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档案的方法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电子档案”在我国档案界甚为流行,已成为档案人士的热门话题,研究文章铺天盖地而来,似乎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档案”时代。对此,笔者不揣冒昧,反弹一曲,就教于档案界同仁。 一、“电子档案”说法简介 何谓“电子档案”?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据笔者所及,关于“电子档案”,除有极少数的“定义”外,多数都是简释性的。兹引数例如下,以供比较。 1.我国国家标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第一部分: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GB/T17678.1—1999)对“电子档案”定义为:“电子档案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档案所蕴涵的社会价值意识、档案内涵及其形态演变的连续性、档案学研究的理论需要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子档案”概念的客观适用性,意在强调当前对电子文件的研究中,应倡导“电子档案”的使用,不能单纯以“电子文件”取代“电子档案”,含“电子档案”而不用。  相似文献   

4.
5.
关于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茂跃 《浙江档案》2003,(4):10-11,19
国家档案全宗这一概念在我国又称为国家档案全宗原则、国家档案全宗理论、国家全部档案。国家档案全宗是我国档案学的重要概念,如:1988年出版的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199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都对这一概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最近十多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认识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并引发了争论。1992年,张辑哲首先对国家档案全宗概念提出质疑,认为这一概念的使用犯了一个明显的逻辑错误。①同年,邓绍兴提出国家全部档案与国家档案全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②1994年,昝明霞撰文也认为国家档案全宗不等于国家  相似文献   

6.
正当档案工作对档一体化、计算机辅助办公、电子件等诸多新生事物应接不暇的时候,随着我国政府上网的逐步实施,各级政府政务信息网的陆续开通,政府职能由单纯管理向管理服务型过渡,一个全新的“电子政府”时代也将悄然而至。“电子政府”是一个不得不令档案界认真思考和认真面对的问题。所以,尽快弄清电子政府的概念及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朱峰 《贵州档案》2002,(5):24-25
为了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区建设发展格局,南明区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于2001年底把15个街道办事处的241个居委会整合为138个社区居委会。在为给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和巩固党在城市的基层组织的同时,档案工作如何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档案业务建设如何与时俱进地由机关、办事处(乡)向社区居委会延伸,以此推进社区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这又成了基层档案事业建设的一个新的课题。为此,笔者就建立社区档案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电子档案的出现和大量使用无疑将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方便,也为档案信息的快速、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但对于各级、各类档案馆来说,电子档案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方便,更多的则是挑战。……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复杂多变的社会活动现象更加依赖于电子媒体。因为社会信息化不断加快,已成为现代档案学管理化的主要途径。就档案工作而言,人们在保管、查阅、交流的档案信息也将队从纸质文件档案转向电子文件档案,就它们的真实性而言,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是同一事物存在的两种表现形式,但是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都具有同等的原始真实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2.
传统档案利用率概念质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档案利用率是档案工作和档案学中常用的普通概念,它在实践和理论上有重要意义。但是档案界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统一,这是一个应该形成共识的课题。一、对档案利用率的两种认识档案界对档案利用率较为普遍的认识是:在一定时间内,例如,陈永生教授所著《档案工作效益论》持这种认识,何嘉荪教授主编的高校教材《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陈作明教授主编的高校教材《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学》也持这种认识,特别是吴建华著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策略研究》,对利用率公式中的利用数量作了详细的解释:“利用数量,这是反映档案部门被利用过的…  相似文献   

13.
档案学理论认为:"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并据此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的一项档案业务工作",[1]"鉴定解决档案实体的存毁问题",[2]对经过鉴定"没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已经保管期满的档案就要进行销毁"[3].<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机关应定期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鉴定工作结束后,应提出工作报告,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登记造册,经本机关领导人批准后销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与档案工作的紧密结合,大量电子文件产生。如何开展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国际档案大会多次以此为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研讨简述1988年,第11届国际档案大会以"新型档案材料"为主题,但并未提及"电子文件"这一概念。因此,国际档案大会关于电子文件问题的正式研讨始于1992年第12届国际档案大会,此后的各届大会都从不同角度对电子文件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5.
关于电子档案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兵 《云南档案》2003,(4):22-24
<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档案信息的上网运行,档案的利用率与现实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及大量生成的电子档案改变了现阶段档案工作的局面。电子档案保存在磁光盘与数据库终端中的静态形式,及其运行于网络中的动态形式,构成了档案全新的时空传输情况,引发了档案保护工作的挑战。本文就网络传输中电子档案面临的问题、影响因素以及保护方法进行探讨,寻找电子档案的安全对策与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电子档案的出现区别于传统的档案文献,具有数字化、虚拟化特点,它从档案的产生、鉴定、保管到利用,对档案各方面工作都提出新的挑战。深究其区别的根源,在于电子档案继承了电子文件数字编码的新特征,并且依附虚拟的数字环境提供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档案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定义档案概念的基础.反之,定义档案概念,特别是属概念的不同,对档案本质属性的表述也就自然不同.由于档案概念表述的多样性,档案本质属性的讨论几十年延续不断.事实上,档案本质属性与档案属概念具有紧密的对应关系.厘清这种对应关系对认识档案本质属性和档案概念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在档案系统的应用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随着办公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更使其比例迅速扩大,以纸为现行文件主导介质的现象正在转变为以电子文件形式的主导介质,给传统的以纸质为工作对象的档案界提出了一个极大的挑战。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