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有十大要点,简单来说就是"一色、二特、三性、四反应"。一色:注意题干对溶液颜色的要求。如果题目要求是无色溶液,则不能存在有色离子。例如:无色溶液要排除Cu(2+)(蓝色)、Fe(2+)(蓝色)、Fe(2+)(浅绿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_4(3+)(棕黄色)、MnO_4-(紫色)、[Fe(SCN)]-(紫色)、[Fe(SCN)](2+)(红色)等这些有颜色离子。二特: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不  相似文献   

2.
铁元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近5年高考考试的热点之一。"Fe(2+)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一课以生活中"怪水现象"、茶叶、维生素C和含铁药片为切入点,用Fe(3+)的相互转化"一课以生活中"怪水现象"、茶叶、维生素C和含铁药片为切入点,用Fe(2+)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改进装置分析反应现象和原理,该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技能,提高学生用实验来探究物质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正>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运用: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相互结合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气体,或者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现将常见不能共存的离子及部分高考题分析如下:1.离子结合成难溶(微溶)物而不能共存的有:Ag+与Cl+与Cl-、Br-、Br-、I-、I-、SO_4-、SO_4(2-),Ba(2-),Ba(2+)与SO_4(2+)与SO_4(2-)、CO_3(2-)、CO_3(2+)、  相似文献   

4.
《文山学院学报》2016,(3):18-23
目的 :比较山蓝色素和九头狮子草色素的稳定性。方法 :用紫外分光度法扫描两种色素光谱,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并测定色素液置于光照处、阴暗处,不同的pH、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基质中的色素残存率。结果 :九头狮子草红色素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80 nm,山蓝红色素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85 nm。两种色素液对阳光稳定性差,耐热性好。Na_2S_2O_3、H_2O_2、苯甲酸钠、蔗糖、葡萄糖、淀粉、Na+、K+、K+、Ca+、Ca(2+)、Zn(2+)、Zn(2+)、Mg(2+)、Mg(2+)、Mn(2+)、Mn(2+)对山蓝色素液和九头狮子草色素液的颜色无不良影响。维生素C、Al(2+)对山蓝色素液和九头狮子草色素液的颜色无不良影响。维生素C、Al(3+)、Cu(3+)、Cu(2+)、Fe(2+)、Fe(3+)、Fe(3+)、Fe(2+)对两种色素颜色有影响。结论 :此研究为进一步开发红色素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铁类"试题是考试中的必考内容之一,下面选取几类试题进行分析,以帮助大家掌握其解题方法。一、铁离子的检验例1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A.NaOH B.KMnO_4C.KSCN D.苯酚点悟:鉴别离子时,要注意离子之间的相互干扰。掌握Fe(2+)的另外一种检验方法原理(人教版选修四第4章):3Fe(2+)的另外一种检验方法原理(人教版选修四第4章):3Fe(2+)+  相似文献   

6.
<正>1.审题是做题的前提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仔细分析题目,收集其中蕴含的信息,找出题目中隐含的关键信息并联系自己的所学知识,并能排除较多文字的题目中一些无用的信息。例1判断正误:(1)把过量Cl_2通入FeBr_2溶液:2Fe(2+)+2Br(2+)+2Br-+2Cl_2=2Fe-+2Cl_2=2Fe(3+)+Br_2+4Cl(3+)+Br_2+4Cl-(2)向KI溶液(酸性中)加少量KIO_3溶  相似文献   

7.
<正>我针对红色喷泉实验存在的问题,设计、组装了实验装置,采用硫氰化铁([Fe(SCN)_6]-)在水溶液中显血红色的特点,将其与二氧化锰(MnO_2)催化过氧化氢(H_2O_2)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结合在一起设计红色喷泉实验。在硝酸铁(Fe(NO_3)_3)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HNO_3)抑制铁离子(Fe-)在水溶液中显血红色的特点,将其与二氧化锰(MnO_2)催化过氧化氢(H_2O_2)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结合在一起设计红色喷泉实验。在硝酸铁(Fe(NO_3)_3)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HNO_3)抑制铁离子(Fe(3+))的水解使溶液基本显无色,然后加入  相似文献   

