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类生存道路上的一大拦路虎,我国在发展道路上正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走出生志环境恶化的困境。目前,浙江奉化腾头村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生态伦理,值得我国广大农村学习、借鉴的科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林业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是陆地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主体。它的发展对于国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以令世界瞩目的速度飞速发展,但伴随着经济利益的同时,林业发展现状令人堪忧,可再生的林业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的问题,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才是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昕 《百科知识》2023,(30):32-33
<正>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主动或被迫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在人类从借助技术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进而获得极大的物质满足到完全操控技术肆意改造世界达到所谓的精神满足的同时,工具理性、经济理性不断冲击着人类一再降低的自然底线,最终人类迎来了自然的审判——全球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当前,关乎人类文明延续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生态理性以人类永续发展为出发点,以积极的、进步的生态价值观引领社会共识和文化导向,对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疆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及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致使人类生存条件日趋恶化。为迎接经济建设重点西移,必须加强受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机理研究,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党中央高瞻远瞩,确立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性措施.为从根本上改善我区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必须先从种苗开始抓起,只有培育、生产出优质、高产、大量的种苗,才能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同时我们还需要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尤其是在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方面,更是要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标准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应用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我国目前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探讨了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工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危机与保护建设战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玉婷 《青海科技》2006,13(1):10-15
三江源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得以同源于此。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日趋频繁,使源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不断加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一)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繁荣,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道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措施减少或杜绝道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环境,是每个道路建设者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向辉  鲁珊珊 《科技风》2022,(3):145-147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而在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环境都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这也严重影响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寻求解决方法与对策,是现阶段各个国家都必须重视的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涉及了多种学科的综合科学问题,在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之中,生态环境监测是其中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4)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土壤侵蚀严重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于人类生活环境具有严重影响,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非常的必要,而水土保持对于整体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主要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予以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仅是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更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绿色壁垒迫使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管理。本文着重分析了制约我国绿色营销发展过程中的因素,提出了克服这些因素的绿色营销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绿色GDP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人类发展经济主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随着周围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开始觉醒,并且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同时大力改善周围的环境。目前在我国兴起了植树造林工程,如:三北防护林的建立,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对植树造林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为我国的植树造林工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迫使我们追溯和反思,如何在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由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采取适宜措施,来解决问题。主要针对水利工程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与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现在的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势,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于繁衍,所以保护与发展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问题,合理的协调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保护环境中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森林资源是现在不可缺失的自然资源,由于森林资源的承载能力下降导致很多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已经成为缓解资源危机和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黄启超 《科技风》2012,(14):2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在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发展的过程中,无视违背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本文在如何构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本底上,分析中国的环境破坏现状,分析人类对环境污染与破坏.因此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4):81-85
<正>1项目背景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人类的主要集居地,对水环境的依赖更加突出。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废水排放呈快速增长趋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使城市水环境遭到破坏,城市水环境日趋恶化。城市水环境的改善和治理已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面对紧迫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我国在全力抑制生态恶化的同时,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和做法,将生态修复列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在生态环境总体上不进一步恶化的基础上,谋求部分生态恶化地区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环境问题都是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从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该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平衡生态环境,协调经济发展,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我国资源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