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外出听课或看录像课时,经常看到老师用这样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你真不愧为时班级的小博士!”“你的研究很有价值,可以获得‘牛津奖’了!”……像“小博士、牛津奖”这些带有浓厚荣誉色彩的“高帽子”,我认为还是慎用为好!首先,此类评价会给人一种虚无飘渺、不实在的感觉。其次,它会诱导学生努力去揣摩老师的意思,为了让老师满意而去“表现”自己,从而忽视事物的真相。  相似文献   

2.
尔又错啦!     
马虎是个爱动的学生,他爱的是体育运动,却不爱动脑筋.做作业后从不仔细检查,立即交给数学课代表.等教师批改后,发现错了,才后悔孙老师曾说过他几次,他就是不改!这不,他又把作业第一个交来啦!孙老师说:“马虎,你又错啦!”请看马虎的作业.  相似文献   

3.
写写我自己     
17岁的我是一个普通的男孩儿,长得也不够帅,但不胖也不瘦的我却是一个外向的人。我的名字叫做李繁儒。想了解我的请跟我往下看吧!一、老师眼中的我瞧,老师正在开导我呢!“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老师用严肃的口吻说。“有那个‘脑袋瓜’不用,你父母供你上学容易么?”我的眼泪当时就流下来了。老师说:你回去吧,好好想想,为你父母争口气。”我用沙哑的声音回答道:“老师,您放心吧!我会努力的。”从这以后我就拼命学习。每当我不愿意学习时,想想老师说过的话,就会变得动力十足!我在老师眼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下面听听老师对我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博友推荐给我一本王晓春老师写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不爱整洁的牛牛很让方老师头疼,午餐后的他,胸前总是有一幅“现代派抽象画”。面对这样一个谈过几次话都没有明显进步的学生,方老师并没有放弃努力,而是在某个午后亲切地对他说:“牛牛,来,让老师抱抱!看看你有没有长胖呀?”孩子很开心,  相似文献   

5.
在规则的制订、事实与关注“人”的发展之间,是不难取舍的。上海建平中学前校长冯恩洪曾语重心长地对教师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家的孩子(学生)是神!那种敬若神明的爱生境界对于老师固然有些苛求,但是,以学生为学校一切工作安排之圆点的思想,应该毋庸置疑。因此,学校规则的制订、执行和修正,必须关注和关爱学生的发展。文中的那位班主任经验丰富,以“大原则、小灵活、没影响”的现实态度,巧妙地在学校规则的刚度  相似文献   

6.
徐吉志 《中国德育》2007,2(4):65-66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面深入,许多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为了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纷纷收集、整理出了数条教师“应语”(应该说的话)或“忌语”(不应该说的话),如:“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你原谅!”“我看你挺有潜力,只要努力一定能学会!”……“碰上你这种学生算我倒霉!”  相似文献   

7.
“老师,我有糖!”平时不爱说话,也从不主动向老师打招呼的波波一踏入教室就大声朝我嚷嚷。“哇!这么漂亮的糖!一定很好吃。”我拿过波波手中的糖。波波很大方地说:“老师,您想吃吗?等会儿我分给您一些。”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情绪,我马上说:“好啊!好啊!老师一定尝尝你的水晶  相似文献   

8.
师爱的困境     
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可如今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并不是你用心爱了孩子,孩子就一定爱你;并不是你做出了爱的举动,孩子就会对你的爱有积极的回应。在如今的中小学里,师爱似乎陷入一种尴尬境地。据上海进行的一项关于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有58%的老师说自己“很爱”或“尚爱”学生,可是却只有5.61%的学生明白地感受到这种“爱”,“不注意,不知道”的占了46.5%。这也就是说,教师付出的“爱”,只有极少部分被学生“领了情”,大多数未产生预期的效果,甚至起到…  相似文献   

9.
一天,我在给四(6)班上50米快速跑的课。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我准备加入到学生队伍中去,和他们一起进行比赛。“同学们,谁愿意和老师在一组比赛啊?”“我愿意!”“我愿意!”……学生们的喊声越来越高。可就在这时,忽听有人喊了一声:“老师,我抗议!”循声望去,原来是殷飞。“你是老师,年龄比我们大,个头比我们高,我们当然跑不过你啦,这不公平!”“对!这不公平!”“不公平!”……更多的学生跟着起哄。这时,班长施周好喊道:“老师让我们比,我们就比,老师的话怎么也不听了!”瞬间,嘈杂的课堂平静了下来,学生们不再吭声,但从表情中可以看出他…  相似文献   

