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古至今,中西方的新闻实践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发展规律、工作传统都取得了较为充分的建立和展示,其中,中国新闻源远流长的宣传功能与西方新闻的权力制衡功能都通过双方的比较而得以彰显。一、中国新闻的功能——宣达政令我国的新闻事业从一开始就被深深地烙上了“政治”的烙印,各种新闻媒介应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发展。新闻的政治性尤为明显,其宣达政令的功能一直被传承、沿袭至今。我国古代的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⑴官报,统称邸报,最早产生于唐代,存在于自唐开元年间至…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韩松暨南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资料第4辑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梁甲庐广西大学学报第2期中国近代最早的办报思想俞家庆新闻理论与实践第3期沮话中国新闻史范凡宁夏日报通讯第3期从《邸报》到《京报》黄河百科知识第3期北京最早的报房梁彤北京日报5月3日太平天国的情报和宣传机构辛文思湖南日报通讯第l期一百年前的上海报纸李良荣,秦绍德文汇报通讯第1期上海最早的报纸王国荣解放日报5月16日《上海新报》—近代中国第一份汉文报纸盛哭昌图书馆学研究 第10一12期《申报》是哪一个美查办的韦振前广西大学学报第2期《申报…  相似文献   

3.
新闻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古代,曾经存在过邸报、揭报、旗报、版报等多种官方或民间的新闻形式,而其中起源早、流传广,与今天新闻报纸有更多相似之处的新闻形式,应首推“露布”。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闻”一词的由来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大约起始于唐朝,它纯属官方报纸,主要登载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的奏章和官吏任免消息之类的政治文件。邸报发表的内容要  相似文献   

5.
余玉 《青年记者》2007,(10):31-31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近代报纸源于古代社会的“邸报”,称“邸报”为中国近代报纸的萌芽状态。其实,“邸报”不是中国近代报纸的始祖,而是政府公报的始祖。中国近代报纸并非从“邸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①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它随着____的产生而出现。②____、____、____总称新闻事业,又称____。③中国古代的邸报只是____的始祖,而并非____的始祖。④最早的新闻事业是____,它产生在____  相似文献   

7.
新闻事业,是采集和发布新闻的专门机构的总称,包括报纸和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暂不涉及)。河南报纸源远流长,北宋定都汴梁(开封),设有都进奏院,传递朝廷与各州郡间的文书,并统一编印发行“邸报”。北宋末年,还出现有民间的“小报”。在近代河南,目前可见到的最早报纸,为清光绪三年(1877年)汴省塘报局刊行的《京报》。自1877年起到1987年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代报纸的源起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林 《新闻界》2005,(5):29-29,28
我国的近代报纸是随着西方的殖民侵略而产生的。古老的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报纸的国家,但无论是唐代的邸报,还是明清的京报,历史发展近千年,始终没有摆脱“官文书”的特征,仅仅满足于抄录宫门钞、谕诣和奏章。马克斯·韦伯(M axW eber)说:“印刷在中国古已有之。但是印刷的文献,即仅为印刷而设计并且仅能通过印刷得到的文献,尤其是报纸和期刊,却只见于西方。”①正如近代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一样,近代报纸也没能在近代中国产生。近代工业革命对近代报纸的催生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引发了剧烈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思想…  相似文献   

9.
延安解放日报创刊于一九四一年。一九四二年进行了改版。改版至今已过了三十七年,党的新闻事业大踏步前进了,但在改版过程中所进行的解放思想,开动机器,打破王明教条主义精神枷锁和资产阶级报纸陈旧框框的斗争,它所确立的无产阶级办报路线和方针,它所体现的实事求是、勇于改革的精神,今天仍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传播(〕工载)苑子熙等新闻广播电视研究第5期谈谈我国报纸起源与近代报纸门之卜宁夏图书馆通讯第2期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张报纸舒新文化宫第12期中困早期的报纸赵秉英新闻战士第I期;金瓶梅》中的邸报新闻陈力丹新闻战线第7期试沦宋代雕板印刷事业的发展及其原因唐有勤南充师院学报第1 川外国入履者在我国的办报活动赵秉英新闻战士第2期《中国丛报》中文提要李烽等译岭南文史第1.2期:遐迩贯珍》介绍黄瑚新闻大学第9期中国.早期几张汉文报纸号外之化世界图书第4期上海最早约白话报纸董邦安文汇报11月2日夭津最早的中文报纸—《时报》…  相似文献   

