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主题是指作者在新闻稿件(如消息、通讯、录音报道、评论等)中所要说明和表达的主要问题。它是一篇稿件的灵魂和统帅,也是判断和衡量稿件质量的根本因素。一篇新闻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主题,一看主题的真实性,二看主题的针对性,三看主题的深刻性。我们平时常说主题一般化,主题模糊、不集中等现象,无不同挖掘和提炼主题不够有关。怎样挖掘和提炼新闻广播稿的主题,这是个要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2.
埃德加·斯诺是一个享有世界盛名的新闻工作者。他在二十三岁时来到中国,本来只打算在中国呆六个星期,结果却呆了十三年。他做新闻记者和报纸编辑直到五十年代初,大致也有二十三年。在二次大战期间,他成了报道中国、苏联和印度问题的世界有名的记者。他的  相似文献   

3.
4.
提炼主题过程中包含着这样四个方面起作用的因素:一是报道题材的因素。不同的报道题材要求记者用不同的提炼方法,对甲种题材适用的方法未必适用于乙种题材。二是记者的素质和习惯不同。不同的记者往往有自己的独特的提炼的方法,这中间并没有绝对的优劣的区别。三是不同的报纸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和教育报道中,经常遇到一个专业性和思想性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我有一些正面和反面的经验。先从五十年代初期的一次深刻的教训谈起。那次,我到东北的两个研究单位,采访两项重要的研究成果,花了两个来月,材料记了两大本,所有有关的人员都找到了,有的研究人员我反复地采访多少遍。科研现场,我一有空就去看。每一个技术细节,也都弄得一清二楚。关键的环节,问得特别细致。可是,稿子写出来后,寄回报社,却石沉大海,而当时写的几篇短文,却都刊用了。  相似文献   

6.
提炼主题的第三种方法是:绿叶衬得红花美。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对比的方法。也就是说,记者要善于在大量的材料中发现具有对比性的材料,并挖掘出这个对比的实质性的含义。主题实际上就在这里面了。让我们举个实际例子来加以说明。 50年代中期,新华社的一位记者接受了报道北京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针对当时情况,编辑部要求突出社会主义好的主题。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了大量的材料,解放以后,北京的卫生确实搞得不错,在世界上也已经有了“三无城市”(无苍蝇、蚊子、老鼠)的美称。但是怎样把社会主义好的这个主题掘出来呢?这倒使记者犯了难。因为每个具体的材料都是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闻记者,工作中一个主要活动就是采访。“采访”顾名思义“采”就是采集,“访”就是访问,而“采”的主要手段就是看,“访”的主要手段就是问。这里先说“看”。众所周知,新闻是以客观反映事物真实面貌为己任的,就是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道理就这么简单。因此记者要想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就是得好好看,练就一双“新闻眼”。关于看的方法很多,这一讲我们说说“到现场看个明白”。俗话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不到事件发生的现场看个明白,只是道听途说是写不出好新闻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相似文献   

8.
近日,看了一篇以《采访被拒怎么办?》的文章。将采访被拒的原因完全归咎于被采访者的不合作。并总结出了被采访者不合作的四个原因:怕露富怕出头;怕泄露商业机密;采访对象有难言之隐;采访对象太忙,没  相似文献   

9.
展览会是我们党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交流经验的一个重要方法。展览会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因为它集中了大量的典型事物和群众在实践中所创造的宝贵经验。通过展览会,把这些经验广泛地传播开去,集中地、具体地宣传了党在某一方面的方针政策。这样,就可以迅速地传播先进思想,有力地提高群众的认识,使个别的先进事物,很快地发展成为普遍性、群众性的事物。但是,参观展览会的人数总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比如,在北京举办的展览会,外地能来参观的人往往不是很多的;即使在北京市内,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展览会,受到直接的教育。这就需要通过报纸来扩大展览会的影响,使没有看到展览会的人,  相似文献   

10.
"付费采访"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费采访”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说是“波澜大惊”,一时“舆论哗然”。对于“付费采访是否可行”这一话题的争论已有多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对“付费采访”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时代性和不可避免性,并阐述其负面影响及规避原则。  相似文献   

11.
1986年11月12日上午,我无意之中得到一个信息:枣庄肉联厂在农民交售的生猪中查出了135头老母猪。老母猪肉不好吃,把老母猪混到生猪中交售,是见利忘义。我想到这一点后,马上决定到肉联厂采访,写篇稿子批评一下这种现象。不料,我在采访中发现,农民交售老母猪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不由打了个问号:农民为什么不愿养老母猪? 带着这个问号,我采访了几位卖猪的老农。他们坦率地告诉我,如今,养母猪是赔钱的买卖。原来,养母猪靠卖猪仔挣钱。可是,今年市场上猪仔价格暴跌,一头10公斤的猪仔,只卖  相似文献   

