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鑫 《青年记者》2020,(5):67-68
新华社制作的系列纪录片《我的铁路我的梦——中国承建蒙内铁路纪实》,分为《桥》《站》《路》三集,共90分钟,记录了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蒙内铁路)的建设全过程。新华社记者跟踪拍摄两年完成的纪实影像,其英文版在肯尼亚国家电视台首播,播出后前五天,纪录片观看人次突破3000万①,观看人数超肯尼亚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成为中国纪实影像对外传播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
赵泓 《新闻与写作》2005,(10):16-16
《转型中的新闻学》一书印出来后,我时不时地将它拿在手头掂量掂量.这部沉甸甸的著作记录了李希光教授自1999年离开新华社记者岗位进入清华园以来几乎全部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走过十一年,发行100期,不断传播科技、记录了科技在新闻行业的应用,见证了中国新闻行业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此向《中国传媒科技》发行100期表示诚挚的祝贺。借此次中国传媒科技研讨会机会,首先,我对新华社通讯技术的发展做一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4.
沈文 《新闻实践》2009,(12):53-54
一个成功的摄影记者被人们记住,通常是一幅触发读者心灵激荡的照片,它往往通过反映人物命运的典型瞬间而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事件对当事人的影响,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怀。当我捧读大学好友、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卫兵记录他20年新闻摄影生涯的纪实作品《回望20年——一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时,  相似文献   

5.
田学祥所著的《一个先天不足者的履痕》一书,即将由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反映作者28年来自学新闻的忠实记录。作者田学祥,没有上过大学,从一个青年工人,通过自学进入新华社,现任新华社主任记者、《瞭望》周  相似文献   

6.
细节如椽     
这是一篇特写,只有450个字。450个字,却成功地记录了香港回归这样一件大事。这篇特写出自美联社记者之手。在我看到的当时记录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所有的新闻报道中,我认为这一篇是写得最好的。新华社的《参考消息》曾两次刊载此文:1997年7月1日刊载过一次,2001年7月纪念香港回归4周年时又刊载了第二次。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为了纪念自己的20岁生日,没有举行盛大的招待会,也没有安排其它铺张的纪念活动,而是精心编辑出版了两本纪念文集,其中一本就是《新华社采编经验选萃》。我觉得把编辑、记者的理论研究成果汇集起来,将其转化为一种知识资源,这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纪念。《新华社采编经验选萃》收录的71篇文章,是从近20年来新华社《新闻业务》周刊上发表的数以千计的文章中挑选出来的。书中汇集了参与重大报道的编辑、记者撰写的采访经历、心得体会、经验总结,记录了采编人员关于各种重大报道实践与理论问题的研讨成果,绝大部分是首次向…  相似文献   

8.
难忘的教诲     
1938年初至1939年夏,我先后在延安抗大、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6月,党分配我到新华社工作,1941毛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后,我调到《解放日报》做记者,有机会接触毛主席,聆听他的教诲,这是我青年时期最重要最难忘的一段生活。毛主席要我们“多想”记得是1939年夏季,我刚从马列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当时,新华社和《新中华报》社分住在杨家岭后山沟的两排窑洞里,那时新华社的机构简单,只有编辑、译电(分中文、英文、日文)、通讯、油印(油印《今日新闻》)几个科,不过20多人。在一间较大的窑洞集体办公室里,四壁贴满了红红绿绿的标语口号,都是马克思列宁的名言警句,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有两条:一条是列宁对青年人的教导  相似文献   