10.
发现     
随着四十八个孩子一声真诚的问候“老师好”,我知道,从今天开始,我就为人之师了。   师范毕业前夕,我曾请教我的老师:“怎样才能教育好学生?怎样才能做个好老师?”老师送给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最后老师说:“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学生爱你了,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我担任了五年级的班主任。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全面负责,肩负学校领导的信任,学生和家长的期待……初出茅庐的我,对这份重任有着一份担心,但我相信自己有“爱心”,所以工作上…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批评也正是想达到这一境界。批评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老师如果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棵大树,不做努力是不行的。批评学生要讲艺术,要把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12.
教育事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能和学生心理沟通,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间接的、无形的情感境界,更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和健康心理的力量。在教师中我们提倡要扮演好“三种角色”。扮演好“朋友”这个角色。各班以“师生架心桥”为内容开展活动。每学期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为“师生情感沟通”课。教师以朋友的口吻与学生交谈,学生以朋友的心态面对教师。学生被教师的和蔼所吸引,教师被学生的童真所感染。例如各班开展的“我真想对你说”“老师我爱你”“老师,请你相信我”…  相似文献   

13.
人们总喜欢把教师称为“园丁”、“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曾扪心自问,面对着教育改革的今天,一位教师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雅称?怎样做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我想:只有以人为本,做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爱老师,老师首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因为只有对学生有了爱,让学生体会到了你的爱,你的关怀,他才会对你产生好感,进而喜欢你。所以老师的爱心,是师生感情的基础。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呢?首先,要了解学生,知道他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对他因势利导。记得在我教八年级的时候,班上新来的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扭曲和变异,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常常听到抱怨,“90后”们不尊重老师的劳动,甚至敌视老师,真难教育。那么,“90后”,我们拿什么去爱你! 一、爱你,教师要目中有人 这个“人”,既是指学生这一实体,又是指一个个富有鲜明个性的人,也应体现人性和人情。  相似文献   

15.
曾相信“严师出高徒”。正襟危坐,行不侧目,不苟言笑,一踏进教室,用犀利的目光一扫描,顿时“满座寂然,无敢哗者”,那是教师的最高境界。为了能达到如此境界,为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我曾付出巨大的努力。在学校睁大一双明亮的慧眼,注视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一旦  相似文献   

16.
哦,可怜的笨笨!成绩不好的时候是差生,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却被同学和老师认为作弊了!罗曼·罗兰曾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亲爱的老师,请不要吝啬你的表扬,真诚去夸奖你的每一位学生吧!因为你的表扬就像温暖的阳光,能使濒于枯萎的幼苗重现生机,同样也能使你的学生在阳光普照的日子里健康成长。我们坚信,笨笨的明天会更好!因为,暂时的落后并不代表失败!  相似文献   

17.
“老师,老师,我有小熊饼干!”平时不爱说话,也从不主动打招呼的天天一走进活动室就朝我嚷嚷。“哇!这么漂亮的饼干一定很好吃。”我拿过天天的饼干。天天大方地说:“老师,你想吃吗?等会儿我分给你吃。”为了不影响他的情绪,我连连点头:“好啊!老师一定尝尝你的小熊饼干,等会你也分给其他小朋友吃,大家一起分享,好吗?”“好的!”天天开心地跑到小朋友中去了。为了鼓励天天能大胆主动地和同伴交流、分享,我表扬了天天,还奖了他一个苹果娃娃。但是第二天发生的事令我哭笑不得。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小熊饼干,好多家长问我:“老师,今天有关于…  相似文献   

18.
王国莺 《班主任》2008,(6):21-22
最近读林崇德教授《教育的智慧》一书,对其中一节印象颇深。调查者问老师:“你爱你的学生吗?”百分之九十的老师回答:“爱。”调查者再问学生:“你感受到老师的爱了吗?”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回答:“感受到了。”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也有人说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使学生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良心去教育学生,他们才能把老师作为自己的朋友,无拘无柬,向你吐露真言。  相似文献   

20.
各位文友皆知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而可能没有听说过孔子的“治学三境界”。因为,这是笔者个人的观点。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外地一些老师来我校考察“大语文教育”,听我上《〈论语〉六则》。先师张孝纯先生也陪着听。课后讨论时,别的老师说的都是赞扬的意见,只有孝纯先生说:“你这是典型的照本宣科!”这样不客气的批评,让听课的老师为之一愣。“我问你,什么叫‘人不知而不愠’?”我回答了一遍。“对不对?”我说,参考书就是这样解释的。“我说你是照本宣科么!———还有,第一则三句话是什么关系?”我回答不出来。张老师以很重的语气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