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河断流人之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黄河断流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断流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体制因素,本文通过博弈分析指出现有指令配水模式的症结所在。在对沿黄地区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黄河流域经济与市场共同体,引入流域水资源“准市场”,建立合理高效的水分配机制,进一步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的系统整体方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6.
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14(1):19-20
1黄河下游断流态势严峻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频频出现断流。1972-1998年的27年间,有21年出现断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现断流,且首次开始断流时间提前,断流时段和断流距离不断增加。断流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26天,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断流起点曾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附近,全程长达704公里,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不仅如此,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继出现断流,黄河在枯萎。如不及早采取控制引用水和有效的管理等措施,黄河断流将继续下去,并随各种用水量的增加在时空尺度…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明确提出要变黄河水害为水利,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与领导全国的黄河治理工作。50年代,组织了大规模的黄河综合科学考察与实验研究,向国家提出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为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60年代,在黄河上游开始梯级电站建设工程,在中下游的洪涝灾害防治和能源开发利用中发挥了作用。70年代,已建成的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泥沙处理的工程技术研究被列为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人们开始对高浓度泥沙河流上建水库的调蓄能力产生怀疑。80年代,…  相似文献   

8.
黄河水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 ,奠定了今日黄河流域的昌盛繁荣。然而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黄河水资源过度的需求使黄河不堪重负 ,以致黄河下游频频出现断流。提醒人们 :解决黄河问题刻不容缓。黄河是沿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是我国下一世纪内陆经济发展的轴心。黄河断流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分析断流原因 ,正确评估其危害 ,预测趋势 ,指出必要措施以缓解断流 ,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中科院地学部组织院士及专家进行了黄河断流实地考察 ,并与沿黄地方部门组织了多次研讨会 ,对黄河断流问题取得了一些共识 ,兹…  相似文献   

9.
看过《发明与革新》2002年第7期王武生先生关于治理黄河的文章,我深受感动,作为一名非水利工作者,能长年坚持研究黄河治理,并从全新的角度提出黄河的治理方案,将黄河下游防汛、缺水、河床增高、凌汛、水资源分配、水污染等六大问题一次性解决,真可谓奇思妙想。黄河治理,连许多水利专家都束手无策,王先生知难而进,勇于创新,让人深感敬佩。其实黄河治理并非水利专家的专利,如果我们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华夏儿女都能像王先生这样参与其中,出谋划策,集思广益,那么我们的母亲河就有救了。研读王先生整套的治河方案,我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0.
11.
黄河上游地区云层特征与降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加昆  刘海 《青海科技》1999,6(1):19-24
应用1992-1996年4-9月黄河上游河曲段部分气象站逐日02、08、14、20点云量和云状、20-08点、08-20点降水资料,计算分析了4-9月黄河上游河曲地区主要降水云层。对流云和层状层的云层特征,出现效率、地理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4-9月层状云出现频率的15%,其≥0.1mm降水率的50%,地理分布以久治为高值中心,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对流云出现频率的60%、  相似文献   

12.
靳少波 《青海科技》1998,5(2):44-45
本文介绍了1997年在黄河上游进行人工增雨的试验工作,对人工增雨的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展望了黄河上游人工增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江河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铭 《青海科技》1999,6(2):8-9
阐述了保护好长江、黄河源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开展自然环境背景值普查,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数据库等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江源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江源区生态环境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摸清了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长江源区现有退化草地2.47×104km2,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0.63×104km2。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的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影响的结果,根据生态环境现状与成因提出了适应本区生态环境治理与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吉林省粮食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树庆 《资源科学》1994,16(1):34-40
本文采用农作特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对气温、降水等环境条件的反应函数,建立了粮食产量变率计算模式,分析了在作物各生长季节内气温升、降1-2℃与降水增、减10%-20%的不同组合条件下,吉林省各地主要粮豆作物产量的变率,提出了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吉气候变化、粮豆产量、吉林省  相似文献   

16.
郭武 《青海科技》1998,5(1):23-26
以1996年现状年,重点分析了该地区水利工程供水量、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量及耗水量;并进行了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此结果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永涛 《资源科学》1999,21(6):70-74
以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灌区为例,建立了土地资源属性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Faxbase 语言设计了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为灌区土地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吴章文 《资源科学》1993,15(3):55-63
本文对武陵山脉中段的张家界地区的气候特性和气候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地形复杂、景观奇特,不仅气候温和宜人,空气湿润清新、降水充沛云雾多、天气现象复杂,具有优越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而且热量、水分资源充足,光、热、水丰值期与植物生长期同步,是以多种动物生长;动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木材生产率高、材质好,林副产品多,茶叶品质好产量高,具有发展优质、丰富、高效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张家界应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这里的气候资源及自然景观,以求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游地区具有优良的区位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地域组合良好,特别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和建材资源,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区内已逐步形成了一批我国及长江流域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本文主要分析了区内矿产资源的组合特征及0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源、组合特征、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水分胁迫的夏玉米光合生产力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实验 ,研究表明 :①可将土壤持水量的 4 0 6 89%~ 5 5 79%和 79 99%作为叶片缺水及最适的外部形态指标 ;②干旱可以使株高低 2 2 5 6 %左右 ,而短时间内水分一直维持在田间持水量水平 ,对玉米的株高影响并不大 ;③比叶重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大 ,到田间持水量的 79 9%时达到最大值 ,随着湿度的进一步增加 ,比叶重反而略微变小 ;④叶片含水量与土壤湿度成正相关 ,吸收辐射率则受叶片湿度与厚度的影响 ,当土壤湿度达到持水量的 79 99%时 ,叶片吸收辐射率可达到 80 %左右。在此研究基础上 ,给出了包含浓度、辐射强度、温度及土壤水分因子的夏玉米叶片生产力计算公式 ,为进一步准确推算水分胁迫对区域生产力的可能影响 ,为当地政府开发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