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学校的"全员运动会"创造性地采用"跨年级、同班级"的编队方式分成了红队(各年级的1班)、黄队(2班)、蓝队(3班),全校720名学生参加并邀请了所有家长到场观赛。运动会共设18个比赛项目(每年级参加3个),3场学校特色社团展示穿插其中。比赛结果以第1名得5分、第2名得3分、第3名得2分的积分形式计入总分,同时隐藏部分项目积分,增加比赛悬念。这种组织方法不但使学生时刻关注  相似文献   

2.
自从教育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以来,我校先后启动一系列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项目。我校在原来一星期三节体育课的基础上每个年级又增开了一节师生活动课,这节课以开展班级竞赛活动为主,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增强全体学生和老师的体质,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更和谐地发展。所谓班级竞赛活动,是指班级的全体成员(伤病除外)都要参加比赛,其中必须要有2名班级任课老师也参与其中,以全体参与人员的成绩来判定比赛结果的一项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一、改胜负标准,树竞争信心,奠参与基础学生的身体素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差异以及比赛条件的单一等,都会让学生在竞争中信心不足,而改变比赛胜负标准可以让学生取得获胜的信心,从而为提升运动参与水平奠定基础。案例1:在1节小学三年级的单摇跳绳教学中,教师应用了比赛法进行教学。第1轮比赛时,将胜负标准定为"1分钟内跳到100次以上",最后仅有10几名学生获胜。  相似文献   

4.
<正>一、项目设置的原则1.每个年级都设置1个全员参与的项目,全员参与的班级都可以得到奖励分。2.各个年级设置的项目数,以及每个项目参加的人数应得到保证,每个项目的参赛人数不得少于班级人数的1/4。3.设置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的项目,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联合社区活动设置有特色的项目,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家庭教育对增强学生体质起关键作用。通过运动会在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树  相似文献   

5.
<正>网球比赛属于高水平个人竞技的舞台,对场地、参赛学生水平有较高要求,对于尚处学练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无法参与这种形式的比赛,更不用说组织以班级、年级乃至学校之间且全员可参与的比赛。同时,也无法在学习阶段对学生水平或等级进行客观评价。因此,校园网球的比赛立足于学生的网球技能水平,针对性地设计了不同等级的比赛项目,激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每个学习阶段都有对应的比赛组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的学校体育竞赛的计分沿袭了竞技体育比赛的模式,如"单项按成绩取前8名,按9、7、6、5、4、3、2、1计分"。往往一组二三十人的比赛,只能有8人得分,极大地挫伤了其他大多数参赛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尝试改革了比赛办法,旨在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参与比赛,都能享受体育比赛的乐趣,都能体验到为班集体争分、增光的荣誉感。  相似文献   

7.
所谓“人人有得分”的新型运动会团体总分计分法就是每一个比赛项目的参赛人(队)都可以得分。具体是单项比赛的最后一名计1分,从后向前按名次依次为2、3、4、5……分递增,以此计人班级团体总分,也可以说是末位开始得分法(如果是集体项目,那就是“项项有得分”)。例如初一男子组100米有25人参加比赛,按比赛最终成绩排名计分,第一名得25分,第二名得24分……,第25名得1分。  相似文献   

8.
征程     
辽宁省黑山县新立屯镇北关小学是一所乡镇下属的基层小学,全校学生人手一拍,人人会打乒乓球,有班级队、年级队、校队,月月有小型比赛,课余时间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参与乒乓球活动,体育面向了全体学生。1985年以来,学校先后获省市级乒乓球赛单项第一名26个、第二...  相似文献   

