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穿上戏装》对于戏剧男高音来说是一首具有强烈戏剧冲突,考验演唱者功力的一个咏叹调作品,甚至可以说是戏剧男高音演唱实力的"试金石"之一。本文从作品的演唱特点,演唱情绪及演唱技巧进行全面的探析,希望笔者的看法能为演唱者在演唱本作品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今夜无人入睡》是歌剧《图兰多》中的一首著名的男高音咏叹调,帕瓦罗蒂和多明戈都多次在音乐会中演唱这首作品,本文将通过分析帕瓦罗蒂和多明戈演唱的《今夜无人入睡》来研究美声男高音的共性以及在音色、演唱风格、艺术处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咏叹调《我心爱的宝贝》是歌剧《唐.璜》中一段非常抒情的男高音唱段,这首咏叹调旋律优美、抒情、风格典雅,洋溢着古典美的气息,然而演唱难度大,素有男高音"试金石"之称。文章介绍了作品的情节背景,进行了音乐分析,在演唱处理方面,从声音、气息、元音、节奏节拍、音准五个角度论述了这首咏叹调的特点以及演唱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声乐学习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声音特点和演唱重点,提高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意大利著名作曲家鲁杰罗·莱昂卡瓦洛所创作的真实主义歌剧《丑角》中最著名的男高音咏叹调《穿上戏装》进行分析,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唱背景及作品的演唱情感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笔者粗浅的看法能为广大男高音在演唱本作品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在晚唐安史之乱后途经寒山寺时而作的一首羁旅诗。黎英海先生于1982年以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在情景交融中将诗人在羁旅途中内心的愁情与希望做了贴切的刻画,使其成为我国新时期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之作。男高音在演唱这首作品时,从诗情、诗意出发,通过声音技术的调控,在"情、景、境"相互交融的刻画与古风古韵的表现中,可以更好的彰显男高音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选择歌剧《维特》中的《为何唤醒我》这首咏叹调,从男高音演唱风格把握的角度,研究分析并阐述了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点、声音技术的运用及音乐情感的表现等相关内容。指出演唱时,在控制声音力度、合理运用气息、声音及法语语言的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中国早期艺术歌曲中,具有一定历史地位的典范之作。刘半农先生作词,赵元任先生作曲,将中西方文化和中西方音乐技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就了如此一篇极具艺术性的声乐作品。在我们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理解这首作品的内涵、如何运用声乐技巧曲演唱这首歌曲、如何把握这首作品的音乐风格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8.
每一首作品在舞台上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的面前,每一首作品的完美演绎都是演唱者将歌唱要素完整熟练地结合起来。狭义的演唱要素是指呼吸、发声、共鸣、语言四个部分,对于作品来说,广义的歌唱要素包括:理解歌曲的背景与内涵,建立良好科学的发声方法,注重歌词的层次变化及咬字吐字关系,因"曲"制宜,演绎作品。掌握好歌曲演唱基本要素是唱好每一首歌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关于德沃夏克一共有"八首"幽默曲,都是钢琴独奏作品,但唯独幽默曲的第七首降G大调最富有感染力,这首作品的旋律、和声和节奏都用的恰当好处,特别是第一小节以十六分音符加入,三十二分休止符和三十二分音符的加入,都衬托了乐曲的、活泼,接着整首加入装饰音为这首曲子带入更多生机。  相似文献   

10.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十分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古琴曲,是诗与乐、人与情、声与情结合艺术典范.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是作曲家徐景新在古琴曲的基调上根据现代审美,结合西方花腔的演唱形式创作出的一首声乐作品.在创作上不仅追求音乐的美感,更将人声作为乐器的一种,与钢琴伴奏相交融.本文从声乐演唱角度出发,探究歌曲体裁形式、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男高音的演唱角度对威尔第的作品<弄臣>进行了分析和认识,其目的是为了能够细致的演唱与深入的表演,从而能完美地再现歌剧大师的这部伟大著作.  相似文献   

