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孔子的政治思想,必须紧密联系当时社会的主要特征,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反映孔子所处春秋时代的背景,即以大都耦国政治现象为背景。孔子的政治思想正是针对大都耦国现象而展开的,并企图予以彻底解决之,继而以周礼为手段,最终达到天下归仁的治世。由此可知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不是礼。  相似文献   

2.
文章拟从“人生追求”与“社会思想”两个维面让鲁迅与孔子进行精神对话。在人生追求上,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与鲁迅的“走”的生命哲学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经世情怀。鲁迅的“中间物”意识是对孔子“中庸”“至善”思想的一种形而上的消解。在伦理学方面,孔子与鲁迅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孔子所倡导的孝悌观念正是鲁迅反封建的矛头所指。孔子的“忠恕”思想只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生活关系的道德准则,而鲁迅的“不宽恕”是对自己信仰、人格和理想的一种坚守与延续。政治理想方面,孔子的“大同”世界与鲁迅的“人国”理念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具有“顾后性”,以尧舜时代为样本,后者具有“前瞻性”,是中国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第三样时代”;孔子的“大同”理想重在物质的满足,鲁迅的“人国”重在精神的觉醒。孔子的思想是“君”本位的“治民”之术,鲁迅则是“民”本位的“启民”之道。教育思想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打破了封建贵族对教育的垄断。鲁迅对中国现代教育的普及和妇女教育方面,做出突出成就。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鲁迅的教育目的是“改造国民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孔子,我们应该给予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应该看到,孔子在他的乐教思想中特别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要用音乐来"和民声""治民心".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确实是具有"兴邦定国"的积极作用.当然,现在看来,孔子的思想是站在贵族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的,并且,孔子过分强调了音乐为政治服务,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音乐的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老子、孔子双方的思想相差甚远,实则二者的思想不完全是对立的,生活在几乎同一时代的两位圣贤思想上有相融的一面。老子只是对孔子思想中的违反自然的成分持不同态度并非全盘否定,孔子对老子的思想也有所继承和发挥。老、孔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而不是相互完全独立的两个体系,老子之自然有利于孔子之仁的发挥影响,而儒家之仁德也有利于来实现老子所向往的自然之秩序。  相似文献   

5.
邵俊峰  李丽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2):12-15,42
孔子仁学的思想理路的内在矛盾,集中表现在孝与忠的关系上。孝与忠在情感层面的兼容,构成其"家国同构"的社会理想;在践行层面的对立,又构成其"家国错位"的理论偏至,其结果是:一方面社会家庭化了,另一方面家庭社会化了。仁学具有的情感性与践行性矛盾统一的本质特性,决定其思想理路必从"家国同构"走向"家国错位"。  相似文献   

6.
明治文学中的民族主义思潮主要有两支:以明六社成员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文学和以<日本人>、<日本>同仁为中心的国粹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由启蒙民智向伸张国权发展,体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启蒙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融合;国粹主义作家从东方和日本传统中发掘思想资源,其代表冈仓天心系统论述了以日本为核心来统一亚洲文化的思想.大正文坛的民族意识日趋高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评论家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和当时流行的"支那趣味"文学.  相似文献   

7.
孔子《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但“身”也是其重要思想之一。孔子的身体观包括在三个方面:以血亲为基础的家庭村社文化,以仁爱为基础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以修身为基础的家国天下思想。孔子的身体观强调的是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对当代物欲横飞的消费时代起着警醒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东方文化史上的巨人,其在道德思想上的研究堪称东方伦理道德的根源。孔子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主体性精神,至今依然闪烁着主体性的光辉。作为春秋时期人的价值在教育思想上的映射,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主体性精神与孔子的哲学思想紧密相连。本文着重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德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上存在极大的差别,但是两国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客观、全面比较中德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异同点,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论语》为基础,对孔子的德治思想进行了重新审视与研究,孔子德治的最高理想是大同社会的大道.王道是其最低理想。“仁”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礼”是孔子德治思想的目标,“天命”则成了孔子德治建构的封闭环。“克己”与“爱人”是实现孔子德治思想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 ,名家辈出 ,成就巨大。这一运动是在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近代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英、法两国历史上的进步思想。然而中国的哲学思想 ,特别是孔子与儒家思想对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百科全书派与孔子 百科全书派是法国启蒙运动期间较有影响的一个政治派别 ,因其主要成员负责编纂《百科全书》工作而得名。成员主要有 :主编狄德罗 ,副主编达尔贝兰 ,撰稿人伏尔泰、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他们中的多数成员都是耶稣会士 ,大都认真阅读…  相似文献   