9.
<正> 往年组织全校性的长跑比赛,通常的做法是:分组发令跑完后,按规定取出前几名后以名次得分累加,没有名次者以参加凭证累积1分,如此算出各班集体总分。这样往往出现如下问题:一是班级人数多的一般容易得团体总分好成绩,而人数少的班级只好与团体总分好名次无缘了;二是比赛确定的名次比例小,参加长跑者见前面的优胜者已超出所取名次,后面的绝大多数人也就干脆走到终点,为班级领取一张“白牌”——参加者的凭证,可为集体加1分——算是了事。这样的群众性比赛活动显然难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成立校园足球俱乐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校园足球俱乐部是开展大型足球活动的基本保证。以班级、年级等为单位,建立带有班级、年级特色的小小足球俱乐部,有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学生一旦成为俱乐部的成员,将会自觉产生为俱乐部增光添彩的愿望。首先,为俱乐部命名最好由学生自己商定,这样,学生会将足球俱乐部当作自己的"家"。其次,命名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征,形象、贴切的部落名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06,(15):63-63
一、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吉林省桦甸市人民政府二、承办单位吉林省桦甸市体育局三、竞赛日期2006年9月2日 ̄3日四、比赛项目自然水域湖钓比赛比赛进行两天,每天一场,每场7小时(9:00 ̄16:00)五、竞赛办法(一)在同一天的比赛中,每队4名运动员分别在4个赛区比赛。由运动员抽签决定赛区和钓位号。(二)比赛采用分区竞赛倒记分数,每个赛区为一个计分区,成绩好,成绩分越少,如:每赛区成绩第1、2、3……名分别获得名次分1、2、3……分,以此类推,本次成绩以每场鱼获总重量取赛区内名次分,弃权者无积分…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基本部分: 1.学校教育在区、县达中等以上水平。 2.落实学生平均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即二课四操两活动或其它形式)。 3.基本达到“健康杯”评比所规定的各项指标。 4.每年举办一至二次传统项目的比赛(少数冷门项目除外)。二、计分部分: 1.为区、县、场、馆少体校输送队员。小学:一名5分;二~三名10分;四~五名15分;六名以上20分。中学:一名10分;二名以上20分。 2.直接为市运动学校输送队员(中、小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回顾:60米迎面接力赛,同年级各班进行男女混合比赛,每班平均分为两队,并分别站在跑道两端,每个学生只能参与一次。比赛结束,完成任务用时最少的班级获胜。在比赛过程中,有一个班级一直处于第二的位置,比赛结束时,该班起点的最后一名学生却早早地冲过了终点线,但比赛的接力棒却没有在他  相似文献   

14.
<正>一、以真实情境教学,让有效性和趣味性和谐共生案例:二年级《篮球:多种形式的抛接球》教学中,可以创设"2抛1抢"的游戏,如,2名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相互抛接球,1名学生在中间进行抢断,如果抢断成功,就与被抢学生互换角色,继续游戏。还可以将游戏升级成"2抛2抢",如,甲方的2名学生相互抛球,乙方的2名学生进行抢断,当抢断成功后,双方角色互换,乙方进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分段进行比赛保证比赛时间学校春季运动会因为比赛参与度较高,考虑到场地和人员安排的情况,为更好地保证运动会的开展,将校运动会与德育处的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采用分段式轮换进行,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有所收获。运动会时间为2天半,星期三下午全校举行隆重的开幕式,以班级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运动员入场式和以年级为单位各具特色的团体操表演拉  相似文献   

16.
<正>一、要合理安排内容,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1.以年级为单位安排:同一个年级内所含班级数较少时,可以以年级为单位安排活动内容,要保证每个年级的活动内容都不同。如,6个年级的具体安排为"一年级丢手绢、二年级原地拍球、三年级折返跑、四年级  相似文献   

17.
<正>准确考核体育教师的教学成绩,需要合理的考核标准。笔者以自己所在的区域"教学成绩"的考评为例,来谈谈如何设定相应的得分标准和等级差别,以强化体育教师工作目标,激发其工作积极性。项目一:非笔试测试与体质监测(300分)评定办法:同一个年级均安排2~3名教师任教,确保平行衡量。非笔试测试:全校所有班级统一测试,每班抽测40%的学生,项目依据课程而定,从中挑选2~3项。各年级平均分为基础分,按300×个人得分/基础分,计算出个人最终  相似文献   

18.
<正>一、"运小猪"使用器材:木棒。比赛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2队,再将每队分为2组,分别站在场地的起点和终点,每组1根木棒,3名学生为1小组,其中,1名学生充当"小猪",2名学生分别抓住木棒的两边,"小猪"双手抓住木棒,并将双脚挂在木棒上,2名学生抬起"小猪"从场地一侧运至另一侧,将木棒传递给同组的学生,依次进行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的"小猪"最多为胜(见图1)。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特点,采用自编问卷,对武汉体育学院2007-2010级共1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表现较好,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较强,对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上还有待加强;(2)专业类型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有显著影响,其中术科专业的学生班级归属感要好于学科专业学生。此外,专业和性别还存在交互影响,术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高于术科女生,而学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低于学科女生;(3)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班级归属感差异不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原因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秀挑战赛作为全明星周末的"开胃菜",今年还算是开了个好头。虽然一年级队最终以109比136输给了二年级队,创造了新秀赛历史上并列第二大的分差27分,但双方总体来说都在比赛中都卖力攻守,并没有发生像2004年新秀赛,两边完全放弃对抗和防守,然后是詹姆斯和小斯等人把比赛演变成被斯特恩称之为"胡闹"的扣篮大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