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业竞争越演越烈的当下,精品栏目的建设问题一直是报业有志者不断探求不断实践的课题。不少晚报在面临挑战时,纷纷“晚报早出”,以争夺受众市场。我们认为,晚报调整出版时间并非是唯一出路,利用好自身优势资源才是发展的硬道理。晚报初创时期“昨夜今晨”的时间优势曾给晚报带来辉煌,金华晚报就是利用这段有效时空,努力把报纸做得更精更强。  相似文献   

2.
晚报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人民,教育人民。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为了使晚报这朵报业之花越开越艳,为了使晚报在发展道路上能够不断地健康成长,有必要对晚报的性质、规律加以不断地探讨和研究。本文述及的晚报不包括某些具有机关报性质的晚报。 一、晚报姓党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以为,党报是指各级党委机关直属的机关报,晚报既然不是机关报,自然就不应列为党报;还有人认为,晚报主要是以基层群众为  相似文献   

3.
当今报业市场的竞争,已经基本奠定了日报、晚报、都市报三雄逐鹿的格局。近十年来,晚报这被称为报业老大哥的报纸品种随着报业市场的激烈变化而不断进行自身调整。而近年来有一些声音指出晚报在新兴报业市场中存在不适应性,他们认为种种原因导致了晚报的“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4.
当今报业市场的竞争,已经基本奠定了日报、晚报、都市报三雄逐鹿的格局。近十年来,晚报随着报业市场的激烈变化而不断进行自身调整。而近年来有一些声音指出晚报在新兴报业市场中存在不适应性,他们认为种种原因导致了晚报的“日渐式微”。事实上认为晚报老化的说法带有片面性。晚报在新的报业市场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批生活类的报纸伴随着报业的发展应运而生.尤其是一批地市级党报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更好地贴近生活和读者.实现“三贴近”的原则,不断提高报纸的竞争力.纷纷办起晚报或都市报。这无疑给党报的发展带来了一片新的天地.注入了强大活力。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近年新创办的地市级晚报中,由于它一诞生就处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方办晚报更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其生存发展的条件更为不利,致使不少起步中的晚报在越来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完全没有实现创办之初所设计的目标。有的艰难前行.有的勉强维持,有的甚至要靠党报养着。因此.如何提高地市级晚报的影响力是这些报纸走出困境.实现尽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报业的快速发展,地市晚报在省级晚报、都市报、行业报的挤压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日子越过越艰难。为此,笔者所在的地市级晚报《天中晚报》及时调整办报思路,于2006年1月创办了一份以新闻文摘为主打内容的、精致的、雅俗共赏的、男女都爱读的文摘类周刊——《天中晚报·天下文摘》。创刊伊始,《天中晚报·天下文摘》就积极实施文摘类周刊“新闻化”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地市级晚报是都市类报纸,属纳入市场经济轨道的“市场报”,办报在保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必须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如果没有效益,报纸办得再好,也没有办下去的可能。随着报业经营市场化的深入,报业竞争正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大面积转移、延伸和扩散、地市级晚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地市级晚报如何经营?  相似文献   

8.
晚报当前面临的挑战 现今晚报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的一系列危机. 1.外部环境的挑战 (1)新媒体对报业市场的猛烈冲击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现今整个报业市场构成了威胁.互联网上的海量免费信息冲击着报纸有限的版面信息.手机媒体网上即时评论的功能冲击着报纸滞后的反馈能力.新媒体比晚报有着更广泛的人群覆盖面,更迅速的传播速度,更为平等的群体交流平台,从而使得新媒体能够抢占报纸的读者群,对晚报甚至整个报业的地位发起挑战.  相似文献   

9.
霍春光 《新闻记者》2003,(10):23-23
改革开放以来,晚报事业的发展走在了各类报刊的最前沿。到2002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发行的晚报已有139家。老晚报的复刊与新晚报的创刊,给报业市场带来了新的繁荣,给广大读者送去了精美的精神食粮。这本是可喜的,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晚报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弱化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趋向,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 一、“取长补短”与“取短补长” 报业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无非是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带动了全国报业的兴旺发达,其中晚报异军突起格外引人注目。2001年8月12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16届年会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召开,据统计当时中国晚报协会的会员单位已达到141家。加上未入会的,总数达到170多家,其中地市晚报占90%以上,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地市晚报现象”。伴随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为与都市报争夺读者和广告客户,不少晚报纷纷改为"早出",加入都市报竞争的行列.晚报早出,无疑是晚报面对激烈竞争而采取的不得已的做法.事实上,加入都市报竞争的行列,进一步加剧了报业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了晚报与都市报的趋同.晚报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当日新闻和阅读环境,晚报早出实质上等于放弃了其固有的传统优势.  相似文献   

