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锐 《小火炬》2012,(1):24-28
魏国跟吴国打了—仗。这回魏国打败了。残兵败将都已陆续返回,只有大将夏侯悸杳无踪影。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献记载中,有关战国时期魏国设县的资料很少,难以窥见其全貌。但是在战国时期魏国的兵器铭文中,涉及魏国置县的资料并不少,这为研究战国魏县提供了传世文献所不能提供的重要史料。本文利用战国时期魏文物中的兵器铭文资料,结合文献,考证战国时期魏国所置县,以补史书之缺佚。  相似文献   

3.
抱薪救     
《辅导员》2010,(17):16-16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没有办法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十分猛烈,于是多数大臣都劝魏王割地求和。  相似文献   

4.
车载斗量     
三国时代,西蜀和东吴发生了战争。东吴渐渐抵抗不了西蜀。东吴派出赵咨向魏国求救。当时吴国和魏国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吴国仍然不得不去请求魏国的帮忙。  相似文献   

5.
乐不思蜀     
蜀:指现在的四川省。不是老鼠的鼠哟,也不能解释成快乐得像老鼠一样。三国时期,刘禅在父亲刘备死后做了蜀国的皇帝。他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吃喝玩乐。没过几年,蜀国就被魏国消灭了。魏国皇帝把刘禅赶出蜀都,命令他迁到洛阳居住。刘禅在魏国仍然只知享乐。有一天,魏国大将司马昭请刘禅吃饭,特意让人表演蜀国歌舞,蜀国的旧臣看了,都难过得掉下了眼泪。刘禅不但不难过,反而  相似文献   

6.
魏国跟吴国打了一仗。这回魏国打败了。残兵败将都已陆续返回,只有大将夏侯杳无踪影。谋士蒋干对曹操说:这独眼龙会不会投降吴国了?享  相似文献   

7.
在接近公元前4世纪中期时,梁已纳入魏国版图。在梁未成为魏国都城前,它已是魏国镇守东部地区的重要都会,发挥着军事、外交等方面事务的功能。由于西邻秦国的改革和发展,国力迅速增强,迫使魏急王子三十一年(公元前340年)退出了河西之地,将都城由西部的安邑迁到东部的大梁,以全力经营东方,因品而入了魏国的衰落阶段。  相似文献   

8.
眼球飞来     
今天,魏国人有眼福了——魔法制作成果展在铜雀台开幕。各国著名魔法师都送来了作品参展,观者如云,盛况空前。魏国法师都送来了作品参  相似文献   

9.
抱薪救火     
<正>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  相似文献   

10.
吴牛喘月     
<正>1.满奋,字武秋,西晋高平(今山东巨野南)人,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满宠的孙子。魏国末年,朝政大权渐渐落到晋公司马昭手中,满奋和他的叔父满伟,同许多魏国的旧臣一样,改而投靠新主,很快得到了司马昭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伐檀》和《硕鼠》均出自《诗经》国风中的魏风,也就是魏国的民歌。魏国位于现山西省解县、芮城一带,土地贫瘠、且屡遭相邻大国的侵略和掠夺,在这种背景下,魏国的统治者既不肯克制自己的奢侈生活,又要扩充军备对付外来侵略,于是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没完没了的徭役、兵役就落到魏国劳动人民身上。《伐檀》和《硕鼠》所反映的就是魏国劳动人民因不堪忍受而对奴隶主统治阶级的痛恨之情。  相似文献   

12.
嘉靖本《三国演义》中姜维投降蜀国之后,其母亲一直在魏国,魏国大都督曾真还以此相信了姜维的诈降计而损失惨重,但事后既没有提到姜维去接其母亲,也没有提到魏国人捉拿他的母亲,而考诸史料这一段描写与历史不尽相符。这不但不符合姜维作为“孝子”的性格,也违反了魏国时自己的“逃将”的家属不拿不问的正常逻辑,毛宗岗本中增加了“诸葛亮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这一细节,使这一“疏漏”得到修改。毛宗岗修改了《三国演义》中的“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13.
打草惊蛇     
打击一个人的时候,也惊动了其他人。原意面对复杂的情况时,要反复探索敌情,发现和避免敌人设下的圈套。公元231年,诸葛亮率领蜀军出征,讨伐魏国。魏国派出司马懿任统帅应战。蜀魏两军在祁山对峙,司马懿占据着险要关口,无论诸葛亮怎么挑战,都按兵不动。就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诸葛亮得到一个消息:魏国正在和东吴谈判,准备趁诸葛亮率兵出征魏国之际,联合东吴从西面向蜀国发动进攻。诸葛亮为了确保蜀国的安全,决定立刻返回蜀国。魏国的探子得到诸葛亮准备撤离的消息后,快马加鞭地向司马懿报告。这时,司马懿还不知道魏吴两国准备联手攻打蜀国的…  相似文献   

14.
《作文大王》2010,(1):18-19
瞒天过海,比喻可尽种一种一欺骗手段暗中做成某事,使别人看不出来。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于是齐国派兵援救赵国。齐军没看直奔赵国,而是趁魏国此时内部空虚去进攻魏国,使攻赵的魏军不得不撤兵,回救本国,由此解了赵国之围。后来就用“围魏救赵”来指袭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  相似文献   

15.
尉缭,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在魏国日益衰败的情况下,他在魏国却得不到重用,因此他来到秦国。他以“离间计”献策秦王嬴政,从而破坏了六国合纵,使秦免遭亡国之危;同时“离间计”作为军事手段的补充,使秦兼并六国得以顺利进行;而且尉缭入秦后,他的军事思想贯穿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过程中,为秦始皇统一六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魏国封君考     
战国时期,魏国封君对于魏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均有重大的影响;安陵君所封之邑俨然一个小国,独立性非常强;信安君与长阴侯为世系相承的两代封君,其先后关系待考。魏国封君普遍设有食官之职,为封君提供服务,并且为后世食官所本。  相似文献   

17.
<正>吴国又要跟魏国打仗了。约好了,再过十天就开打。吴国大都督周瑜对他的魔法师于吉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得侦察一下对方的军情。"于吉问:"要派间谍到魏国去  相似文献   

18.
抱薪救火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  相似文献   

19.
抱薪救火     
【读音】bào xīn jiù huǒ【出处】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史记·魏世家》)【释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故事链接】战国时,魏国连续遭到秦国的侵略。魏国的安釐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对魏国的侵略步伐。安釐王元年,秦国进  相似文献   

20.
你欠我的云     
春天,吴国和魏国的花朵都蔫头耷脑的,因为好久没下雨了。边境线的两边,周瑜和曹操望天叹气。他们带着各自的魔法师——吴国是于吉,魏国是管辂。打仗的时候魔法师要想办法用魔法克敌制胜,不打仗的时候就得负责人工降雨什么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