12.
日本江户时代学者赖山阳的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武家政治史和天皇政治史的认识方面。山阳去世后,他的思想经历了明治维新前后的两次重要变化。第一次变化,其思想中的尊王、民生、废藩置县等主张被重点关注,成为明治维新的助力;第二次变化,其思想中的民族主义被发展为国粹主义,强兵思想也演化为对外扩展的军国主义,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仁和礼是孔子社会思想最重要的概念和范畴。其社会思想的核心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在孔子那里,这两个概念都有不同层次的多重内涵,而在最高层次上,它们是同一的,因此不能说哪一个概念更为根本。无论是仁还是礼,孔子都主要是针对社会上层而言的;“仁者爱人”中的仁者和所爱的人,都有特定的等级意义,并非泛指所有的人。如果排除仁和礼这两个基本概念,排除周代的社会规范即周礼,关于孔子的社会思想我们不能说出任何具体的有意义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最伟大的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从三十岁左右开创儒家私学起,以"诲人不倦"的精神,教育培养了大批学生,相传弟子三千,其中成名的贤人就有七十二位.孔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论语》一书.还是孔子死后,其门人根据他平时的讲话记录整理而成.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其中蕴含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特别是教育心理思想,现分别论述如下.孔子教育心理思想的哲学观点(一)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变的社会大动荡时代,他站在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毕生以"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论语·尧曰》,以下所引该书,  相似文献   

15.
湛伶俐 《考试周刊》2010,(28):211-211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许多独创的见解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有着重大影响.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教育理念经过千年的检验证明是具备真理性的。本文主要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来论证孔子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德"对孔子启发很大,他在"德"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仁",但是孔子所提出的"仁"并不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在《论语》中,孔子还为世人树立了一个"圣人"形象。在以往的孔子思想研究中很少涉及到圣和德,而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孔子的思想核心———仁上。本文主要论述"德"对孔子思想的启示以及《论语》中仁和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取笑了不能决的孔子。孔子可笑吗?这个问题似乎不应该再作探讨。《教师参考用书》上说:“经专家研究,《列子》里写这个故事,确实有讥笑孔子的意思,这是因为《列子》是道家的著作,而孔子是儒家,学派不同,所以道家在这个故事中讥笑孔子。但我们学习本文,应从文章本身出发,来认识它的思想价值。就本文来看,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先秦诸子百家文化以及儒道释三家的文化传统。我国慈善大家熊希龄有言:"孔教言仁,又曰博施济众"。孔子的慈善思想同样是以"仁"为其思想核心。孔子的慈善思想理念主要从执政者和个人的两个角度出发,其主要内容通过"爱人"、"惠民"、"均贫富"的主张以及义利观和大同思想进行体现。孔子的慈善思想理念对于历史上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对于我国当代慈善思想的塑造以及慈善事业的发展仍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张寰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5):65-68,60
"修己安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论述孔子的"安人"思想,试图从孔子提出的具体行政措施——"安人"之文和这一措施所蕴涵的孔子的社会哲学及管理思想——"安人"之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孔子"安人"思想的施行所需的社会条件和对"上知"之人的依赖。  相似文献   

20.
孔子与晋国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周游列国14年,所到之国有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却从未入晋。有一次试图入晋,却中途而返,原因何在?本文不仅揭示了直接的浅层原因,而且通过孔子对晋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中,探析了其思想文化不同的深层原因。晋国是法家的策源地,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差异之大不言而喻,因此,孔子周游列国不入晋就不是偶然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