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静珠 《教育导刊》2006,(12):49-49
老人被弃养的事件,不断被电视、报章杂志披露。如一个老妇人孤独病逝家中三个月后,旅美的女儿才用电话联络,方知母亲已病故。还有更残忍的事例报导,如儿子弑杀亲生父母等,无不让人战栗。台湾省现行刑法规定:“弑杀父母尊亲者,罪加一等。”我国唐代的法律承袭着隋、齐的制度,将“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列为“十恶”。犯这些罪行者,不但加重处罚,遇有大赦、特赦机会,也得不到赦免。“不孝”便是十恶之一,杀害父母尊亲是大不孝,所以自古以来,对犯不孝罪者,都判重罪以…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勤劳的民族,“勤”是一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历代思想家对“勤”这一范畴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孔子主张“学而不厌,海人不倦”,反对“他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做人态度;孟子将那种四肢懒惰,不管父母生活的人视为不孝之辈;墨子则从力命关系的角度来鼓吹火力,否定天命,认为:对王公大臣而言“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故不敢怠”;对于农夫而言“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反对那种“吾命固将穷”的宿命论观点。历代家训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勤”训.如:周公在《诚伯食》中有:“…  相似文献   

3.
黄冠 《老年教育》2009,(12):26-26
据悉,日前某地多个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称将对14种“非正常上访”行为予以严惩。笔者以为,此举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4.
贞节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种婚姻道德和法律规范,并非仅对女性要求,它对男性也有限制,如在法律上和实际生活中对男女私通行为的惩罚所采取的“男女兼惩”、“男女同罪”原则,以及就男性对女性的性冒犯行为予以严惩的做法,都是上述观点的体现。这种做法与维护婚姻家庭和社会安定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林鸿杰 《师道》2006,(10):41-41
据报载,一位正在上中学的儿子要去网吧玩游戏.因为父亲追上去责骂他,儿子便当街连连出拳殴打父亲。还边打边叫:“你骂一句,我打一拳。”这种对父母不孝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少见。例如:有的孩子在家里颐指气使.横行霸道;有的仅仅因为父母批评几句就离家出走:有的因不满父母阻止自己早恋就置父母于死地……这些触目惊心而且频频发生的事例让许多曾经为子女付出过千辛万苦的父母感到震惊、尴尬和寒心.也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会引发隔代抚养家庭对立违抗障碍儿童的家庭教养行为及造成的对立违抗症状表现.方法:应用访谈法对29名符合对立违抗障碍标准的独生儿童、儿童家长和儿童教师进行访谈.结果:从祖父母对儿童的教养行为、父母对儿童的教养行为、祖父母与父母间的教养行为、父母之间的教养行为这样一个家庭互动方式的角度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祖辈的溺爱,父辈的低父母参与度、过度严苛、简单、粗暴的教养策略,不良的亲子沟通,自身教养行为的不一致,不同养育者(祖辈与父辈、父母)间不一致是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引发儿童对立违抗障碍的家庭教养行为.结论:在对立违抗儿童的干预中,应加大父辈在儿童教养中的参与度,减少祖父母与父母异辈之间、父母之间的不一致教养行为,还应把祖辈纳入到干预体系中,并为家庭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养技能.  相似文献   

7.
虽然农村小学生生长在农村,但绝大多数孩子也像城市孩子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几乎没踩过地边儿。其原因:是独生子女多了,被祖父母和父母娇惯起来,当起了小皇帝、小公主;二是种田实现了机械化,大大减少了劳动量,不需要孩子做帮手。这样造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大手大脚,吃不完的东西随手就扔等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8.
高萍 《湖北教育》2006,(10):27-27
我把英语课堂作为德育的阵地之一。坚持不懈地实施德育。如:在教“Teachers‘Day”时。通过结合Women’s Day.Mothers’Day、Fathers’Day,The Old Men’s Day等节日系列活动,布置学生用英语向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祝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己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种子;又如在教great inventor时,我给学生讲“The story of little Gause”(小高斯的故事)以及美国微软创始人Bill Gates的学生时代,启发学生向科学家、数学家学习,学习他们爱观察、爱思考、爱提问、爱实验、爱发明,为人类谋福利的高尚思想行为。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不服从行为主要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儿童对父母的命令表现出不服从;二是儿童在教育情境中拒绝接受父母的建议;三是儿童对父母的建议和要求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四是在儿童早期,儿童拒绝做出符合父母理想的行为,同时又不抑制或停止某个不合乎父母理想的行为。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儿童的不服从行为从策略上看有这样几种:一是直接对抗,它常伴随着生气的情绪,是一种无策略的行为;二是简单拒绝,它不直接伴随消极情绪,是一种中等技能的不服从行为;三是协商,它是儿童企图通过讲条件、折衷或解释来劝父母调整他们的要求,是一种有…  相似文献   

10.
丁勤 《老年教育》2006,(8):26-27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不是比谁对老人孝顺,反而比谁对老人不孝。(2)依赖心理。子女多了,子女之间有某种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地说:“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有些子女看到父母老了,病也多了,不能帮助自己做事,反而给自己带来许多经济、生活上的负担,进而嫌弃老人。  相似文献   