8.
<正>氢氧化铁制备中出现的灰绿色物质是什么?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一线教师。笔者对比分析了相关的文献,并进行了整理筛选发现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观点:观点1:是Fe(OH)2吸附溶液中多余的Fe2+后形成的[1]。观点2:是Fe(OH)2、Fe(OH)3和Fe3O4的混合物[2]。观点3:是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观点4:是Fe(OH)2的水合物[3]。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选择以3,3’,4,4’-联苯四羧酸、六水合硝酸锌与氯化钾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合成的一种Zn-MOF材料[Zn3K2(BPTC)3(DMF)2][Me2NH2]4(化合物1)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10种不同金属阳离子对该材料荧光强度的影响。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352nm处有最强的荧光发射峰,并且Fe3+离子和Cu2+离子都可以使该材料发生明显的荧光猝灭现象。其次,我们在样品溶液中分别加入同种浓度不同含量的Fe3+离子和Cu2+离子,随着金属离子含量的增加,样品溶液的发光强度依次下降,其中Fe3+离子的猝灭效果更明显。最后我们对该材料进行了金属阳离子的抗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金属阳离子存在的情况下,Fe3+离子可以选择性的让该材料产生荧光猝灭现象,说明这个Zn-MOF材料可以...  相似文献   

10.
以梧桐叶为碳源,利用燃烧法合成了具有蓝色荧光的碳量子点(CQDs)溶液,碳量子点中含有羧基、羟基等亲水基团,其在水溶液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碳量子点在Fe(Ⅲ)离子存在下聚集,导致荧光强度降低,进而利用铁离子对碳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果,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铁离子含量的方法。比较了常见的16种金属离子(K+、Ca2+、Mg2+、Al3+、Ba2+、Zn2+、Cr3+、Mn2+、Fe2+、Co2+、Ni2+、Cu2+、Pb2+、Ag+)对CQDs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实验可以得出Fe3+对CQDs的荧光猝灭作用最为明显;在最优条件实验下,Fe3+浓度在2.5~100μmol/L范围内与CQDs的荧光猝灭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水样...  相似文献   

11.
运用pH传感器,测定NaOH溶液分别滴定FeCl3溶液、Al2(SO4)3溶液以及两者混合溶液的pH曲线。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图像分析Fe3+、Al3+开始沉淀的pH及沉淀完全的pH,通过"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分析pH曲线变化,探讨Fe3+、Al3+分步沉淀的可行性及最佳pH范围。  相似文献   

12.
基于POE策略,将溶解氧传感器运用于Fe2+、Fe(OH)2被O2氧化的实验探究中。学生通过情境创设、提出问题、现象预测、实验探究、图像分析、建构结论,突破Fe2+还原性学习的难点,发展"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学科思想。  相似文献   

13.
离子共存问题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难点和热点,离子共存问题的判断,可以按“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的解题思路进行. 一色即溶液的颜色.如“无色透明的溶液”,则不含有色离子,如:Fe3+(棕黄色)、Fe2+(浅绿色)、Cu2+(蓝色)和MnO4-(紫红色)等离子.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8,(42):155-156
高中化学教学中,遇到有关二元弱酸酸式盐NaHB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我们通过定性分析得出稀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的二元弱酸酸式盐中NaHB溶液离子浓度大小的结论是c(Na+)>c(HB+)>c(HB-)>c(OH-)>c(OH-)>c(H-)>c(H+)>c(B+)>c(B(2-))。本文利用质子守恒以及假设c(HB(2-))。本文利用质子守恒以及假设c(HB-)≈c(NaHB),详细推导计算得出NaHCO_3溶液和NaHS溶液浓度在0.1mol·L-)≈c(NaHB),详细推导计算得出NaHCO_3溶液和NaHS溶液浓度在0.1mol·L(-1)到0.01mol·L(-1)到0.01mol·L(-1)内的关系为c(Na(-1)内的关系为c(Na+)>c(HB+)>c(HB-)>c(B-)>c(B(2-))>c(OH(2-))>c(OH-)>c(H-)>c(H+),这与我们高中教学中定性分析的结果不同。并且,笔者还探究了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的NaHSO_3溶液,在溶液浓度为0.1mol·L+),这与我们高中教学中定性分析的结果不同。并且,笔者还探究了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的NaHSO_3溶液,在溶液浓度为0.1mol·L(-1)到0.01mol·L(-1)到0.01mol·L(-1)内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Na(-1)内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SO_3+)>c(HSO_3-)>c(SO_3-)>c(SO_3(2-))>c(H(2-))>c(H+)>c(OH+)>c(OH-),也与我们高中定性分析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5.
对于同时含有Fe3+和Fe2+的混合溶液中Fe2+的检验方法,学生普遍认为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来进行检验,而不能采用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的方法进行检验。通过实验寻找证据对各种检验Fe2+的方法进行证实或者证伪,强化了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以及控制变量的思想及证据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以改性锰矿为吸附剂,以含有单一的锌溶液以及铜、镍和铜氨络离子与锌的混合溶液为吸附质,研究了Cu(2+)、Ni(2+)、Ni(2+)和铜氨络离子对改性锰矿吸附Zn(2+)和铜氨络离子对改性锰矿吸附Zn(2+)的竞争吸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当溶液中存在多种二价重金属离子时,各离子之间存在竞争吸附,Cu-Zn体系中Cu(2+)的竞争吸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当溶液中存在多种二价重金属离子时,各离子之间存在竞争吸附,Cu-Zn体系中Cu(2+)拮抗Zn(2+)拮抗Zn(2+)的吸附,即抑制对Zn(2+)的吸附,即抑制对Zn(2+)的吸附;而在Ni-Zn体系中,在低pH值下Ni(2+)的吸附;而在Ni-Zn体系中,在低pH值下Ni(2+)协同Zn(2+)协同Zn(2+)的吸附,促进对Zn(2+)的吸附,促进对Zn(2+)的吸附,在高pH值下Ni(2+)的吸附,在高pH值下Ni(2+)拮抗Zn(2+)拮抗Zn(2+)的吸附;铜氨络离子-Zn的体系中铜氨络离子对Zn(2+)的吸附;铜氨络离子-Zn的体系中铜氨络离子对Zn(2+)表现出显著的拮抗吸附.  相似文献   

