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 可以对物理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是构建物理知识体系的开端。所以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而言,物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 师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们的价值观等方面的 提升,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随着课堂不断改革,教师 们利用创新教学理念的目标更加明确,通过这一理念全面提升 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生在这门课程当中学习了很多与实际生活有关的知识,例如利用杠杆定理知识去用更少的力气搬动更重的物体。另外,学生还需要利用物理中的一些常识去解决其它学科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只有学习了物理中的气压的知识,才能理解生物学中人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只有学习了热胀冷缩的物理知识,才能了解为什么在寒冷的环境下受伤的人流血速度会变慢,这些都是物理在其它学科中的实际应用。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习对学生的生活影响是比较大,比如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基础的掌握,并且熟练运用于生活。学生可以利用在课堂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相关物理知识。因此教师要积极研究物理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向大自然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并将废料遗弃在地球表层,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高速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减排"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应用物理知识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减排"的方法,树立环保意识,而且通过研究这些现象,利用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知识在整个物理学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并且都是些初步知识。但就整个物理教学阶段而言,初中的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此了解教学规律是教好初中物理知识的前提。一、了解学生是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为了教好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掌握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懂得各种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才能把握学生,让学生以最大的效率来接受知识信息。初中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3~15周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外界的事物比较敏感,易于接受,好奇心强,都急于想了解…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其中有许多涉及物理知识。通过了解民谚俗语,可以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地深化知识、活化知识;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物理知识技能。现对一些常见的民谚俗语涉及的物理知识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7.
物理是初中教学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习题课则是物理教学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初中生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内容,同时还可以帮助初中生认识到对哪一部分物理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通过对现阶段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实际情况的了解,发现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笔者针对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策略,希望有助于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追本溯源,找寻物理知识的来源,探究出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的起源、产生、发展以及延伸.设立物理生活情境教学,可以让高中学生更加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潜能,并利用生活色彩和元素,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在开放自主的生活情境中,获得更多的物理知识,并通过学会物理而利用物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生活中遇到的自然现象大部分可以通过物理学知识进行解释。学生学习物理时可以结合生活情境,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把学习物理知识当成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 境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提高人们对物理的重视,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也可以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灵活利用物理实验,重视物理实验能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物理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而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物理教学中的提问淡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满桂花 《物理教师》2011,32(7):64-65
微积分知识自从2001年引入高中数学教材,并把它作为高考数学必考内容以来,高中物理教材编者、高考物理命题者、高中物理知识传授者对微积分知识采取的不是把它作为一种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采取的是回避态度.但学生们在高三物理复习阶段已经在数学上初步掌握了求导和积分的思想方法,为解决物理问题提供了方便实用的工具,在高三的复习阶段,可以尝试利用微积分知识来解决疑难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41):129-130
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的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载体。在实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不同的环节,利用不同的问题,可以借助问题,驱动学生走进物理课堂,展开物理探究,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建构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发展物理探究能力。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介绍抛出问题,激发兴趣;展现问题,引出新知;提出问题,驱动实验;呈现问题,总结知识;解决问题,加深理解这些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利用问题组织高中物理教学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学习中,通过模型的建构及运用,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本质有深度了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同时,学生在实践中也能更好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中模型构建教学方法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6.
物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教师可以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并且可以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方法和措施来解决出现的相关问题。要掌握这些知识,就要求学生去学习,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需要教师认真关注。  相似文献   

17.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可以互相关联的,尤其是理科中数学和物理的结合上,在许多的物理习题中都有所体现。通过了解代数知识和几何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运用,我们可以对数学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运用技巧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追本溯源,探究出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会物理知识的起源、产生、发展以及延伸。设立物理生活情境教学,可以让高中学生更加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潜能,并利用生活色彩和元素,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在开放自主的生活情境中,获得更多的物理知识,并通过学会物理而利用物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从三个方面讲述设立物理生活情境应该遵循的原则,从而探讨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科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学科素养。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很多学生初次接触物理知识内容,容易出现学习盲区和学习难点,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与热情。而借助问题链教学法,有助于课堂上师生的沟通交流,教师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而且借助问题提问,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认知局限,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物理学科思维,为学习发展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20.
黄凯 《考试周刊》2012,(78):149-149
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利用不同的方法开始物理探索之旅,以生活中所存在的现象窥探其与物理的联系;以实践验证去了解其原理;以猜想来提出问题,找寻猜想成立的物理条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