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岳金春 《今日教育》2007,(10S):39-39
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一轮的课改中.老师们对“生成”是倍加珍爱.课堂也常常因生成而精彩.但有些教师却被生成牵着鼻子.不仅课堂失控了.“生成”最终也沦为“无成”.真是令人叹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周冰  王桃香 《教育艺术》2009,(11):32-33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同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展现出课堂的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更需要精心的预设.预设与生成是互相矛盾而又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3.
由一堂公开课的"节外生枝"引发的探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这就是课堂的动态生成.”“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相似文献   

4.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追求生成有效性涉及“课堂成本意识”,其实质是使学生获得“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程 《广西教育》2011,(34):17-18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催生的一道亮丽的课堂风景。面对课堂中出现的种种“意外”,教师如何引导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营造出一个快乐又温馨的课堂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确实,我们的课堂上会发生太多意想不到的"事件"、太多不可预见的未知.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而动态生成教学是“一种能体现出教育智慧的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那么,对待教学中始料未及的“意料之外”.教师就要注意观察.善于倾听,随时抓住突发信息,选择有效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积极构建动态生成课堂。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学习之旅中,有时学生的表现让教师暂时无从应对,出现了无法预料的“课堂尴尬”,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品质和教学智慧,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突破课堂尴尬“四字诀”,即“诚”“删”“补”“转”。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甬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程实施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其不确定性表明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新课标下的学习,已从原来的“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因而应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0.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她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相似文献   

11.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正因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行程,所以注定是要有意外发生的,而意外的发生恰恰丰富了我们的学习资源,使我们的教学充满智慧与挑战,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生本教育提出的“教育的一切活动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一理念,不就是课堂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吗?在实践“生本”的道路上,一次科学课上发生的“意外”,就沉淀为我教育生涯中一份珍贵而幸福的记忆。  相似文献   

12.
叶澜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尽管我们在课前做了精心的预设,可是在开放的课堂中“生成偏离预设”的现象还会常常出现,这种“非预设生成”往往带来两种结果——尴尬或精彩。  相似文献   

13.
叶楠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少教师站在关注生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课堂生成,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观。但目前有的教师忽略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东西,教学处于静态化、程式化.一次次失去了培养学生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数学教学中,课堂生成来自于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乃至每一名学生,这些生成资源是教学的“富矿”,  相似文献   

15.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强调,“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关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与碰撞,现时生成出教师没有预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充满“激情的行程”是如何造就的?我在“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找到了些许灵感,以下就是我在新课程的实践当中得到的一些体会,与大家探讨几个关于课堂动态生成与数学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记得正叶澜教授曾经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的确,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会发生太多的"意外"。其实在课上出现一些"意外"是很正常的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地用粗鲁的方式对待,我们应该把"意外"化为"精彩",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18.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它告诉我们: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  相似文献   

19.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旅程。”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可是,面对课堂纷至沓来的生成,有的教师却在一味地追求生成的精彩中迷失了方向,出现了教学的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20.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是课堂中依据学生的现场思维成果或疑难问题,及时调整预设的教案而重新生成的教学流程。它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波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如何有效地把握生成。使课堂真正演绎出精彩。达到师生共同成长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