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时间,是一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本文认为:毛泽东的有关论述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前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有三个标准,即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传播、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出现;并据此分析了所谓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论断,得出了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和五四运动后传入中国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中共党史     
《中学生阅读》2005,(1):52-55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前期的历史表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具有阶级局限性,他们所设计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革命需要新的阶级来领导,需要探索新的救国方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传来了马列主义,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实践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在中国现代化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一是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二是最早运用马列主义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三是支持上海的“左联”运动,积极领导化反围剿斗争;四是介绍马克思主义艺理论,提出中国无产阶级艺革命基本思想;五是苏区化建设的重要领导和开拓。瞿秋白不仅是中国革命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更是杰出的学家、理论家、翻译家。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真正传播,是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这在理论界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对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的同志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有的人尽管承认“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确,有人提过一下”,但认为无非是歪曲和谬误的堆积。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全面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需要厘清和阐明与之相关的三个重要问题:十月革命前中国人是否知道马克思主义?俄国是否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一途径?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否是十月革命外因决定的结果?如何解答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对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内在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前,中国人已对马克思主义开始进行了零星的介绍。虽然传播主体较为复杂,人们还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酝酿了较好的社会基础。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其显著的自身特点,由于各种原因,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一是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二是最早运用马列主义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三是支持上海的“左联”运动,积极领导文化反围剿斗争;四是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出中国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基本思想;五是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导者和开拓者。瞿秋白不仅是中国革命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更是杰出的文学家、理论家、翻译家。  相似文献   

8.
留日学生: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的主媒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初至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人主要通过中国留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以后至中共成立,中国留日学生仍是社会主义传入中国的主媒介,中国留日学生主要借助翻译出版,创办报刊、杂志、宣传日本马克思主义所了解的社会主义,并运用带有日式色彩的社会主义分析问题进行思想论战,中共成立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成为运动,传播到此结束。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初至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人主要通过中国留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以后至中共成立, 中国留日学生仍是社会主义传入中国的主媒介。中国留日学生主要借助翻译出版,创办报刊、杂志、宣传日本马克思主义者所了解的社会主义,并运用带有日式色彩的社会主义分析问题进行思想论战。中共成立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成为运动,传播到此结束。  相似文献   

10.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开创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后中国学术发展的必然。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就阐发劳动创造美的思想;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不仅引进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理,而且在中国介绍西方的美学思想,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对美学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开创。  相似文献   

11.
如何正确看待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的是列宁主义,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高举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旗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胜利。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丢弃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沉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12.
在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 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历史作用。它们都是在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处于大低潮时期为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形成的决定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要理论; 都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是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都使社会主义价值得以充分展现, 指导社会主义走出低谷, 蓬勃发展。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历史地位告诉我们: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勇于和善于根据新的社会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 才能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指引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3.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先进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则进一步推动了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其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前,李大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宣传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其中也有些不正确、不彻底的观点。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的社会史发展问题及社会文化问题,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李大钊在五四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和西方主流学界从不承认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相反,高度评价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活动家,又是20世纪最富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葛兰西同所谓"西马"创始人柯尔施、卢卡奇在政治立场(如对列宁主义和共产国际的态度)和理论倾向(如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态度)上泾渭分明、针锋相对。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对葛兰西的实践和理论产生决定性影响。安德森和科莱蒂把葛兰西说成"西马"出于其政治需要: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反对列宁主义。"西马"非"马"是个筐,萝卜、白菜一块儿装;"思潮"凝聚左、中、右,真、非、反"马"大合唱——"西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国内个别学者认为葛兰西是"西马",除受安德森、科莱蒂影响外,主要是研究对象的复杂、研究材料的匮乏和研究方法论的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反思改革开放前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上要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列主义,坚定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践上要积极稳妥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要强化制度建设,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妥善处理国际关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乌兰夫在内蒙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条道路斗争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民族立法和统战工作中,始终自觉而又自如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按照唯物论、辩证法办事,克服唯心论、形而上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充分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而这些也有力地证明了乌兰夫具有高深的哲学理论修养。  相似文献   

18.
和谐世界理论的内涵不仅有其字面的显义,而且有其字里行间的深层寓意,虽然对国际共运未予正面论述,而隐含的意思却与当代国际共运息息相关;国际共运尽管处在低潮,但它的存在却是客观事实,和谐世界的主张对当代的国际共运将产生重大影响;和谐世界的主张不同于“和平长入社会主义”,也不排斥暴力革命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平变革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大革命时期为中心话语,探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走向中国农村、认识乡土中国时,如何在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培育和影响了一代共产党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振奋了中国进步思想界,李大钊不仅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而且努力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来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面临的基本问题,对中国革命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卓越见解。李大钊首先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和事业,他留下的丰富的思想理论遗产,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不朽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世景仰、学习和继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