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政府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育新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新《学习指导要领》,中小学教育内容及课程改革等都是其重要内容。日本《学习指导要领》重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及生存能力。日本中小学课程主要特征:课程目标兼顾总括性和具体性;课程结构合理化;课程设置灵活,富于弹性,趋于科学;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体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2017年日本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是21世纪全球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背景下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本次《学习指导要领》将培养学生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作为课程目标,构建了支撑"素质与能力"的"知识与技能""思考力、判断力与表现力"以及"向学力与人性"三要素结构,贯穿于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中,通过进一步结构化的目标设置,以及系统化的内容设置,明确体育课程培养"素质与能力"的具体方向与落实方式,对我国深入探讨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标准制定具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3.
2008年2月1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中小学教学标准的《学习指导要领》的修正案。新的《学习指导要领》继续贯彻学生“生存能力培养”,加强学生知识获取和活用能力、提高学生求知欲望;在遵循新的教育基本法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公共精神”、尊重日本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放弃了有争议的道德教育的教科书化内容。  相似文献   

4.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8年6月,日本的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的精神,文部省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本文围绕日本课程审议会的咨询报告和文部省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义务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日本教育注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而新的形势则要求它培养个性丰富、开拓创新的年轻一代。以2002年4月开始实施的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为标志的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强调了充实和发展个性的教育原则。这一原则从二十多年前被提出开始,通过学习指导要领而逐步体现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此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新开设了“综合学习”课,这是一门由学校创意设计的综合性学习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同时日本还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行学校五天制,其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体验,并使他们有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本战后走教育立国的路线,经过三次教育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这些改革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制定和修改<学习指导要领>(教学大纲)来实现的.在新修改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在面向21世纪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针指导下,日本在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增设"综合@学习"时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生存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日本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学习指导要领>的最新修正案,恢复了曾被削减的内容,增加了课时,减少了"综合理解教育"时间,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重视扎实的学习能力培养.本次修订被看做是对日本十多年来倡导"宽松教育"的逆转,这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多方面的借鉴意义:要正视并有力回应公众尤其是家长对于教育的关注和期望;要尽早确立我国中小学生通用(稳定)且合理的评价体系;秉承和谐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批评观.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日本根据国际形势及社会发展要求,并依据《教育基本法》修订《学习指导要领》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文章主要以日本2008年新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对象,对其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期望对我国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日本第七次中学课程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二战"以后进行了七次中学课程改革,几乎每隔十年就要进行一次课改。最近的一次是以2008年颁布的《中学学习指导要领》为标志,这个《要领》是在新修订的《教育基本法》指导下,对中学课程内容进行了重大修订,增加了外语、理科、数学等基础学科的课时量,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有所增加,以提高基础学力。日本紧贴时代的需要、重视母语教学、强化道德教育、注重外国语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等,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崔昌淑 《教育》2012,(7):63
根据新修定的"学习指导要领",日本中小学从2000年开始开设"综合学习时间",并纳入正式的教育课程。新"要领"指出,"综合学习时间"是由各学校实施的内容超过教科书范围的横向的、综合的学习活动。这是日本社会为了培养年青一代面对国际化、信息化社会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所采取的具体的教育改革措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要领"中指出,设置"综合学习时间"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把各科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  相似文献   

11.
日本1998年12月14日公布了小学、初中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并于2002年开始实施。初中阶段信息教育的内容置于“技术·家庭”科的技术部分中,设为“信息与计算机”,占“技术”课时的一半。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日本信息教育课程的评价理念与具体评价标准。 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的新理念 2000年12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在《关于学生学习和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的评价方式的咨询报告》中论述了新学习指导要领中的课程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文部省1998年12月改订、2000年开始实施的最新《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对小学道德教育的方针、目标、内容和指导计划进行了阐述。这次是日本第四次改订《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其改订方针坚持四条:1、培养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能够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人的自觉性;2.培养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能力;3.在宽松的环境中开展教育活动时,要确保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义务教育开设课程分析 纵观日本的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内容,日本义务教育课程呈现出课程目标兼顾总括性与具体性、课程结构合理、课程设置科学,重视道德教育、重视课程的体验性及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日本文部省的教育改革战略重点.面向21世纪的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表现为"生存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日本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小学教育内容和课程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日本政府为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新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中小学教育内容及课程改革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日本政府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及生存能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会学习为目标的中小学教育及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1.日本中小学的“综合学习时间”根据新修定的“学习指导要领”,日本中小学从2000年开始开设“综合学习时间”,并计划在2002年将其纳入正式的教育课程。新“要领”指出,“综合学习时间”是由各学校实施的内容超过教科书范围的横向的、综合的学习活动。设置“综合学习时间”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把从各科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课题来自以下3个方面:①国际理解教育、信息教育、环境教育、福利与健康教育等综合性课题。②儿童感兴趣和关心的课题。③具有地区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  相似文献   

16.
2008年2月1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和最新修订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简称《要领》),旨在提高日本学生的学业学力水平,扭转日本学生在国际教育测评排名中的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一、日本中小学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内容2005年10月26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题为《创造新时代的义务教育》的咨询报告。这是在总结和反思2002年实施新课程计划与《学习指导要领》经验基础上的一份全面阐述今后日本义务教育改革理念与改革策略的文件。咨询报告分为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归纳了日本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的要点及其实施的基本课题。日本新课程改革传承了培育"生存能力"的教育理念,力图通过中小学课时的增加、小学英语科的引进、各学科被削减的教学内容的恢复,倡导"习得"、"活用"、"探究"的学习活动,以及突出"国语能力"的跨学科培养,旨在形成每一个儿童的"扎实学力"。这是日本近30年来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9.
崔昌淑 《教育》2012,(3):63-63
根据新修定的“学习指导要领”,日本中小学从2000i年开始开设“综合学习时间”,并纳入正式的教育课程。新“要领”指出,“综合学习时间”是由各学校实施的内容超过教科书范围的横向的、综合的学习活动。这是日本社会为了培养年青一代面对国际化、信息化社会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所采取的具体的教育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日本 1999年公布的高中理科学习指导要领 ,介绍了高中理科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设置及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改革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