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帝国主义对华的教育侵略与教会学校的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在对近代中国进行疯狂的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华的文化教育侵略。教会学校正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教会学校旨在从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使整个中国彻底地基督化。然而教会学校在另一方面也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初到中国,伴随着他们各自国家的军队给中国带来了战乱和文化上的冲击,外来宗教大规模正式地在华开始传播,传教士在传教布道的过程中开设了学校、医院、工厂等机构设施,一方面维持他们的日常所需,一方面从另一个途径来传播宗教.中国近代的教会学校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教会学校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其影响都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3.
略谈教会学校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教会学校登陆中国,并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全盛时期。教会学校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一方面为帝国主义侵华充当了化工具,另一方面在宗教的旗帜下,也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教育,更影响着旧中国遗留下来教会学校,并最终导致了教学学校在中国的消亡,教会学校是“帝国主义化侵略工具”,但它在进行化侵略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化和教育,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并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5.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对西方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在此之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及沿江内陆地区都出现了外国人的身影,传教士作为来华外国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也有着巨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一、教会学校的创办及特点西方传教士来华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传播宗教教义。在鸦片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已经开始传播自己的教义,这种传播起初是从中国的周边开始的,作为传教的一个手段——建立教会学校,也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兴起。这些教会学校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近代的一些教育理念,成为晚清我国教育近代化的有  相似文献   

6.
重庆作为近代中国长江上游重要的通商口岸、西南地区经贸中心,较早地吸引了传教士来此布道,逐渐成为基督教会在华西地区的传教中心。传教士在重庆创办了数量不菲的教会学校——幼稚园、教会小学、教会中学乃至各类专门学校,形成了重庆近代教育史上特殊的教育类型。近代重庆教会学校在传播宗教神学、扩张文化宗教势力的同时,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学校教学课程、组织管理及教学方法的现代转型都客观上发挥了作用,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重庆近代新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会学校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一系列的教会学校,将西方的教育引进中国.教会学校虽然在主观上是为了传播宗教思想,发展教徒,但客观上宣传了西方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山东教会学校教育九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62年至1952年,教会学校教育在山东存在了整整九十年的时间,作为一种跨国籍的教育行为,教会学校具有双重性质:其一,它是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的,是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产物,是对中国主权尤其是教育主权的侵犯,从这一意义上说,它兴起于中国主权被肆意践踏之时,而终结于中华民族站关起来这日,是历史的必然;其二,教会学校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的,它向刚刚“被动”地步入近代社会的中国展示着西方近代教育形态并传授西方近代文化和科学,从这一意义上说,教会学校又担当着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山东教会学校教育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作了较为详尽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等国家的传教士在安徽建立的教会学校,在传播宗教思想、进行思想文化侵略的同时,对安徽传统封建教育的制度、思想、内容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促进和加快了安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0.
晚清教会学校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来华的传教士创办了一批教会学校,它们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着推动作用.这些教会学校以其独具的特点,在中国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教会学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招生对象、教学工作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詹艳 《文教资料》2006,(26):83-84
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传教士的到来,一些西方优秀文化不可避免被夹带进来,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变化传教士的活动对于中国近代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过程中,传教士充当了不自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世纪后,教会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大批的教会中学和大学建立起来,学生人数也大量增加,教会办大学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20年代中国发生收回教育权运动,迫使教会学校向中国政府注册立案。抗日战争中,教会学校的规模有所减少.到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教会学校被取消,结束了其在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教会学校虽然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一部分,但它客观上起到了为中国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在华教会学校从西方教育观出发,将新式体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美国教会学校在开展体育的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成效,又由于国情不同遭遇了一些特殊阻碍。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在华教会学校从西方教育观出发,将新式体育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美国教会学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成效,又由于国情不同遭遇了一些特殊阻碍.据此出发,拟对当时美国在华教会学校中新式体育教育的发展情况作简单介绍和相关评述.  相似文献   

15.
近代教会学校的教育投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教育投资理论,考察了近代教会学校的办学及其进行教育投资的来源;差会拨款,私人资助,学校“创收”,学生缴费等;近代教会学校投资的教育分配及运用,体现在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学校内部之间、一定程度上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反映着强烈的利益和需要。有投入,必然有产出,近代教会学校在中国培养了不少各层各类专门人才,对中国的近代社会产生了某些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不少弊病。  相似文献   

16.
教会学校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代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一大批教会学校,它们经过产生、发展进而走出成熟。教会兴学的目的是为了传教布道,或称之为“以学辅教”,但教会学校的出现打破了国人陈旧僵腐的教育观念,对以科举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发出了猛烈的挑战,展示了新式教育的美好前景,并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世纪后,教会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大批的教会中学和大学建立起来,学生人数也大量增加,教会办大学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20年代中国发生收回教育权运动,迫使教会学校向中国政府注册立案。抗日战争中,教会学校的规模有所减少。到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教会学校被取消,结束了其在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教会学校虽然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一部分,但它客观上起到了为中国传播先进的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方列强对华进行文化侵略,开办教会学校,却不自觉地带来了新鲜的教育模式;"宗教+科学"的宣传,影响了清末思想界;从中也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知识分子,从而成了促进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队伍形成的"不自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教会学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本质特征的具体表现,它的殖民化性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只有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真正彻底地收回了教育主权。  相似文献   

20.
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0年以后,西方传教士开始大规模到中国从事宣教活动。随着传教的深入开展,一些教会学校应运而生。传教士在华开办教育初期,教会学校主要集中在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香港和澳门,通常为附设在教堂里的洋学堂,规模很小,程度均为小学。这些学校不仅免收学费,并且还提供一切膳宿生活甚至路费,学生主要为贫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宗教教育。课程主要为《圣经》,重点在创世论、赎罪论和耶稣生平等教义上。此外,学生还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如祷告、礼拜等。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经书。一般包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