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中,人们都喜欢有幽默感的人,幽默带来的笑声,哪儿也少不了,哪儿都不会拒绝。新闻标题也一样,幽默的标题语言,会让人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对新闻内容产生一睹为快的强烈愿望。对于供人在晚饭后的宽松气氛中阅读的晚报,幽默新闻标题的作用更为明显。近年来发行量巨大、深受读者欢迎的晚报如《新民晚报》、《羊城晚报》,都很善于在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国际新闻、批评报道等领域使用幽默标题。  相似文献   

2.
陈燕萍 《今传媒》2011,(10):130-133
标题是新闻之眼,在新闻标题中恰当地运用各类辞格,有助于增强标题的表现力,使人印象深刻。本文以《西安晚报》中的新闻标题为例,集中探讨新闻标题中辞格的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3.
晚报是市民生活报,其新闻标题应与机关报或其他报刊有别。晚报新闻标题应该轻松活泼,醒目具体,新鲜文采,情感丰富,不拘一格。适应晚报特点,口语化、大众化,是做好晚报新闻标题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晚报是都市报,是城市市民的生活报。晚报的新闻标题要适应晚报的特点。口语化、市民化、生活化、轻松化是晚报追求的方向。晚报应充分调查受众的阅读期待,制作出深得人心的标题,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笔者以近期《威海晚报》的新闻标题为例,谈谈如何制作好晚报的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5.
晚报也被称为“家庭报”,其读者主要是广大的平民百姓,因此,晚报的定位应该姓“民”,晚报平民化、标题口语化和稿件多样化即是晚报的外化形式,也是晚报的基本特色。具体到新闻标题上,其基本特色也就表现在“平民化”、“口语化”和“多样化”上。心里想着平民百姓平民化是指晚报的编辑记者要有平民意识,用平民百姓的“眼光”来制作新闻标题。平民化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素质,是晚报编辑记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笔者做了多年的晚报编辑工作,对晚报新闻标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如何做好晚报新闻标题有一些体会与看法,现将自己的粗浅认识写出来,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7.
双关语因其简洁凝练、幽默生动在新闻标题中广为应用。文章借助Fauconnier等认知语言学家的概念整合理论,运用概念整合网络,从认知角度探讨读者理解新闻标题双关语时的相关心理机制。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对标题双关语进行认知解读,丰富了新闻标题语言的认知研究,同时也有利于读者正确领悟和构建新闻标题双关语的意义,进而加深对新闻报道内容和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晚报是市民生活娱乐性报纸,她的新闻标题应与党委机关报或其他报刊有区别,轻松活泼、醒目具体,新鲜有趣,情感丰富,颇有文采,不拘一格是她的基本要求。适应晚报特点,口语化、大众化等是做好晚报新闻标题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9.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读者每天要面对着海量的新闻,不可能都阅读,标题是读者筛选新闻的主要办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标题决定着读者对新闻的选择。在新形势下,晚报新闻标题也应与时俱进,使其更具有时代感、贴近性和感染力。晚报如何进一步做准、做好、做活新闻标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简讯     
△辽宁省记协和新闻学会,于去年12月中旬在沈阳召开了全省首次新闻标题制作经验交流会,各级党报、专业报、晚报、企业报等40余人就新闻标题在报纸宣传中的地位与作用、标题制作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中不乏幽默。对幽默新闻,我们在标题制作上不能仅仅满足于导向、事实和文字的准确无误,而是可以有更高的追求,即充分挖掘幽默元素,力求更加形象、生动,甚至“幽他一默”,以期吸引读者的眼球,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制作幽默新闻的标题时,修辞手段运用得当,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常见的修辞格在幽默新闻标题中的应用技巧作些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近由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主编的《中国晚报学》出版了.全国记协主席邵华泽在其《序》中说:"可以预期,探讨晚报之学问的本书,不仅会受到晚报工作者喜爱,而且会受到在日报等其他媒体工作的新闻界朋友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如果一个句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就会产生歧义,新闻标题中产生歧义的现象很常见.笔者以近期在媒体所见具有歧义的新闻标题为例,对之综合归类,分析新闻标题产生歧义的原因,并提出消除新闻标题歧义的一些对策. 新闻标题产生歧义的类型 笔者所见具有歧义的新闻标题,如从语言角度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词汇短语本身具有多义、语句存在多个构造层次、省略导致语句成分不明.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一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新闻标题具有引导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功能,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幽默是智慧的象征,才华的体现,它以特有的诙谐和意境,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领悟到生活的哲理。具有幽默效果的新闻标题,不仅给读者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而且能够激发读者对新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顿生阅读正文的强烈欲望。那么,如何制作引人入胜的新闻幽默标题呢?首先要了解读者精神和物质上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发掘心理上的幽默敏感点,但最终还得利用一定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预设是指"说话人对表达话语含义的语境所作的设想"。语用预设可以在简洁英语新闻标题的同时增加标题的信息量,通过幽默讽刺却不失内涵的标题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受关注度。语用预设在设计、分析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实现形式、信息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洪锋 《新闻世界》2013,(7):25-26
【摘要】标题是新闻眼,眼睛“亮不亮”,往往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新闻报道的阅读欲望。新闻标题制作越新,越有创意,越能抓住读者眼球,新闻的传播效果则越好。本文以《新安晚报》2009年至2012年的部分新闻标题为例,简要分析如何做亮都市报的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17.
一句话说得好,可以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不好,可以说得人跳。会不会说"漂亮话",是新闻标题能否取悦于受众的关键所在。巧妙运用说话艺术制作新闻标题,往往能起到提纲挈领、抓眼提神的功效,使新闻明眸善睐、顾盼生姿,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巧说"俏"话,生动传神。在标题中适度适量地嵌入俏皮话,往往能带来诙谐、幽默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报纸新闻标题制作中,经济新闻标题的制作是一个令编辑感到头痛的问题。这类标题之所以不能吸引人,是因为它们要么在标题中列举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要么以一些大而无当的抽象字眼来概括活生生的经济事实。这样的标题对于读者来说,不仅不能达到吸引读者阅读的积极效果,反而会使读者产生“疲倦反应”,对读者进一步阅读新闻起着一种“挡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以意生,无题则不立。故从古到今皆有命题作文、出题考试之举。可见,题目对文章之重要。有人称,报纸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和“神韵”。这话是颇有见地的。我的体会是:标题是消息、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最精确、最抽象、最集中的凝炼和展示。标题对思想性、视觉性特强的特殊产品——报纸尤为重要。它可以强化、伸展新闻报道的内涵和外延,它可以营造倾向性浓烈的新闻气氛和效果。新闻标题在报纸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显而易见的。现今社会报业兴旺,晚报林立,竞争激烈。面对这样的形势,搞好晚报新闻标题,更好地发挥其“眼”“神”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这里就自己多年编辑西安晚报的实践和体会,仅就晚报标题的思路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对晚报改革的一个探讨,笔者的《把一次出报变成连续出报——对21世纪中国晚报发展之路的思考》在2001年第12期《新闻战线》上刊发后,引发了一场争论。笔者欢迎对晚报连续出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更多的人关注连续出报问题。晚报早出引发的变革提出晚报要把一次出报变成连续出报,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从当前的晚报早出的现象中,引出的一个新的办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