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让数学教学生活化才能更好地使数学与学生拉近距离。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在于增强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以致用,学生才能更加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2.
数学作为科学文化的一部分,时时渗透、辐射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数学从一开始就和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时常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把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生活感知密切结合起来,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宋荣国 《天津教育》2020,(7):155-156
数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都源于日常生活,同时这些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大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促进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去学习数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生活中被广泛运用的学科,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应当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予以重视。通过联系生活的策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使课堂实践教学获得最佳效果。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数学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更加高效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然而,现行的教学却是"为了数学而学数学",数学与生活脱节,学生往往是在教室里完成"纸上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是"两张皮".笔者以为,我们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教学生活化,化枯燥为主动,引领学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的应用性较强,非常贴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把生活化的教学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生们不断理解和体验数学知识,对此,本文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分析了有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的教学与学习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课堂教学不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教学活动在生活背景下有效实施,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学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又充满了数学。然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又不足以精确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他们对枯燥的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部对教学有了更多的要求,对数学与生活情境之间的关系有了更详细的阐述。数学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能帮助人们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能够让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学会对数量进行计算、推论与论证。数学模型所描述的自然与社会现象,更利于学生接受,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讲授课本中的一些概念性知识,学生很难理解这些知识。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数学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 常能够接触到和使用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 一特点展开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元素引入到教学中’让数学学 习变得更加具体化,降低学习难度。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 奠基阶段,对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数学则是小学 教育中相对重要的课程。如何将小学数学与生活元素相结合 来教学极具讨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习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在小学阶段,作为教师,应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了解数学的适用价值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身影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切身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衔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加强课内外数学实践、实例教学,开发数学研究课。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逐渐重视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得到大部分人的关注和认可。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严谨性的科目,在日常生活中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实行生活化教学,这种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模式是过去教学思想和当前形势下的创新,对于提高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对其理解有很大帮助,也就是说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强调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传统的数学教学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他们觉得做数学题枯燥无味,没有学习下去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的重视也越来越高,目的是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面对这一变化,数学教学更需要注重把教材内容同生活实际相联系,把生活实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怎样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堂教学富有生活的气息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下面谈谈几点做法。一、多举实例,理解数学价值当前,数学不仅已渗透到一切科学技术部门,而且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大量形象、生动、具体、可感的事例,不失时机地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的价值。如,天气预报、旅游路线、房屋装修,购买商品、药品用量、银行储蓄、家庭理财等,人们日常生活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实施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更需要掌…  相似文献   

17.
因为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数学学习的素材必然也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特性,结合学生的认知意识以及实际情况,在原先教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尽可能地从学生身边事物、感兴趣的点入手,合理利用所有的教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创设情境,重组教材,挖掘生活教材,数学生活化等方面浅谈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特别是小学数学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将各种生活元素运用到具体的数学教学当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元素的必要性分析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概括,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所以,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学科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们在商品交易、房屋建造、量体裁衣等诸多方面都要运用到数学。数学发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实践的理论提升与浓缩,因此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实际。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相连,引导孩子从耳濡目染的生活事例入手,以日常生活作为基础,把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20.
《教师博览》2020,(21):70-71
数学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大的难题。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效果,教师要分析教学难点,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