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文选的价值取向随着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新生时期,选文内容新鲜、侧重思想与政治教育.探索时期,坚持革命标准、政治第一.发展时期,强调文质兼美、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性、现实性.当前及未来,人文的回归,民族与现代整合.  相似文献   

2.
在文选式语文教科书中,文选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决定教育的方向与目的,对语文教育实现其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任何一套语文教科书都十分重视范文的选编。我国近、现代初中语文教科书文选价值取向的演变先后经历清末、民国两个阶段。清末时期,选文继承经学传统、注重德育。民国初期,增选反映新思想、新文化的时文,突出反帝反封建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语文学科独立之后,“文选式教科书”大行其道。不论是国语时代,还是国文时代,抑或是1949年以后的语文时代,语文教科书最主要的形式一直是文选式。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选式”这种主流教材形态从来不曾有过突破。每一个问题都是一片探索的空间。在文选式语文教科书里,究竟该如何认识“选文”的价值与意义?通过有关语文教科书选文的问卷调查,我们到底能发现哪些启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林君庄 《高教论坛》2002,(4):126-127
要解决高职教科书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问题 ,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加强高职教科书的信息建设。  相似文献   

5.
对语文教科书评价的几点建议——兼谈语文教科书的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科书评价问题的研究,最终会落实在评价项目的设置及指标体系的建立上。在设置评价项目、建立指标体系之前,应明确语文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功用。要明确语文教科书"课本"的功能,明确语文教科书"课程研制"的责任,明确语文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教学价值,明确语文教科书"供选择"的商品属性。语文教科书评价的对象应该是成型的教科书;语文教科书评价应该确认评价的主体和效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语文教科书的编制,经历了从古代的文选型到现代的单元型,再到近年来出现的专题型等几次飞跃。苏教版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在“文选”和“单元”的基础上,创新编制方式,以“专题”作为语文教科书的基本构成单位,并创造性地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呈现方式,进而推动了教师施教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控制角度谈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增强图书馆信息控制功能的角度,提出构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是建设优质高效的信息资源存取系统、进行管理体制创新,重组业务流程,建立以用户满意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以及重视员工培训,建立学习型、创新型的图书馆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选》的选文标准在选学史上是一个重要问题,各家观点不一。本文从萧统《文选序》出发,概括其为:单独成篇,着意为文,重辞采之美,及史传中的赞论序述部分"综辑辞采""错比文华"者,皆在入选之列。  相似文献   

9.
课文是语文教科书的主体。从"工具"层面看,课文是语文知识的载体,是语文能力历练和语感积累的凭借;从"人文"层面看,课文又是多样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承、道德熏陶、人格塑造、情感陶冶、审美教育的凭借。本文主要立足于这两大教学功能,具体探讨了范文的选择和加工。  相似文献   

10.
记得1985年。时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长的我。曾经把小学1到6年级的所有教科书要来一套,带到家里。放在自己的床边.前后大概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粗粗地翻一遍。当时我发现教科书的内容交叉重复的甚多,据统计,《思想品德》中40%的内容出现在《语文》里,《劳技》跟《自然》也有不少的交叉重复。当时的感受真是良多:小学为什么有那么多教科书,有那么多门类的教科书?这课程是不是要改一改,进一步把学生的课程门类减少一点。能够走一个综合化的道路?但是。这个权利不在基层。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阐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分析视角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课程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中介。①教科书是课程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静态的文本,它铭刻着社会支配文化的印痕,体现着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 不同的学科课程所蕴涵的社会控制意涵和方式各不相同。数学和自然科学课体现着当今全人类的普适性知识,这种知识所具有的科学理性及其所拥有的巨大力量,使其对人的思维方式乃至生存状态产生了强大控制力。这种控制甚或超越于社会控制之上,因为任何社会统治阶级都无法阻挡它的力量,而只能将相应的社会控制措施顺应于其上。 人文和社会学科课程从来…  相似文献   

12.
文选型教材在我国已有1500年的使用历史,这充分说明文选教材是有生命力的,问题是选文到底应发挥什么作用是不甚清晰的。因此应组织专家重新修订文选教材,使其功能更清晰,并能满足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使用中,国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进行了控制。而事实表明,教师和学生对教科书知识都有自己的理解,国家想把教科书中所运载的意识形态完完整整地传递给教师和学生是不可能的。这无疑构成了一对矛盾。对此,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第一,合理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加强语文考试内容的综合性;第三,贯彻新教科书观,真正赋予教师对教科书再次开发的权利;第四,注意潜移默化和建立平等的教学交往;第五,合理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作出的"另类"理解。  相似文献   

14.
要解决高职教科书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问题,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加强高职教科书的信息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杜威的教材观鲜明地指出教材的编写要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由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人物,探讨这些人物的选取与呈现是否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并对一些教科书中尚未走进儿童经验世界的人物作一探讨,儿童的经验世界的真正发展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与引导。  相似文献   

16.
杜威的教材观鲜明地指出教材的编写要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由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人物,探讨这些人物的选取与呈现是否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并对一些教科书中尚未走进儿童经验世界的人物作一探讨,儿童的经验世界的真正发展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与引导。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蒙学读本向近代教科书转变的过程发生在晚清。一般公认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师范生陈懋治等人编《蒙学课本》三编,还有1898年无锡三等学堂俞复、丁宝书、杜嗣程和吴稚晖等创办者编就的《蒙学课本》,是中国人自编教科书之始。新学堂和近代出版业的发展促进了教科书的诞生。文明书局20世纪初推出的一套“蒙学教科书”,汲取了西方分科思想,在学科设置上较明显地具有了近代学科意识。商务印书馆的“最新教科书”,按照学制规程来编辑课文,不论是规模的健全还是编辑的规范性,都标志着中国近代教科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8.
详细说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教科书辨析"基因突变"相关概念,并引发了对教科书使用的思考,从注重教科书的权威性、工具性和实效性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帮助教师更科学合理地使用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关于个体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的描述和解释,认为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的本质是主体与外界的交互行为及其内部认知加工过程,是主体通过活动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虽然世界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但是人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不同,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也迥然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批判了传统课堂学习中“去情境化”的做法,强调情境性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历史教科书也不断成为引起公众和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的、激烈争论的问题。如何看待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评价新编历史教科书,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基础教育中的历史学教学发展方向的问题,也是国家和社会如何对待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