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战略态势与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的"海权论"创立者马汉认为:谁控制海洋和海上通道,谁就能控制世界.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其多方面的战略价值,南海周边各国与中国在岛礁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才形成所谓的"南海问题".中国政府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相应的南海政策.目前,世界各大国和各种力量纷纷介入南海及周边地区,甚至威胁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鉴于此,中国应继续从"稳定周边"的大局出发,在坚持"搁置争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和实施积极有效的方针政策,促进这一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诸岛是分布于南海中的中国大小二百多个岛屿、沙洲、暗沙和礁滩的总称,按其自然群体组合和地理位置分布,分为东沙、西沙、南沙和中沙四个群岛。所谓“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各国在南海岛礁归属与海域划分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中国人民长期在南海中的航行和生产生活的实践,才逐渐发现它们,加以命名,并不断经营、开发,随之成为它们的主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是以史实为依据、符合国际法的。首先,南海诸岛最早由中国人发现并命名。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期,中国人民就开始在南海航行,通过长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近年来中国在南海海域与周边邻国海洋领土主权之争问题,究其现实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对中国在解决争端中的法理问题进行探讨,从法理、历史等多个角度解析争端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多个方面的研究,找到和平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领土纠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地质勘察表明南海地区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加之南海战略通道的重要性,周边国家不顾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出于各种动机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目前,南海地区局势严峻,未来南海问题解决存在不确定性。处理南海问题,中国需要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由两岸人民共同开发、建设和保卫。历史上荷兰、日本、美国曾企图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上分裂出去,均遭失败。当前美国的反华势力与“台独”势力、李登辉分裂主义势力相互勾结,妄图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上分裂出去,他们同样不会成功。谁也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正杨茗淇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浅析中国海洋权益争端的相关法理渊源》一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东海、南海等周边一些邻国通过一系列实际控制、占有、单方面国内立法等手段不断蚕食我国固有的海洋领土,企图把侵占我国海洋主权的恶劣行径,现实化、合法化。有些国际大国也企图在这些问题上或多或少地通过政治途径对我国施加压力,来实现打击中国和平崛起,以便其能保持霸权获取最大利益的目的。自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订以来,国际上的海洋领土纠纷和争端逐渐规范化。《公约》本身并不解决领土主权问题,也从来不否定历史性权利,南海断续线本身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籍中的南海诸岛●陈亚洲/四川涪陵师专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对此有大量的记载和描述。在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就记载了有关南海航海的情况,说明中国人早在汉武帝时就在南海中航行,并远至“己程不国”(今天的斯里...  相似文献   

8.
《小读者》2010,(2):52-52
一、国中国——世界上有四个国家的领土被另一个国家的领土所包围,成为“国中国”。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位“老地质”。从40年代起,他就一直与山川江海为伴,痴迷地探求地层未知世界的能源奥秘。70年代初,这位踏遍西南群山的“犟”老头从陆地转战海洋,开始了在南海大陆架寻油找气的搏击。其时,他从零星的资料中得悉,南中国海周边不少国家诸如印尼、菲律宾、文莱等相继在生物礁上找到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石油、天然气,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南沙群岛及其海域的开发利用至今仍是一张白纸。他下决心攻克南海北部大陆架生物礁油气藏这个新课题。于是,他5赴海南,考察和研究生物礁的形成过程;对南海的地质构造、地层、产状及周边环境等进行实地…  相似文献   

10.
“南海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浩瀚的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蓝色的国土。海洋对我国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主。南沙群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并不存在南海问题。中国一贯主张根据《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他国际法,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红领巾》2011,(11):22-23
No.1 国中国 世界上有4个国家的领土被别的国家的领土所包围,成为“国中国”。  相似文献   

12.
尼赫鲁时代印度的周边外交中的民族利己主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巴基斯坦的打压、控制喜马拉雅山地区三小国、企图干涉中国西藏事务和霸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领土。导致尼赫鲁推行地区霸权外交的主要原因有印度反对“两个民族理论”、尼赫鲁追求世界大国地位、印度对英国殖民遗产的继承和对中国的偏见等。  相似文献   

13.
【列车长心语】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被称为“蓬莱”、“瀛洲”、“琉球”等。从三国时代开始,中国人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建立行省。在祖国珠江处,横卧着素有“东方之珠”的香港和“南海明珠”的澳门,它们都是祖国大家族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主席提出构建“和谐世界”、“和谐周边”的重要思想,构成了中国对外战略的指导原则。中国与东盟关系作为中国和谐外交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双边关系获得了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疆域”在各版本的初中地理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的位置、国土面积大小、范围特征及周边相邻国家。笔者在多年的中学地理教学中就“中国的疆域”一节中有关“领土、陆地面积”和“隔海相望及陆上邻国”等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和补充资料,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的不断成长,周边安全问题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时代命题.中国源自“三个世界”利益博弈的周边安全问题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只要坚持以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发展第三世界关系,动态组建国际统一战线,并坚持永远不称霸,中国与周边国家就必然能够克服历史因素和特殊情境所造成的误解和争执,共同构建长期稳定的周边安全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别林斯基说:"谁不热爱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梁启超慷慨激言:"少年强则国强。"若把国家比做擎天大厦,一代代中国青年则是大厦的红砖青石。在信息化浪潮迅猛席卷而来的当下,世界各国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大学生作为将来托举"中国梦"、"强军梦"的中流砥柱,如何正确了解世界战略格局下的中国,如何正确面对南海、钓鱼岛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如何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炼铸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显得愈加突出和紧迫。  相似文献   

18.
近段时间以来,南海海域颇不平静。从6月14日到7月15日,美国在南海主导了4场联合军事演习,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动作频频,南海局势风云涌动。其实,考古和文献史料早已证明,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19.
构建稳定的周边地缘环境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保证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构建稳定的周边地缘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稳定的大国关系为国家安全支点、以妥善处理领土争端为国家安全保障、以建构区域合作机制为国家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冷战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从时间上说大体分为“一边倒”外交战略、“双拳出击、两条线,,外交战略、“联美反苏”外交战略和“全方位”外交战略。进入21世纪,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呈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态势,我们应继续沿用“全方位”外交战略,“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