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某教师在讲假分数化带分数时,出示下图后问学生:这里的三个圆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成几分之几?一些学生说是7/3,另一些学生说是7/9.那么,到底是  相似文献   

2.
看了贵刊2006年第4期《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支点”》一文,想与彭老师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文中说,通过观察圆形图形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来引入对假分数的认识时,如右图,学生往往提出质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最多只有4份,怎么可以用54来表示呢?8来表示。”这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没有弄清图形与分数意义的对应关系使然。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教学前奏曲是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意义的难点是比较抽象的单位“1”。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和配图等感性材料,让学生感知单位“1”,理解平均分。可此时的实例和配图都指向真分数,因而教师与学生往往会…  相似文献   

3.
宜芝玲 《陕西教育》2001,(10):30-30
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观察问题的角度不能拘泥于一个角度、一种模式,如果观察问题单一,往往会造成学生思路单一,思维僵化,不敢越雷池半步。要使学生思路开阔,必须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突破常规,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时,如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阴影部分,阴影部分表示几分之几。这是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这样的2份,用分数表示是2/3。紧接着我让学生观察下图,并求出阴影部分是多少。如图: 让学生观察,依据左图,阴影部 分为5/3,又可根据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观察两例图中的阴影部分得出,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圆,还可以表示一个集合整体,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两个圆作为整体,看作单位“1”,这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取这样的5份,用分数表示是5/6。这样,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认识问  相似文献   

4.
关于假分数的认识,教材是通过观察圆形图形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来引入的。如右图中,涂色部分有5个14,即45。然而,学生往往对此提出质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最多只有4份,怎么可以用54来表示呢?如果把两个圆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5份,应该用58来表示。”对这样的疑惑,如果教师弃之不理,而是硬塞给学()生,这样的学习,学生虽认识了假分数的形式,但不能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连接,显然不利于学生对假分数概念的意义构建。那么,教师在这里应提供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支点呢?笔者为此进行了下面的探索:师(出示右图):直线上从0到1表示1米长,…  相似文献   

5.
数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围绕真分数为什么比1小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得出以下两种理由: 理由一:从等分图中可以看出,图中阴影部分都比整体1少,所以真分数都比1小; 理由二:像1/3、3/4、5/8等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没有平均  相似文献   

6.
片断一:数形结合,形成分数的意义表象。第一关:试试你的眼力。1.师(出示下图):阴影部分用什么分数表示?(1)(2)生1:图(1)的阴影部分用分数1/3表示。师:怎么想到的?生1:我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1/3。师:图(2)的阴影部分又用什么分数表示?生2:1/3。师:不对,但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生又猜了几个分数都不正确,师让学生分一分、画一画)师:能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生3:我认为可以用3/8表示。因为我把这个圆平均分成8份,阴影部分占了其中的3份,所以用3/8表示。2.出示:师:露出的部分是整个图形的1/4,请你画出藏起来的部分。生…  相似文献   

7.
<正>[课前慎思]“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按照教材例题所呈现的思路进行教学(如下图),让学生建立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过程是很顺畅的:例1,涂色三个分数,体会分数单位的累加,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得出真分数的概念;例2,先知道4个1/3是4/3,再依托两个已经平均分成了3份的圆涂出4/3,认识4/3这个分数的“形”,然后再涂色三个分数加以巩固,最后归纳得出假分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对于“假分数的认识”的教学,教材是通过观察圆形图形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来引入的。然而,学生往往对此提出质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最多只有4份,怎么可以用45来表示呢?如果把两个圆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5份,应该用58来表示。”面对学生的疑惑,如果我们置之不理,而将新知强加于学生,那么,学生虽然认识了假分数的形式,但不能将其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接,显然不利于学生对假分数概念意义的构建。那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支点呢?笔者为此进行了以下探究。案例出示:师:直线上从0到1表示1米长。从0到第一个点表示几分之几米?…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49页的例2是一道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苍海号捕鱼船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4)。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学生默读例题,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接着:教师 A 这样组织教学,指着线段图问:“六月份捕鱼吨数相当于五月份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10.
1.认识分数、单位“1”(1)自学课(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84页最后两段,思考:①课本列举了哪三样东西?②这三样东西是怎样分的?③其中的一份用多少来表示?学生自学完毕回答第①题后,教师出示3张图片并说明我们可以把一块饼,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分别叫做单位“1”,让学生回答这些单位“1”被平均分成几份?红色部分是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多少?同时,形成板书:  相似文献   