12.
全国报刊年检数据所进行的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项目至今已连续进行了3年(2003年-2005年),《宁波晚报》连续3年跻身于晚报、都市报竞争力20强阵容之中。2006年的年检结果还未公布,《宁波晚报》能否继续入围很难预料。本文结合《宁波晚报》实际,对晚报如何提高广告的竞争力谈点看法,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白立辉 《声屏世界》2011,(9):188-190
2011年5月,辽沈晚报整体转企改制。这是国内首家晚报都市类报纸按照采编与经营业务整体转企改制,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国有文化系统资本绝对控股的报业公司。辽沈晚报整体转企改制是传统报业集团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报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面对新媒体  相似文献   

14.
陈浩 《新闻知识》2002,(12):21-24
《西安晚报》创刊于1961年,是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大型城市晚报之一,多年来,以其浓郁的古都特色和雄浑的西部风格为国内外广大读者所认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西安晚报各方面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报纸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经营收入稳步上升。但是,近几年来,在西安报业市场激烈竞争中,《西安晚报》由于管理体制、报纸内容版面老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晚报的品牌优势受到了严重冲击,报纸发行量、广告收入一度下滑,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今年以来,在新一届市委的关怀下,西安晚报重整旗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前提下,按照“办一张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满意的报纸”的总体思想,在坚持晚报  相似文献   

15.
冯浩 《当代传播》2005,(1):30-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加快,带动了全国报业的兴旺发达,晚报的突起引人注目。据统计2001年晚报总数已达170多家。晚报成为满足市民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信息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晚报业构筑起了全国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进入新世纪,晚报面对电子媒体、综合类日报以及都市报为代表的文化生活类、经济信息类报纸的激烈竞争,可以说处境并不乐观。而且晚报自身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如反映市民呼声和要求往往事无巨细有闻必录,流于生活琐节;渲染都市闲情乃至消遣类夜生活,囿于私趣;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哗众取宠,对犯罪和一些社会粗俗心态的纪实化描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26日,香港硕果仅存的《新晚报》宣布停刊,该刊总编郑纪农称,由于香港报业的残酷竞争,电子媒介的发展,晚报市场逐步萎缩,导致香港晚报的最终消失。而大陆晚报的发展迅猛,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态势。香港晚报的发展史对大陆晚报的发展有怎样的启示呢?本文就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居于一方的地市级晚报,怎样保持特色、应对挑战是个需要探讨的课题。近几年来,《淮海晚报》在办报实践中,坚持以“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新闻为突破口,推进晚报创新,赢得读者好评。 一、坚持“三特”新闻立报 当前报业竞争的多样化、同质化、同源化(同一新闻源),和以互联网为  相似文献   

18.
强化晚报服务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晚报的服务功能,把晚报真正办成服务社会、服务读者的报纸,在新世纪的新闻实践中,有许多新情况、新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增强信息传播意识,为读者提供密集、及时、实用的信息服务 报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争取读者的竞争,即为读者服务的竞争。在新闻实践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是每个采编人员必须时时考虑,而且必须认真解答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1、信息要密集。多年来,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是晚报的优势之一。现在,虽然面临着电视、互联网和报业的激烈竞争,但是晚  相似文献   

19.
赵盛 《新闻世界》2010,(10):101-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晚报获得了迅猛发展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了"热潮"。进入新世纪以后,报纸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各家晚报都在不断改扩版,凸显其特色以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两家著名晚报为例,从报纸的导读版入手,通过实证分析探求不同晚报的趋同与差异。  相似文献   

20.
晚报占有中国报业半壁江山,其发展变化攸关中国报业市场的繁荣与稳定,更直接关系到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在2013年传统媒体被多方"唱空"的背景下,中国晚报的发展情况如何?未来如何确保可持续发展?本刊就此采访了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下称晚协,编者注)秘书长梁秀伟,并请他介绍了晚协这一中国新闻界活跃社会团体当前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