9.
1997年7月1日零时,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以和平的方式进驻香港,这是第一次。对于中华民族,这是百年盛事;对于人民解放军,这是神圣的时刻,而对于新华社军事记者的我.更是终生难忘的日子。驻军香港,是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象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使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有关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于1997年7月1日本时开始履行香港防务职责。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派出了较为强大的军事记者阵容,记录这一举世瞩目的和…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蔑视《联合国宪章》,严重践踏国际关系准则,悍然使用5枚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粗暴侵犯中国的主权,损害了中国的尊严。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不幸遇难,20多人受伤。事件发生后,整个中国为之愤怒,整个世界为之震惊。新华社国际部的同志们在悲愤之中,以最快的速度编写了忡国不可欺──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特急报告》一书,并交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中国不可欺》一书,真实、详细地记录了我驻南使馆被袭击的情况,收录了邵云环绝笔、许杏虎战地日记,刊出了新华社记者采…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4月29日一版的新闻特写《人口警钟长鸣》吸引了我。但读到文中“1991年4月28日10时×分×秒……北京市人口108768××”这数字时,感到似乎与刚读过的新华社电稿中所写的数字不一样。于是,我找来新华社4月28日《北京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份,谢冰岩同志查阅《新华日报》(华中版),发现该报1946年2月17日第四版的《新闻工作》第一期上有一篇文章,是介绍淮北黑板报情况的,他极其兴奋地告诉我,要我去看看。第二天下午我真的去看了,一看就引起了我的回忆。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在当时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范长江同志的建议下,召开了华中新闻工作会议。会议由新华社苏中分社社长谢冰岩同志主持。新华社淮南分社汪义  相似文献   

13.
穆青 《中国记者》2021,(2):128-128
华山同志去世已经十几年了。也许,有些年轻的编辑记者已经不知道华山的名字了。但是,凡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对新华社记者华山气势磅礴的战地通讯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时代前进了,党的新闻事业已空前发展,我觉得,新闻界不应该忘记华山同志,不应该忘记他给我们留下的那些宝贵的、记录了一个伟大时代的新闻精品。我与华山相识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抗战胜利后,我随新华社的先遣队从延安赶赴东北,途经承德时,被留在《冀热辽日报》工作了几个星期。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春节,新华社副总编辑吴锦才打来电话,除了新春祝福,更告诉我一个让所有人听了都会吃惊的事情:2009年12月1日刚被中央批准成立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简称CNC)准备考虑在香港以资产重组方式上市! 2009年春节后,在新华社下属《上海证券报》任职的我来到了刚组建的音视频部,参与到新华社电视事业的大发展中.当时,不要说员工工位不能保证,连节目条数都以下达硬任务的方式才能勉强达到50多条,质量也还不能以新华社的发稿质量去要求.三个月后的"五一"假期,我给新华社副总编辑兼音视频部主任吴锦才发去一封电子邮件后,不辞而别,回到了《上海证券报》.  相似文献   

15.
董岩 《今传媒》2007,(9):4-8
唐师曾,1961年生于北京,江苏无锡人.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汤姆森国际新闻培训中心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新华社主任记者,装甲兵学院研究员,美国柯达联网职业摄影师.在完成新华社图片文字发稿任务之余,在《世界博览》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万字.多次冒生命危险亲临一线采访,为新华社拍摄了上万张珍贵照片.著有《重返巴格达》《我的诺曼底》《一个人的远行》等.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采访     
1982年秋天的一个上清早,我在铁道部机关的大楼前踌躇徘徊.开始了我第一次采访。我是这年八月从山东大学毕业分配到新华社的。报到前,我参加了《萌芽》在烟台举办的笔会。这是《萌芽》复刊后举行的第一次笔会。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一部着墨于摄影作品背后、摄影技巧之外的纪实性作品——《那些年那些事:新华社摄影记者的故事》日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摄影记者擅长用镜头记录历史,而该书的作者付玲却将镜头聚焦在这些与她共同工作了数十载的新华社摄影记者们的身上,将25位不同年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8月,我独自踏上北上首都的行程,目标是新华社总社。北京是我一直想去的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令我痴迷,而新华社也是让我神往的地方。从1931年红色中华通讯社开始,新华社记录了中国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的历史沿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新闻记者。于是,我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热情,提着行李,远离家乡上海,来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北京。  相似文献   

19.
1993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在五版读者来信专栏“观察台”下,发表了我采写的一篇读者来信《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项目意向性协议多,付诸实施的少》。在此之前,这条新闻已先后被《湖北日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中国青年报》、《经济  相似文献   

20.
说真话难,还是应该说真话杜导正一九五八年,我国的三面红旗处处“冒烟”,我作为新华社驻广东省记者,写的新闻报道很多。有一篇歌颂公社公共食堂的《三餐午饭不要钱》,新华社发了通稿,全国各主要报纸都刊登了,《人民日报》登在第一版。大炼钢铁,我也高兴过。当时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