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寅恪先生说:“迁都洛阳乃北魏汉化政策中一大关键”①。本文试对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前因后果作较全面的论述,以说明迁都洛阳确是孝文帝改革中的一件带关键性的大事。一、迁都的原因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时,都城是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后于天兴元年(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到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作为都城已近百年。  相似文献   

2.
付义汉 《文教资料》2010,(28):98-100
鲜卑拓跋政权曾先后在盛乐、平城、洛阳等地建都。孝文帝时,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在迁都问题上,孝文帝与鲜卑责胄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孝文帝通过非常手段使迁都得以实现。但迁都后不久,北魏就开始走向衰落。孝文帝宁可众叛亲离,也要迁都。其原因只有探究孝文帝的所说所为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才能揭示。  相似文献   

3.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政权建立起来的国家.398年7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至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在此建都达97年之久.高闾是北魏平城时期非常出色的文学家、评论家,他从小好学,博览经书,下笔成章,文采俊伟.另外他为官六朝,忠心耿耿,是当时著名的政治人物,因此他留下的诸多著述多是奏议文.本文以《魏书》和《全后魏文》为蓝本,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研究高闾的奏议文,可以透视北魏平城时期整体的文学风貌.  相似文献   

4.
公元三八六年正月,我国鲜卑族的拓跋珪继代王位。四月,改国号“代”为“魏”,历史上称北魏,拓跋珪即北魏道武帝。 公元三九八年,魏王拓跋珪称帝,并宣布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为魏国首都,开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 自公元四九四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后因平城在洛阳之北,故一度被称为北京。如《魏书·韩显宗传》:“既定迁都,显宗上书……臣愿舆驾早还北京,以省诸州供账之费。并功专力,以营洛邑。则南州免杂徭之烦,北都息分析之叹”。此次上书之时,  相似文献   

5.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洛阳这个历史名城,自东汉以来屡遭毁坏,残破不堪,而在北魏迁都以后,又成为当时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杨衒之的《洛阳伽兰记》一书正好记载了北魏自迁都到灭亡洛阳四十年历史,它虽是以记洛阳佛教的兴盛为主,但也反映了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保存了许多《魏书》等历史中所没有的材料.该书作者杨衒之在序文中说:“武定五年(547年)  相似文献   

6.
魏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生于北魏皇兴元年(公元467年)八月,死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三月,终年三十三岁。他五岁登基,在位二十九年,是中国历史上鲜卑族的一位年青有为的皇帝。他颁行俸禄制,反对北魏官吏贪污舞弊;颁行均田制,促进北魏农业生产的发展;颁行三长制,编订北魏户籍,安定社会秩序;并把北魏国都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到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改革鲜卑族的旧式衣服;禁说鲜卑族语言,提倡汉语“正音”,以汉语作为北魏通行的语言,改革鲜  相似文献   

7.
北魏平城地区的移民与饥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前期大规模的“移民实京”对平城地区的开发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造成平城地区人口急剧膨胀 ,消费激增 ,粮食生产和供应匮乏 ,屡次引发严重饥荒。这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认为 ,对北魏前期“计口受田”的作用和平城地区农业生产的水平均不宜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8.
北魏都城平城是我国古代"发展时期"的一个重要都城。北魏平城规模巨大,宫观林立,苑囿广袤,是我国都城中民族融合的典范。从平城都城制度的滥觞,内外城规模与建设,郊外景观,经济与生活等方面,论述了平城在中外都城史上的影响与地位,提出以平城为主体的大同是中华民族团结之都,是我国著名大古都之一。  相似文献   

9.
北魏的首都平城是1500多年前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次挖掘的建筑夯土基址位子平城南部,南北长27米.东西宽16.3米.基址现存夯土最厚处为2.5米,夯土层黑白相间,为同类遗迹中所罕见.专家们认为夯土质量非常高,很可能属皇家建筑,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后被废弃.还有一种说法是此建筑不像  相似文献   

10.
5世纪后期,欧亚大陆丝路东段的商胡与僧侣、教团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北魏灭掉北凉后,丝路东段贸易中心从河西姑臧转移至平城,河西佛教僧团也一并移到平城,丝绸贸易和大兴佛事对物资的消耗是北魏迁都洛阳的重要经济因素。北魏迁都洛阳后,大批西域商胡来到洛阳从事丝绸贸易,而洛阳的北魏工商货殖之民与官僚权贵从繁荣的丝绸贸易中赚取了大量财富,他们随之将赚取的大量黄金珍宝等投入到兴造寺塔等奉佛活动中,使洛阳和中国北方佛教大盛。而西域商胡、北魏各界投入到奉佛活动的大量黄金等贵金属物资,与欧亚丝路西段拜占庭、波斯、嚈哒及粟特商胡间的战争和经济往来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十六公里的武州山南鹿,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五十三个,根据自然段落,可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东部四个窟(1至4窟),中部九个窟(5至13窟),西部四十个窟(14至53窟);雕像大小五万一千多个。它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也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拓跋鲜卑是世居在我国北方一支古老的部族,东汉末期,乘匈奴分裂和中原战乱之际,出关入塞,游牧于大漠南北,由于军事上的日益强大和受到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使这支氏族部落进入了历史的新阶段。公元386年,由拓跋珪建立了北魏王朝。398年,由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迁都平城,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其间近百年间,大同成为我国北方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云岗石窟  相似文献   