11.
"曹汉现象"意指报人不以办报或从事新闻事业为终极目标,而将政治目的或个人政治地位等其他目标作为其新闻活动的最终归宿,直接与职业报人的理念相对.这种现象无论在中国或西方近代报业都曾短期或长期存在,但两相对比,其成因、发展、现实表现以及在新闻事业中所占据的地位都大相径庭.本文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入手,就中西方报人"曹汉现象"产生的背景、发生状态及对近代报业的影响作一比较分析,并以此管窥整个近代报业的报人活动.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思想宣传和新闻工作的一系列讲话中,重申了毛泽东同志强调过的“要政治家办报”的重要思想,并指出:“报社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翻开迄今为止的中外报刊史,无不说明一个道理:凡是报纸,归根结底都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斗争和经济利益服务的,都是讲政治的,不讲无产阶级政治,就讲资产阶级政治。我国近代办报的先驱者之一梁启超,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维新变法”,就提出过“政治家办报”的口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  相似文献   

13.
一、概念的诞生与提出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报业的昌盛,当在戊戌变法的改良运动前后,在清朝末年那次“驱除鞑虏恢复中化”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前后。或许借文艺以鼓吹改良,借文艺以鼓动革命,并以新闻为工具为媒介来实现反封建的主题,已成为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先有实践而后才有对实践的理论抽象。“新闻文艺”概念的实践内容当作如是观。据新闻报刊史载,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将原来传抄的邸报改用雕版印刷,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但它是否刊载文艺作品,尚无确凿证据。安史乱后,邸报是否还出,也不得确切证明。但被后世称作“诗圣”的杜甫,恰恰在这时,真实他以诗的形式记下战乱中人民生活的灾难和情感的悲痛。用今天的话说,其诗作已具有一定的“新闻文艺”价值,具有存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解放军报祝贺创办4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办报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因为我们今天从事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肩负舆论引导工作的报纸必须“讲政治”。因此,办报“讲政治”,是摆在广大新闻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前须臾不可忘却和松懈的头等大事。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报“讲政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清史·报刊表》中有关古代报纸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清朝“古代报刊”在史料史实及体制、形式、内容的认知上尚存在的一些歧义,本文围绕邸报为什么会有许多异称、邸报中刊有发报人自采的社会新闻吗、清朝民间报房出现于何时、提塘和报房之间是何关系等几方面,作了尽可能的考订。“古代报纸”最终为近代化报刊所取代,但弄清楚这一段报纸历史的发展过程,探索其轨迹,寻绎其规律,对了解整个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干新闻工作要有一双“慧眼”,即新闻敏感,这是新闻界同行所熟知的。但是怎样才能获得敏锐的观察能力? 马列主义的新闻观告诉我们,新闻事业作为一定阶级的舆论工具离不开政治;记者对事物特别是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观察认识脱不掉阶级倾向。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活动必须有这样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历史上,从我国第一个无产阶级记者瞿秋白,到近代名记者邹韬奋、范长江,皆因有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解放而斗争的明确  相似文献   

17.
宋代邸报的新闻活动具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它构成了官方体制运作的一个链环,在一定程度上亦成为士大夫之间交流的平台。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干预和影响,邸报所发挥的社会功能是相当有限的。本文在宋代邸报的新闻活动基础上,考察与分析宋代邸报的政治信息传递与以士大夫为读者群体的关系,提出邸报始终代表朝廷的政治传播方向,最终目的是稀释不利朝廷的信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大公报是唯一一家拥有百年报龄的报纸.1941年,大公报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授予"最佳新闻事业服务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唯一获得国际荣誉的报纸.大公报之所以能受到国内外新闻界的重视,离不开其先进的办报方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办报指导思想分析《广州日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坚持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并践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尊重新闻价值规律,依靠群众办报,将党报办成了读者读得懂、愿意读的通俗化精英报纸。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但建国以来长时间,我们对马克思的新闻活动和报刊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做得非常不够,系统认真的研究更是缺少.十年动乱期间,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语录新闻学”风行一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报刊和党的新闻工作的学说被割裂和歪曲,就剩下那么几条用随心所欲的大小标题(如“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之类)编排起来的片言只语,据说这些就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真谛”.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新闻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需要我们总结,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