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加美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二战前的漫长岁月中,两国之间的摩擦与矛盾不断。二战的爆发成为两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由战前的彼此对抗发展为战时的相互合作。加美特殊关系由此建立。战后,加拿大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向美国靠拢,不断深化与美国的合作。并且,加拿大逐渐融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际体系,从而获得了国家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得上是“无名有实”.一提起“世界大国”,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但当提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极其带有阶级性和政治性的词汇时,人们很难把它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迄今为止仍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美国联系起来.甚至有人还会反问:“难道美国也有思想政治教育吗?”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的职业指导活动始于二十世纪初,起先是以美国的职业指导模式为蓝本的,加拿大大部分职业指导的先驱者曾在美国接受专门训练。从六十年代起,加拿大职业指导专家在美国职业指导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国家特色的职业指导体系和模式。由于加拿大的政治是联邦和省政府分权制,所以在加拿大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职业指导模式。但是,其职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亚洲地缘政治战略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缘政治是一种战略地理学,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地缘战略目标,这种目标充分表达了一国在对外关系中的国家利益。从长远来看,美国在亚洲的目标应该是防止在亚洲出现可能会导致战争的敌对关系、猜疑和不安全因素。这一整体目标又需要三个分目标的支撑。美国对中国在地缘政治上形成了两种既联系又相左的观念。"9·11"事件后,随着中美两国的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美国的对华地缘政治观也有了些积极的变化。中国要确立自己的地缘战略目标,要依靠科技进步,迅速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努力与美国等大国建立起平等、互利和制度化的地缘政治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英语作为一种区域性方言,有着它独特的特征——尤其是它的词汇,更是如此。它记录了加拿大历史上的不同事件及使用该语言人民的奋斗史,并象一面镜子,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发展以及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生活。本文追述了加拿大英语的发展过程和它对历史、文化的再现,并对其具有特色的词汇进行了探讨,引起读者注意它与英国英语、美国英语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及教育制度的差异,中小学每周的授课日也不相同。主要形式有三种:五日制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保加利亚、日本等国、六日制的国家有苏联,印度、朝鲜,中国等国。还有六日制与五日制并存的国家,西德属于这种。各  相似文献   

7.
政治媒体化是当今媒体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揭示了新闻媒体与政治治理不可分割的关联,政治越来越受媒体的控制,媒体也演变为政坛的“斗秀场”。美国学者Timothy Cook把制造新闻与政治治理的不可分割性称为“政治媒体化”。在政治逻辑下,媒体的所谓客观性、独立和自由、媒介权力的实质等,都是值得怀疑的;在媒体逻辑中,大众传媒似乎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第四种权力”。渠道畅通的政治表达是社会民主的重要标志,“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政治秩序已经形成。大众传媒可以创造出健康的舆论空间,为更合理的政治决策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的缘起与趋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元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政策,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由于它的成功,很快盛行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多民族国家,并作为一种学术文化于20世纪80年代由阮西湖先生传入中国。多元文化与我国的民族平等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文化的紧密联为一体,互联网的出现,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四要素终究会变得模糊,将来的社会,以“多元文化”取代“多民族文化”似乎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国旗与地理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旗是国家的标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上的图案、样式、颜色、比例均由国家宪法规定,不同国家的国旗它所表达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民族精神,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其间包含了众多的地理知识。一、国旗上的植物有些国家国旗上植物的图案,都是该国有代表性的植物。如枫树是加拿大的国树,枫叶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加拿大素称“枫树之邦”。在加拿大的国旗上有一枚枫叶;海地的国旗上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棕榈树;格林纳达国旗上有这个国家的特产肉豆蔻,肉豆蔻是一种香料作物;黎巴嫩的国旗上有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先后掀起了“新公共管理”活动,先是新西兰,后传至英国、美国和其他国家。那么,新公共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里,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把公共行政从一般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11.
