及到广播电视报方方面面的问题理了一理,概括出七个带有共同性的曾经有过争论或者至今仍然众说纷纭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认识,以便更好地把握住广播电视报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广播电视报的作用和地位广播电视报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它发挥的作用。广播电视报的作用从创办到现在,有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在开始;它确实只能算一张节目单;后来内容增加了,丰富了,慢慢起到了…  相似文献   

5.
随着收音机、电视机的进入家庭,广播电视报正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如果说现在收音机,尤其是电视机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基本生活资料,那么依附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广播电视报从目前看还远末成为家庭的基本生话资料。怎样才能使广播电视报成为家庭的“基本生活资料”——即广播电视报真正成为一份家庭化的报纸呢?本文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时策。一、广播电视报首先应是家庭休闲报有些研究人员把广播电视报的读者群总结成这样几种人:“放学回家”、“赋闲在家”、“机关茗家”、“企业居家”,他们既喜爱读书看报,又是喜欢听广播看电…  相似文献   

6.
品味《广播电视报》薛宏祥如果把一日三餐看作人们不可或缺的正餐的话,《广播电视报》恰似人们每顿饭中必须端上餐桌的一碟异香扑鼻别具一格风味的菜肴.把它当作开胃的、下饭的,或下酒的……。广播、电视、日报都在扬长避短,办出各自的特色,《广播电视报》这支报业新...  相似文献   

7.
一、非新闻周刊特性对广播电视报消息写作的制约消息是报纸的主角。作为非新闻性的周报——广播电视报新闻消息的写作与发表是相当难的。论抢时效,它干不过日报、电台、广播电视报周刊特性,使其失去了“抢新闻”的先机,另外广播电视报的专业性使其报道的题材范围大受限制。广播电视战线究竟能有多少新闻?可报道的范围被大大地缩小了。虽然扩版以后,增强了新闻性,如辽宁广播电视报还开辟了固定的带评论性质的侃谈栏目《“老”字号茶座》,使报纸的新闻个性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北京市城八区的每一户家庭都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新改版的《北京广播电视报》。从2005年1月6日起,《北京广播电视报》每周给北京五环以内的城区家庭赠送一份报纸。此举使得该报的发行量陡然增加到240万份.成为北京地区发行量第一的大报。  相似文献   

9.
王建成 《记者摇篮》2004,(12):55-56
《广播电视报》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尤其电视的迅速发展而诞生的产物。它的初期伴随着电视节目和电视频道的增加,借势曾经出现过快速发展和辉煌阶段。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晚报、都市报、生活类报刊的兴起,《广播电视报》又受到专业的限制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广播电视报在经营上出现了急速下滑现象。目前能够真正保持赢利的很少.大部分处于勉强生存状态。这在全国和辽宁省都有之。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报作为以宣传广播、影视等方面内容为主体的专业报,长期以来随着广播、影视节目一起深入千家万户。一般来说,广播电视报以家庭为单位被广大读者所需要,它直接面对的就是生活在城市村镇的一个个普通家庭,鉴于此,我们不妨把广播电视报定位为“家庭”类的平民化报纸。从文化的角度看,广播电视报这类平民报纸与党报等主流报纸相比,其特色主要表现为:一、平民化借用文学的语言,平民文化所探讨的“母题”就是城镇平民的日常生活,即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文娱活动。平民性特征决定了平民报纸最大的特点是通俗。平民文化植…  相似文献   

11.
为节目表讨个“说法”魏建斌,陈伟广播电视节目表(以下简称节目表),是广播电视报得以起家的基石,是广播电视报得以发展的生命线、看家宝;在商品大潮、报纸大战中,节目表,依然是广播电视报赖以生存、立于不败的“定海神针”、“通灵之宝”,它在广播电视报中的轴心...  相似文献   

12.
1991年7月,湖南广播电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何立库先生在首届全国广播电视报理论研讨会上发出“努力探索创立中国的广播电视报学”的呼吁,如一石击水,荡起串串涟漪;6年后,他又在全国省级广播电视报社长、总编辑论文集《广播电视报论》。后记”中再度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报学已水到渠成.”我们佩服立庠先生的眼光和胆识,他的首倡之功定使同仁鼓舞.当然,也应预料,此观点抛出后,一定会引起两种不同的意见:其一是反对,认为创建广播电视报学尚不成气侯;其二是赞成,觉得创建广播电视报学条件已经具备.笔者持赞成和肯定…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报的定位是"影视文化生活娱乐类报纸"。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城市的广播电视报已经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服务生活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比如《营口广播电视报》,就被称为"百姓的报",它的办报宗旨就是服务广电,服务百姓。报纸的内容也相应地分成  相似文献   

14.
荆婵 《青年记者》2008,(12):112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人民物质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随着“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系统工程在广大农村全面铺开,有线电视网络快速向乡村推进,无疑给广播电视报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全国大部分城市广播电视报已取得全国统一刊号,广播电视报从最初被看作专业报至现在越来越被认同为化生活类报纸。因此,广播电视报所面临的,应当是发展、壮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谈谈黄石《广播电视报》如何体现个性孙发友目前,全国已有200多家广播电视报.这些报纸,虽然同一个宗族,都姓"电",但它们并不是某一广播电视报的四版,而是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个性.正是有了这个"个性",才使广播电视报的花园里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一派生...  相似文献   

17.
1991年以来,江西广播电视报从内容到形式上有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是提高了印刷质量,采用激光照排和胶印,二是版面进行了一番改革。江西广播电视报版面的改革,是从解放思想起步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要把两台节目介绍了,这张报就算办好了。江西广播电视报在改革出中突破了这一点。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总结的。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报的定位是服务于声屏的家庭报纸,可以说,服务,是广播电视报的宗旨。那么,广播电视报的服务又有什么特性呢?一、多方面的立体服务广播电视报的受众非常明了,多半是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他们买广播电视报的目的也非常简单明确:了解声屏播出的内容。随着报业的发展,声屏内容的丰富多彩,也随着读者眼界的开阔,他们又希望了解声屏后面东兄西。所以又有了声屏延伸的服务内容。而近些年.因其家庭报的特性,眼务的内容又拓展到生活眼务,报纸的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不断充实和更新,就目前状况而言,广播电视报的服务有以下…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们对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报作一粗略的浏览,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曾经风靡一时的“炒作”这星那星的篇什,在报纸上明显减少,几至寥若晨星,而昔日为老总们困顿的言论,却异军突起,蔚为大观。这表现在:一、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各报相继扩版、增版,纷纷办起评论专栏。如《中国电视报》的“荧屏思考”、《湖南广播电视报》的“一周论语”、《辽宁广播电视报》的“视听茶座”、《福建广播电视报》的“一家之言”、《吉林视听导报》的“一吐为快”、《甘肃广播电视报》的“新世说”、《山东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20.
无论何种报纸,都以头版为要。广播电视报当然也不例外。笔者从事《南通广播电视报》头版编辑工作数年,就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头版有一点粗浅的体会。一、力求贴近性。“广播电视报”这一名称,就决定了它必须以广播电视为依托,也就是行话所说的必须带“电”。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求广播电视报务必贴近广播电视,如果说广播电视报的其它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