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案例背景水平二《跪跳起》教学是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本课通过巧妙设计小垫子的运用,让枯燥的技巧动作学起来更有趣,课上起来更有序,学生掌握起来更扎实。教师运用游戏、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小垫子的合理布置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技能。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内容为跪跳起技巧动作。跪跳起练习有一定趣味性,经常练习对发展腰腹肌力量和身体协调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本次"同课异构"环节"跪跳起"教材,京、浙两地的体育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教材处理方法(表1)。从表1可以发现,"跪跳起"教材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教师简单讲解示范后,就能表1京、浙两地教师针对"跪跳起"教材的不同处理够轻松地完成动作;而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哪怕教师一步一步地递进式地组织练习他们还是完成不了动作。这就给笔者带来了思考,对于这类教材,教师应该怎样教?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每  相似文献   

3.
<正> 跪跳起是女生体操教学中技巧组合套路的最后一个动作,即前滚翻直腿坐——后倒肩肘倒立(稍停)——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跪立——跪跳起。在多年的体操教学中,笔者对这一动作进行观察,发现其对女生腰部的损伤占技巧教学中70~80%的损伤比例。又因为这一动作是初中二年级至大学一年级的体育课教学大纲中必修教学内容之一。因此本文就其损伤的原因及保健做如下论述。 一、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一)与其相关联的是思想认识 1.学生的思想认识。对跪跳起这一动作重视的程度不够。脊柱运动时,躯干肌肉的协调收缩和紧张,保护着韧带和椎间小节。思想上轻视此动作的难度,肌肉过于放松,在跳起腾空瞬间发生不协调的收缩,造成腰部扭伤。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材分析跪跳起是选自浙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级)的技巧类教材内容,可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腰腹力量。本课是单元教学的第1次课,难度适中,主要掌握“摆、压、提”三个基本动作,教学重点定为起跳时脚背压垫,教学难点是跳起时收腹提膝。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正>水平二在水平一课程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对跑、跳、投、平衡、灵敏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了要求,包括:体验连续的技巧动作,提高动作学习的规范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本案例旨在通过"闯关"游戏,通过让学生做出已学的跪立体后屈、跪跳起、前滚翻、高抬腿跑、绕杆跑、连续双脚  相似文献   

6.
<正>跪跳起是水平二(三年级)技巧的学习内容之一,在水平一时,学生已经学习过爬行、滚动、滚翻等各种技巧动作,对垫上技巧并不陌生,笔者认为,此时,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有效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教学手段运用的效果对该水平阶段其他技巧内容的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根据水平二(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富于想象等特点,采用了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将跪跳起动作进行了有效分解;采用了从分解到完整的递进式教学方式,将各分解动作渗透到各环节的游戏与比赛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目标,掌握了技术动作;最后,将动作串联成整体,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胆小"其实在许多的时候并不是一种胆怯,在"胆小"的背后其实还有另一种真实。周一复习了"跪跳起"动作后,周三的体育课就进入"跳上成跪撑—跪跳下"动作的学习了。  相似文献   

8.
<正>在跪跳起教学中,很多学生易犯脚尖支撑起立的错误,分析原因如下:脚踝、膝灵活性差;腰腹及腿部力量差。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采取分解技术动作练习,应用游戏练习法,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和协调性,改善学生对跪跳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1,(6):74-75
<正>"概念性认知""形象性认知"和"身体性认知"是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其中"身体性认知"是学习者借助身体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在运动学习中最为常见。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概念知识转化为学生具体可感知的信息?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跨越思维到身体的鸿沟,形成相应的运动感知?这些问题值得一线体育教师探讨。从运动学习过程的规律看,一般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通过"形象性认知"在大脑中建立动作模型;  相似文献   

10.
<正>"黄河、长江"游戏,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快速跑能力、下肢力量和反应能力,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将"黄河、长江"游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举例,供同行们研讨。一、跪跳起"黄河、长江"变化方法:队形同经典"黄河、长江"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不太同意刘坚老师的意见,我在教学生这个教材时,学生就发明创造了很多新的连接动作,比如跪跳转90°或180°、跪跳转180°起、跪跳起接仰撑……在动作创编方面,我不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和条条框框的约  相似文献   

12.
蒋玲 《体育教学》2008,(11):36-37
一、教学设计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力、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选用了从熟悉球性练习——抛接球游戏——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学习——合作探究——传接球等诸多游戏比赛内容,按篮球技术技能掌握和发展规律层层递进,创设篮球学习和练习交流有效学习情景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篮球意识。结合教学评价,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正>一、展示课呈现出的特点1.教学设计完整,导入新颖本次展示课的大部分教学设计重视了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重难点确定较为准确,教学策略得当,教学步骤合理,教学细节处理得力,教学目标完成率较高。如,《足球:双脚交替踩踏运球练习》《韵律呼啦圈》《肩肘倒立》《跆拳道:前踢》四节课的导入环节让人眼前一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篮球:原地运球》和《跪跳起》两节课的游戏导入更是引人入胜,快速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2.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风格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情境教学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教师设计的情境是否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运动技能的掌握,都会直接影响情境的运用效果。笔者结合参加"2018年京浙中小学体育名师教学思想研讨与实践活动"中所看到的3节"跪跳起"课,谈谈对体育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的思考,以抛砖引玉,供一线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倡导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一理念为理论依据。根据水平二的目标要求,遵循体育教育教学原则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及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能力基础、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和场地器材情况,对本节课进行设计。力求体现小学中高年级小篮球教学"以赛代练,练赛结合"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正>"挺身跳"是小学三年级的技巧教学内容之一,纯粹的挺身跳教学,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很枯燥,在体育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了三个阶段的教学任务。第一阶段:向上跳起,两腿绷直在前几次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看似简单挺身跳,学生练习时,两脚总是伸不直,向上跳起后在空中两脚向后踢。而  相似文献   

17.
<正>一、把准语言激励的时机运用语言激励应把握好激励的时机,下面以《跪跳起》教学为例,阐述在体育教学中不同时机对学生的语言激励。1.当学生思考需要引导时。在课的基本部分,教师讲解与示范时,提问学生"刚刚老师的手和腿分别做了怎样的运动?"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说"你能第一个回答老师的问题,说明你认真观察老师的规范动作了。"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跳上成跪撑接跪跳下"对控制学生的身体姿势,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同伴间互相协作和配合,培养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精神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支撑跳跃教材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在保障教学安全的前提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  相似文献   

19.
彭丽富 《体育教学》2009,(12):34-35
一、教学内容 1.跪跳起;2.跪跳起与其它技术动作的组合。  相似文献   

20.
<正>"立定跳远"出现在不同水平阶段教学中时,"学习目标"应体现出怎样的不同并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解,将"会做""会用"作为学习目标时,练习内容的设计如何体现?笔者结合"案例研析"话题研讨提供的案例与笔者的教学经验,兼顾水平二和水平四的立定跳远教学进行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