12.
大同城池赋     
正中国古都,天下大同。孔子所绘蓝图大同世界,乃华夏民族生生不息之梦想与追求。古都大同,汉代谓之平城,唐朝在此建制"大同军",辽代更平城名为大同,历史赋予一座城市独特而深远之意蕴。扼守雁门,控驭紫塞;雄视朔漠,势夺边陲。大同天然为北方锁钥,中原藩屏。北魏在此京华百年,留存一座拓跋鲜卑版金  相似文献   

13.
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进而统一北方,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影响至深。平城及其京畿所在的大同盆地是内蒙古高原与山西高原的接合地,因盆地用边有多处山口,形成天然关隘,而为古代游牧族进入中原之通道,战略地位异常重要。魏晋十六国时期,匈奴等游牧民族纷纷入塞南下,大同盆地是各民族南下中原之枢纽,鲜卑拓跋部经过力微、猗卢、什翼犍等几代首领的努力,向大同盆地进军,奠定了北魏建都平城的基础。到十六国后期北魏建立,拓跋硅利用该地区独特的战略地位,击败周边诸多政权,由此南下中原,建都平城,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伟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魏主体经济由游牧方式向农耕方式的转型,以平城为中心的代北经济中心区逐渐形成。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经济区也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日益成为新中心经济区,为迁都奠定下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北魏对河北地区的经济开发也取得一定成就。但是迁都伊始,代北和河南两个经济中心区的过渡仍然不协调,均田制在河北的贯彻情况也不理想,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仍然举步惟艰。  相似文献   

15.
<正>皇始元年(公元396年)六月,拓跋圭从陉北兵发三路进击中原。经过一年半的艰苦战斗,先后占据并、冀诸州,夺得信都、中山、邺等重镇,将后燕分割成南北两隅。到天兴六年(398年)正月,拓跋圭基本控制了今河北、山西及河南、山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同月,拓跋圭从中山下真定,经高邑达邺城。据《魏书·太祖纪》记载:“帝至邺,巡登台榭,遍览宫城,将有定都之意。”然而在数天之后,他突然改变计划,匆匆离开邺城返回陉北。这年七月,拓跋圭宣布“迁都平城”,并“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魏书·太祖纪》)。从此,平城做为北魏的都城持续了八十余年。直到孝文帝动议迁都洛阳,这一局面才告结束。拓跋圭本启基于陉北,在占据中原地区之后何以要选择邺城为都?既有定都之意,又何以要很快放弃而转都平城?其间隐藏了何种奥秘?北魏初年都址的选择,给其前期社会带来了何种影响?对于上述问题,《魏书》的记载甚少且又扑朔迷离,故历来为治史者所忽视。本文拟就个人读史所得,对此略作勾稽索隐,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正。  相似文献   

16.
说“恒代”     
学术界只知道"恒代"是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出现的,作为恒州代郡的省称,特指代都平城或其周围地区.殊不知在迁都洛阳之前已经出现"恒代",作为恒山代地的省称,泛指北魏国人拓跋族居住地区--"代地".北魏之"代地",即北魏拓跋猗卢代国代王"始封代土",与春秋战国及西汉初期的代王封地有相承关系.从区域概念上界定"恒代",就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的朔州黄河以东和恒州地区.恒代区域的东面是太行山脉,南面到恒山山脉和雁门山,西至黄河,北达阴山,可谓山河险要,易守难攻,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风社俗,不仅是拓跋魏的肇基之地,也是拓跋氏政权攻取中原的根据地,还是拓跋氏政权南下江淮的北方屏障,对北魏的政治变迁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与北魏政权同时并存的有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政权,双方起初的接触并不是来自双边政府层面的对话往来。北魏道武帝于天兴元年(398)从后燕故地一带迁徙了一批包括高句丽人在内的徙民至新都平城,也正是道武帝此举,北魏同高句丽之间才就此拉开接触的帷幕。通过考察是年这批迁至北魏的高句丽民的原因、数量、受安置情况及日后去向,可见北魏初年对流入中原的高句丽人所采取的举措,及这批高句丽人对北魏政权建立之初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洛阳伽蓝记>详尽记述了北魏迁都洛阳的四十年中佛寺的兴衰,本文通过对该书的梳理,结合北魏洛阳永宁寺、大同方山北魏思远佛寺、赵彭城东魏北齐佛寺的考古材料,试对比朝佛寺的布局特点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9.
北魏孝文帝太子元恂之死,涉及被劫持、被阴谋、被谗毁、被猜忌诸端;然而根本的原因,仍在于元恂“体貌肥大,深忌河洛暑热”,即与平城气候与河洛气候的差异直接有关。进而言之,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分裂等史事,也都联系着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20.
唐代苏承院的墓志铭,涉及唐代军职、安史之乱、仆固逆变、唐代云中城与北魏平城等内容,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尤其重要的是佐证了唐代云中城就是北魏平城,位置清晰,信息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