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集体学习中,对广大教师提出“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的要求。这一表述既是对“四有”好老师重要论述的再次强调,更是对“四有”好老师的新阐释和新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工作也在不断升级,提升自己的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和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如何守正出新,砥志研思,做一名顺应时代需要的教师呢?这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现浅谈以下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阐述了“四有”好老师标准的内容,然后论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师范生教育中“四有”好老师标准的落实策略,包括师范生自身要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行动指南、学校要将“四有”好老师标准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社会要构建师范生教育新阵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六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认为:科学世界观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的理论基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的主要内容,青少年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目标的重点,教育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教师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人的全面发展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的实质,广泛性、时代性、指导性和目的性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的显著特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拥有持续而悠长的参与式学徒观察期是教师行业的特有优势,学徒观察期积淀的先入之见影响着师范生的教育认知与信念。本研究基于对师范生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为参照基准,探讨学徒观察期经历对师范生的影响以及“四有”好老师的实践映射情况。研究表明,仁爱之心是最具共识却严重失衡的优秀教师特质;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是易受忽视且需重点修炼的优秀教师特质;师范生已有反思学徒观察体验的意识和能力。我们需要重思作为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四有”好老师内涵,凸显其在师范生培养中的实践转化,提升师范生基于学徒观察的教育反思能力,助力其成长为不断追求卓越的未来教育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临西县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县”的目标,在基础建设上加大投资力度,学校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为全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硬件基础.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不断追求,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成为必然,而师资队伍又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根基.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教师的“四有”标准.我们立足教育实际,围绕“学玉兰精神、做‘四有’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学楷模,正师德,提师能,塑造了“四有”教师的新形象,推动了全县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应同时兼顾存量优化与增量培育,即以“六要”“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推进现有教师队伍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与职业成熟度;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化与一体化培育,推进培育对象整体素质契合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四有”好教师标准具有非常深刻的为教内涵和育人意蕴。“四有”好教师以理想信念入教育人,体现了“思想育人”的为教导向;以道德情操从教育人,体现了“道德育人”的为教指向;以扎实学识执教育人,体现了“知识育人”的为教取向;以仁爱之心传教育人,体现了“仁爱育人”的为教指向。作为推动事业发展和工作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四有”好教师在教育强国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社会治理有效、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彰显了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更多"四有"好老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就教师精神成长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教师培养模式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是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有力保障,对“四有”好教师有着引领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内涵,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应如何践行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0.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教育关系到教师高质量发展。21世纪以来,“师范教育”一词被“教师教育”替代、将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这三大事件都是着眼于教师高质量发展。教师教育联结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教育“基点”与高等教育“龙头”。基于基础教育“基点”的教师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基础教育能否“搞得越扎实”、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点,从而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龙头”的教师教育就在于引领与创生:引领意义包括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教师发展的方向,以及在“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教师教育模式中起主导作用;创生意义则在于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蕴含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体系构建这三大要义。在新的形势下,师范院校要守正创新,即扬师范院校的师范之长守教师教育之正,补师范院校的学科之短创教师教育之新。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导全国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人,为全国师范院校师生、千万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行动指南。为切实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相关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发起"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北京市海淀区积极引进"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项目,并将其全面纳入海淀"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建立了项目研究专项,统筹海淀区教师教育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韩益凤 《江苏教育》2022,(78):28-31
“四有”好教师团队项目从共同体理念观照基础教育改革中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难题,以跨界团队培育大国良师,是对江苏特色教师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四有”好教师团队具有以“三范”目标统领教师发展、以团队共进探索综合育人、以教师文化丰实职业生活、以“四方”协同延展资源平台等功能特征。在建设过程中,“四有”好教师团队应突破传统教师培训思维定式,跨越组织边界和学科边界,坚持问题导向的自主发展、融合共进的整体提升、跨界学习的团队协作等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3.
强教必先强师。靖江市高度重视“强师工程”,通过提炼“红烛”精神,坚持“师德核心”与“价值引领”并重;推进“均衡”发展,坚持“共建互助”与“需求导向”并重;培育“卓越”师资,坚持“体系构建”与“高质引领”并重,不断聚焦“四有”好老师队伍的新需求,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新体系,加快区域教师发展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四有”好教师是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学校在培育“四有”好教师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四有”好教师培育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一个浸润过程。该过程表现为:在生长样式上,要由表及里,塑知行合一之品质;在组织架构上,要由上而下,建合作创新之团队;在习得过程上,要由动到静,炼生命浸润之修养;在呈现方式上,要由隐到显,秀教师之风采;在普惠对象上,要由师惠生,育爱国勇毅之栋梁。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科研能力作为一项教师必备的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应从教师专业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加强对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育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未来教育科研强手。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科研能力作为一项教师必备的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应从教师专业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加强对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育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未来教育科研强手。  相似文献   

17.
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是任何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要素。依据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形态,可以将教师的教学分为“无书无我”“有书无我”“有书有我”“无书有我”四种状态。在新时代结合“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分析教师教学状态的现状,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更有利于我国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首次提出“四有”好老师,成为学校抓师德师风建设的标准和目标。近年来,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旨在培养“四有”好老师。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科研能力作为一项教师必备的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应从教师专业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加强对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育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未来教育科研强手.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要求师范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该课程以什么形式开设,采用那种教学模式,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都是师范院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利用英特尔誖未来教育的理念和资源,建设该课程,全面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推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