12.
13.
采访札记,是近十几年来在新闻界发展起来的一种报道体裁。所谓采访札记,其特点是“札记”二字,要求把新闻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择要记录下来。这么说,并非是有闻必记,也得提炼出一个报道主题去写作。它的写作虽然接近记者来信,但从组织结构到文字表达又有不同;有些类似通讯写作,不过也有区别,没有通讯写作那样的规范。近些年不少报纸上还出现采访笔记、采访杂感和采访见闻录等写作形式,从写作的基本要求来说,均可归入采访札记这类报道体裁之内。采访札记这类体裁,一般多属于问题性报道。它的写作,关键之一是选择能引人深思的新闻事实(包括新情况或新事件等)。  相似文献   

14.
张震方 《新闻与写作》2002,(8):32-33,34
小记者朋友们,当你第一次来到设在中国人民大学院内的少年新闻学院,面对一幢幢大楼,你会感到很茫然,少年新闻学院是哪一幢楼呀?在哪一层呀?你只有去问别人才能知道。新闻采访也是如此,离不开一个“问”字,你想得到大量的新闻素材,就要去问。有人说,“记者”是“问者”,  相似文献   

15.
第二种途径,穿珠红线在何处。这种提炼主题方法的要点是:把一个一个的素材当做珍珠,要研究这些珍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联系不是枝节性的,而是贯穿性的,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在的,不是人为的,而是固有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红线”——适合穿珍珠的线。珍珠是好东西,是闪闪发光的东西,但是如果它是散乱的,并不成为艺术品。只有用红线把它们穿起来,它们才是可以欣赏的艺术品了。这种提炼主题的方法着重是在现有的素材上下功夫。素材在这里是第一性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主题是第二性的东西,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中提炼出来的东西。但主题一旦提炼出来它又成了统帅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艾丰的新著《新闻写作方法论》日前正式出版。《新闻写作方法论》是作者的成名作《新闻采访方法论》的姊妹篇。该书第十一节为《怎样提炼和表现主题》,本刊将分四期刊出,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7.
从主题看素材:怎样表现主题的基础。怎样表现主题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有观点提炼的问题,有素材的选择和使用的问题,有文章的结构问题,甚至还有语言、风格等问题。这里专门研究从主题的角度来看素材的问题。从表现主题的角度,我们的记者所获得的素材,可以分为这样的几类: 第一类,骨干材料。这是最重要的材料。也就是那些对你的报道中的主题起着骨干性的支撑作用的材料。新闻作品的主题必须有足够分量的事实来支撑,没有这样的事实,主题无从谈起。例如大家熟悉的焦裕禄的报道,它那提倡干  相似文献   

18.
周志远 《今传媒》2005,(6):37-37
“民生新闻”一说往往较多用在广播电视新闻栏目中,随着报业的发展,报纸内容真正面向大众的“软新闻”的完善是新闻发展的必然,这是因为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在当下的确立,内在地要求报纸内容的设置必须以读者的阅读欲求为旨归,体现为新闻报导范围的扩大和真正的面向大众。一、民生新闻存在与之相应的采访形式“民生新闻”是一种软新闻,接近性是其本质属性之一。它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采写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如何体现一般社会新闻的民生状态,…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的受众.只要留心,不难发现猎奇编造、“合理想象”、道听途说的失实报道.报道失实,便造成很坏的影响.如某市一家报纸在头版刊登这样的消息:某地庙人一个洞穴里藏着两条大花蟒,晚上爬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一个出身捕蛇世家的青年女医生智擒这两条大花蟒,为民除了害.消息刊出后,一读者来信说这消息是假的,经查实,除了稿中的时间、地点外、人名及内容都是作者凭空虚构的.这种失实报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新闻用事实说话,不用事实说话,就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20.
新闻单位现在有这种情况,有的记者足不出户,就坐在电脑前,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很快就搞出一篇又一篇作品,速度快,信息量大,但由于没有到达新闻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有的作品缺乏现场感,有的作品的真实性令人质疑,使新闻的公信力受到影响。笔者不反对上网采访,相反赞同记者善用网络采访,但网络采访也是双刃剑。互联网时代,对新闻采访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