11.
一溜西瓜     
第一、二自然段强化了对不孝者鞭苔的力度——小男孩孝,而成年人不孝;不孝不是条件所限,而是只顾自己“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倒数第二自然段“偷偷地溜到爷节、奶奶的家里”一语中的“偷”,揭示“不孝”思想、行为的恶劣程度。  相似文献   

12.
陈默 《家教指南》2003,(5):44-45
花钱大手大脚、喜欢攀比,已经成了城市孩子的通病。同学聚会、新年礼物,不少中小学生的零用钱不够花了,得经常向父母透支,还有孩子已经打起了压岁钱的算盘……为此,上海的父母们纷纷拿出“理财教育”绝招,和孩子签一份“零用钱合同”。然而,不少爸妈煞费苦心执行时,却往往在祖父母处遭遇“暗礁”。绝招:签订“零用钱合同”“甲方按月支付乙方零用钱60元,其中20元用于购买书籍,20元公交车费,10元自由支配,其余10元存入光大银行卡……乙方若无节制花钱造成透支,甲方有权在下一月将其零用钱减半;乙方若坚持每月存款1…  相似文献   

13.
我孩子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我的父母想将他们的房屋将来由我孩子继承,应该如何办理?浙江姚先生姚先生:我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由此可见,孙子女既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也不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即不是法定继承人。因此你父母只能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将他们的房屋遗赠给你孩子。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可分为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离开父母、家庭来到学校,心理上渴望学校是他们的第二家庭,教师是他们的第二父母。作为教师,我们常说润物细无声,对学生和蔼可亲、言语亲切、不训斥责骂……可是在学校张贴的公告和许多规章制度上,这种亲切的语言则寥寥无几,充斥其中的多是“不准……”、“不得……”、“违者处分”、“违者严惩”等等过于严肃的字眼,像法院的布告,缺乏人情味。学生置身其中,读到这些冷酷的“规则”根本不可能有亲切感,更谈不上从中接受教育而自觉遵守。也难怪一些学生情绪上抵触,行为上违反,有时甚至…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孩子”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谋求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这一批打工族长年累月地进城做工,他们的后代又不可能随之进城,只好留在家里,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或者托付给亲戚朋友照看。这部分“留守孩子”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和监督,往往在行为上出现许多偏差,养成不良习惯,甚至惹是生非,走上违法之路。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最近对农村“留守孩子”的道德品质状况作了一次调查,获得下列数据:三组数据农村“留守孩子”在少年儿童中占的比例是:某所村小四、五、六三个班级,共有学生108名,有73…  相似文献   

16.
谁都不愿做个不孝子孙,谁都怕戴上“不孝”的帽子。 然而近来的所见所闻却使笔者对“孝”字感到有些踌躇和为难了。 笔者的邻居是个“温饱型”家庭,父母亲与一独生子相依为命,其乐融融。然而,在祖国需要年轻人服兵役时,这一独子不顾父母阻拦,毅然报名参军。于是父母、亲友及  相似文献   

17.
丁勤 《老年教育》2006,(10):28-28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子女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子女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产生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有些子女看到父母老了,病也多了,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反而还给自己带来许多经济、生活上的负担,进而嫌弃老人。  相似文献   

18.
施报 《家教指南》2007,(4):48-48
有人把父母出外打工的农民工子女称为“留守孩子”,而如今,这种现象正由农村向城市“蔓延”。最近,一些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调查显示:有3%-5%的孩子,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地工作,每年和孩子团聚的时间很少,孩子大多是跟着父母一方或祖父母生活,而且这种情况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曹晓刚 《教育导刊》2004,(11X):52-55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108名16岁以下失足学生的成长历程、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过专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失足学生家长教育子女多采用两种方法:45%的家长采用所谓“严管”,即“不听话就打”的严约束不教育的方式,失足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方式对他们“收效甚微”;25%的家长采用无力的说教,对孩子的教育缺乏针对性,结果也是孩子听不进去。父母的教养观念、方式、态度和行为是儿童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恰当的教养方式能加强管教效果。否则,容易  相似文献   

20.
孝,是百德之首。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立世之本。明朝小说家凌濛初在《拍案惊奇》中说:“人生极重的是那孝字,盖因为父母自乳哺三年,直盼到儿子长大。不知费尽了多少心力。又怕他三病四痛,日夜焦劳。又指望他聪明成器,时刻注想。抚摩鞠育,无所不至。”长成人的儿女对父母不孝,真乃是“败坏彝伦,灭绝天理,狗彘之所不为也”。台湾作家柏杨说得更深刻:“儿女的不孝行为,像一把两头尖的利刃,不但伤害了父母,也伤害了儿女。”此言深刻,就在于他能从关爱下一代出发,指出了不孝儿女“也伤害了儿女”自身这个理儿。当然,如今是现代社会,但我们还是强调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