陆客 《海外求学》2004,(21):42-43
加拿大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社会安定,福利丰厚,更因与美国相邻,而被视为通向美国的桥梁。在教育福利方面,加拿大政府对高等教育实施高津贴制度,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大学生可享受无息贷款资助。此外,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因此,近年来加拿大一下子成为留学市场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移民国家”,它吸收了近代国际移民的半数以上。目前,在其总人口中,移民及其后裔要占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因此,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社会生活中,外来移民的色彩和影响,处处可见。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对美国移民史的研究多侧重于政治、经济方面,而对外来移民与美国科技发展的关系注意不够。我们现在研究这一课题,不仅对于全面了解美国历史有重要意义,而且亦可从中得到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计模式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民族共同体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民族共同体本身的社会性发展,而所谓的“文化”和“政治”则都是在这种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和转变的。如果我们把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视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那么这种现象势必会和一个民族对某一种生计模式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有关。本文中,生计模式的转变不仅提高了中缅北界白岩傈僳族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更在其自身经济地位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对其国家认同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中,美国选择与其他大国一起出兵中国。除了保护侨民的安全外,维护大国荣誉也是美国出兵中国的一个重要考虑。而对这次出兵行动的支持,也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人的大国意识,并明确了他们在远东的大国身份。美国人以国家荣誉的名义支持出兵,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美国人对国家荣誉的理解。在何谓国家荣誉,以何种方式捍卫国家荣誉问题上,美国国内一度出现过分歧和争论:一种声音强调美国的荣誉来自于国内的民主和自由;另一种声音则强调美国的荣誉来自于追求权势,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两种不同的声音反映了美国人对于国际事务的不同态度。在19世纪,强调自由的声音始终占据上风,但是到了20世纪,随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几年前,为了综合了解工程界及其在美国的实践,并评价其适应当前和将来的挑战的能力,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工程教育及其在美国的实践”委员会完成了一项基础广泛的研究工作,其中也包括了对工程师继续教育的详细研究。作为向国  相似文献   

16.
格陵兰不属于盎格鲁美洲吗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地理课本第2册(人教社1995年版)第18章<北美>提到本区"包括加拿大和美国"以及"格陵兰岛".北美两个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的居民以英国移民后裔为主体,盎格鲁撒克逊人是英国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所以通常也将北美称为"盎格鲁(撒克逊)美洲".这种按经济政治地理划分的北美,有时被称为"北美地区",有时则与按自然地理划分的"北美洲"混同.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是典型的高收入和高福利国家,一方面幅员辽阔,季节性行业盛行,不同地区的失业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政府权力较为分散,人口主要由移民组成.与其他国家相比,加拿大的劳动市场具有明显的特征,研究加拿大的失业保障政策对于很多国家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厘清加拿大失业政策的变迁、现状及影响,从加拿大失业政策历程来看,我国的失业保障政策由被动转向主动是必然的趋势,帮助暂时失业的劳动者重新就业远比为其提供短期经济保障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亚太地区有重大利益的美国,对日本主导亚州经济的图谋也高度警觉,美国新闻界将“雁行模式”斥为更巧妙的“大东亚共荣圈”,是妄图用金钱、外交和技术达到它五十年前用军事力量未能达到的目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又是经济的反映,经济上的利益冲突导致战争.日美一旦冲突炽烈,美国还得为日本准备第二个珍珠港,因为日本是个潜在的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次综合性“变革”,不但深刻影响着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而且直接变革了国家与个人的传统关系,特别是全球化改变了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给国家与个人的传统关系带来了新的困境.探讨的目的是针对全球化带来的新困境,旨在建构一种能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国家与个人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是世界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一个汇聚了许多民族的移民之国,一部加拿大历史实际就是一部各种移民奋力开发和共同生活的历史。多元化的社会风貌,是加拿大的显著特征。加拿大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的多元化模式,反映在教育领域里,既有法国教育的血缘,又有英国教育的缩影,既有美国教育的灵魂,又有亚洲国家教育的精萃,是一个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教育形象。加拿大的教育宗旨是在培养国家需要的优良公民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学生优良的个性天资,发展个性和强调个性化教育是加拿大教育目标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