12.
《你在孤独的哭泣》-Parmivederlagrime是著名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经典歌剧《弄臣》中曼图阿公爵的一首著名咏叹调,曲调优美抒情,是现代意大利歌剧中男高音最爱唱的咏叹调之一。演唱之前首先应该做好基础性的工作,比如歌词含意、语音、对剧情的分析,体会角色等,以便更加准确地再现该作品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诗词、旋律、钢琴伴奏和演唱处理这几方面各有其独到之处。要想唱好这首作品,除了掌握必要的歌唱技巧之外,还得充分理解《枫桥夜泊》这首艺术歌曲的词和曲的意境及其妙处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虞美人·听雨》是青年作曲家白栋梁根据南宋词人蒋捷同名宋词创作的一首近年来广为传唱的作品.本文从探讨该词的意蕴入手,研究该曲的"通感"音乐创作技法、钢琴伴奏与吟唱的关系,继而探讨该曲演唱诠释的基本构思,将该曲的美学意境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男高音歌唱家张承军20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唱法”,呼吁形成世界公认的声乐学派——“中国唱法”学派,并撰写了大量论文,专家认为“言之有物,说之有理,读之有益”。今年40岁的张承军1972年步入文艺舞台曾以一曲《船工号子》唱遍大江南北,多次获奖。在长期的演唱和研究中,张承军发现,中国有一批歌唱家把参加国际比赛并获奖作为毕生的追求,但他们演唱外国声乐作品时仅仅是成功“模仿”,难以达到字里传情、  相似文献   

16.
周威 《华章》2012,(16)
音色的运用是美声男高音演唱时的重要演唱技术.音色运用的正确与否,音色变换得是否合理都会对演唱的效果造成影响.本文从整体的意象把握和具体的音色设计两个方面,对美声男高音演唱的音色运用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美声男高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探索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梅花引》是由徐沛东谱曲,韩静霆作词,蔡日锡配伴奏,以传统古代词牌为名的一首古典风格的艺术歌曲。歌曲集诗与歌为一体,歌词清新飘逸,曲调幽雅婉转,意境深远,赞颂了梅花之美与傲人之资。本文拟从本曲的创作背景,演唱技巧,演唱经验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希望为广大想进一步理解和诠释该作品的人们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想你哩》是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山丹丹》选曲,由词作家韩继新、曲作家张千一、姜哲新编配伴奏的一首抒情女高音独唱曲目。本曲选自第四幕"想亲亲",以石柱哥和山丹这对年轻恋人间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本文以演唱该作品的体会为基础,从音乐本体和美学角度两方面,简要分析该曲所展现的美学精神,力求更好地演唱该作品。  相似文献   

19.
作品《一杯美酒》是一首新疆的维吾尔族民歌,维吾尔族风格十足。这篇论文通过对这首维吾尔族民歌作品结构分析与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分析,通过反复实践练习作品,揣摩适合歌曲的演唱方法,从而加深对作品理解。在创新上通过对新疆民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来分析新疆音乐。在对作品深入了解逐句分析的基础上为演唱歌曲提供了专业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前人的演唱方法使得演唱更有理论依据,让表达更完善更科学,用最适合这首作品的声音准确的演唱,令听众感受到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欣赏声乐艺术时,我们总会愿意比较不同的歌唱家在演唱同样一首作品时都有怎样的区别。以著名拿波里民歌《负心人》为例,"歌王"卡鲁索音量强大,声音表现力强;帕瓦罗蒂的声音抒情圆润,富有金属一样的穿透力;石倚洁的演唱则是典型的罗西尼式男高音,声音轻巧,灵活多变。而造成这种每个人的演唱都不尽相同的原因,除了每位歌唱家在自身声音条件上的差异,另外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平时谈到的所谓"二度创作"。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学习经历,浅谈二度创作及其应注意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