11.
有一堂这样的“分数乘以分数”的新授课:教师先出示例题和图1: “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1/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3/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学生读题以后,教师问:“这道例题要我们求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我们用这个图形来表示1公顷,阴影部分表示1/2公顷。随即,教师把  相似文献   

12.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是以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课题的形式安排的,教学过程如下。复习:80÷2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5 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 例1:把4张相同的纸条分别平分成2份、4份、6份和 8份,并按照下图涂色。如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 请你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分数的意义”巩固练习阶段): 师:(出示右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能不能用1/3表示?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不是平均分。 ……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十分满意。 可是,为什么不是平均分,阴影部分就不能用1/3表示呢?假如阴影部分在三角形的中间部位,如图,难  相似文献   

14.
关于假分数的认识,教材是通过观察圆形图形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来引入的。如右图中涂色部分有5个14是45。然而,学生往往对此提出质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最多只有4份,怎么可以用54来表示呢?如果把两个圆平分8份,表示这样的5份,应该用58来表示。”对这样(54)的疑惑,如果我们弃之不问,而是把答案硬塞给学生,这样做,学生虽认识了假分数的表现形式,但不能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连接,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假分数概念的意义构建。那么这里应提供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支点呢?笔者为此进行了下面的探索。出示右图:01米()()()师:上面的直线上从0到1…  相似文献   

15.
上课开始了。教师出示了一块方形蛋糕,用小刀平均切成两块,问:“取出其中之一块,是这块蛋糕的多少?”学生答:1/2块。教师又出示长方形纸片,对角折成两个三角形,问:“其中之一是长方形的多少?”学生答:1/2。接着又出示长方形纸片,用粉笔划成三等分,问:“取其二份,是长方形的多少?”学生答:2/3。又拿出圆纸片,分为四等分,问:“取其中一份是圆的多少?”学生答:1/4。“分成六份取一份呢?”  相似文献   

16.
杜贝贝 《中学俄语》2011,(Z1):42-43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分数词一般可以分为真分数(правильнаядробь),假分数(неправильнаядробь)和带分数(смешаннаядробь)。俄语分数的构成和用法相对于整数而言更加复杂,因此,分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是十分重要的。有些问题看起来好象“是”,而实际上却是“非”。为了否定“是”,必须要讲清“非”。请看下面几例: (一)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12页,给真分数下的定义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问题:0/7是真分数。这里,忽视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首先应该是分数,然后才能确定是否真分数。0/7是分数吗?教材第53页给分数下的定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据此,0/7不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  相似文献   

18.
一、"平均分"是前提把一个物体分成几份,分的方法有很多种,只有平均分,每份的大小才相等,这样的1份或者几份才能用分数表示。观察下图,阴影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如果能,请把这个分数写出来。  相似文献   

19.
<正>前些日子,听了同仁一节公开课——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师完成新授并进行了一轮基础练习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师问: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老师话音未落,就有学生脱口而出:"28。"马上有学生反对,认为没有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8份,因而阴影部分不能用28表示,其他同学也一致认同。那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沉默了一会儿后,又有学生举起了手:"这里有两个分数,那部分(指a部分)表示14,这部分(指b部分)也表示14。"老师给予肯定后,又追问:"那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呢?"班上又沉默了,好一会儿,  相似文献   

20.
5分钟的辩论     
程宏杰 《辅导员》2013,(16):63-63
<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一课即将结束时,学生们认为已经认识和掌握了真分数和假分数,思想上也开始松懈了。此时,我故弄玄虚:"同学们,老师这里有道有关真分数和假分数的难题,想不想挑战一下?"此语一出,台下倦怠之情一扫而空,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争着目睹老师的"拦路虎"。问:a/b是什么分数?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经过片刻紧张的思考后,精彩的辩论开始了。生1:我认为是真分数,a=2,b=7时,a/b就是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