17.
Fe2+与CO32-或者HCO3-反应的产物一直是高中化学争议的焦点。文献中理论计算的结论是产物为FeCO3。从实验验证的角度,通过现代检测手段TG-DSC、XRD测试最终产物,验证了结论:Fe2+与CO32-或者HCO3-反应的主要产物均为FeC03,观察到的绿色絮状沉淀是由产生的少量灰绿色Fe(OH)2的“染色效应”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以蛭石和人造沸石为吸附剂,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吸附时间、样品用量、溶液pH值、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其吸附Pb(2+)和Cd(2+)和Cd(2+)的影响及在模拟废水中对Pb(2+)的影响及在模拟废水中对Pb(2+)的吸附性能.蛭石对模拟废水中Pb(2+)的吸附性能.蛭石对模拟废水中Pb(2+)的吸附率为86.27%,对Cd(2+)的吸附率为86.27%,对Cd(2+)的吸附率为85.25%.人造沸石对Pb(2+)的吸附率为85.25%.人造沸石对Pb(2+)吸附率为99.78%,对Cd(2+)吸附率为99.78%,对Cd(2+)的吸附率为99.98%,人造沸石对Pb(2+)的吸附率为99.98%,人造沸石对Pb(2+)和Cd(2+)和Cd(2+)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比蛭石好.  相似文献   

19.
<正>一、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及离子积:c(H+)=c(OH+)=c(OH-)=1×10-)=1×10(-7 )mol·L(-7 )mol·L(-1 )K_w=c(H(-1 )K_w=c(H+)·c(OH+)·c(OH-)=1×10-)=1×10(-14)(室温下)。(2)影响水电离的因素: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含弱离子的盐、加入活泼金属单质、升温均促进水的电离。2.pH的计算:pH=-lgc(H(-14)(室温下)。(2)影响水电离的因素: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含弱离子的盐、加入活泼金属单质、升温均促进水的电离。2.pH的计算:pH=-lgc(H+):酸溶液根据c(H+):酸溶液根据c(H+)求pH,碱性溶液根据c(OH+)求pH,碱性溶液根据c(OH-)得  相似文献   

20.
离子共存问题历来是高考的绝对热点之一,属于必考内容.从历年高考中有关离子共存问题的难度上分析,这类问题都属于中等难度,但这类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区分度比较高.试题的考查角度是通过离子是否共存考查考生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掌握,涉及溶液中发生的各类反应,往往借助于题干中的限制条件综合考查.准确地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即"一色,二性,三特,四反应". 一、"一色" 即溶液的颜色,若题中条件限定溶液为无色时,则Cu2+、Fe2+、Fe3+以及MnO4-等有色离子是不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