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曹鹏 《新闻记者》2008,(6):38-40
五一节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我联系,说18日在广州要举办论坛,庆祝组建集团十周年,邀请我前去主持.这是报业的盛事,我表示很高兴有机会参加.  相似文献   

2.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04,(10):59-63
欧洲杯亚洲杯奥运会,车轮鏖战后的国内报业终于有机会喘一口气,太累了!他们也许不知道,就在他们奔赴雅典之前,《今日美国》的体育部主编蒙蒂·罗瑞尔就已经迈着方步从意大利都灵回国了,按照报社的计划,他正为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报道做准备。经常在线看一些国外大报的PDF版,我叹服于一些版面的精美和考究。同样是日报版面,不同于国内很多报纸前线找报料后方填版面的火烧火燎,这些版面透出的是一种收放自如的大家气派:有长远的计划、周密的编辑制度为保障,来了料,按既定配方加工;好图片,从容地给它一个整版的空间;突发事件,背景材料的厚度让人心里有底。想到这些,再转回头去看那些精美的版面,就不觉得奇怪了:那些版面上的灵光闪动,那些数、图、表的完美结合,都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与这些域外大报比较起来,我们的媒体并非差在硬件上,更不是差在智商上。有做百年老店的理想,才不会临到事前手忙脚乱;有做百年老店的理想,才不会把版面出“彩”的宝压在个别记者和编辑的脑袋上。差距,本质在心态上,体现在组织上。  相似文献   

3.
康熙拒绝补药 康熙皇帝活了六十九岁,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位长寿的皇帝了.与历史上那些希冀长生不老,而进食补药的皇帝不同的是,康熙皇帝从不迷信什么补药,五十七岁那年,有人看到他的胡须斑白,便进呈乌须的补药请他服用.康熙笑了笑,拒绝了.说自古以来有几个白胡子的皇帝,我如果胡须全白,岂不是万世美谈.他不仅自己从不服用补药,而且对那些希望靠吃补药治病或健身的人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4.
先摘引几例有关报道: (1)《轻重之别》中说,那些生活极有规律、讲究修身养性的人,一生再健康也难免偶尔患感冒,“但是那癌症的得病率却低于不讲生活规律的人几十倍。”(2000.12.29《杂文报》) (2)《另类公道》中说:“……而我呢,你知道,至今还只有我儿子一个在咱们机关工作,比朱副局长(2个)少了一倍,比马副局长(3个)少了两倍”。(2001.8.24《杂文报》)  相似文献   

5.
1 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信息报送,及时反映一些有『地方风味』、能反映地方特色和档案部门特征的『特』而『新』的东西,报送一些不同于其它地方和行业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把那些既在局部范围内影响重大、又在全局范围内带有典型或独创性的信息报送上去.  相似文献   

6.
岁末年初,各种"年度十大新闻"纷纷评出;"十大公安新闻"也在鲜花与掌声的簇拥下隆重登场了,清一色的正面新闻让我充满了疑问.也许这些新闻比那些负面新闻都来得"重大、显著",采写得也比其它的好;但是提到"公安新闻",我还是首先想到去年"警察打警察"、"警贼勾结"等轰动一时的新闻,这些都是过去没有听到的事情,现在一经报出,就非常引人关注,换一个角度说,采写这些新闻的难度也不会比那些正面新闻小吧?  相似文献   

7.
我在腾格里沙漠上曾经看到过那些身穿红艳马褂的牧民,那是一片天地洪荒之中,依然固执地强势地用色彩昭示存在的一抹红艳:管那天,管那地,嗨,我在这里!我从心底由衷地叹服这种架势和气魄。在视觉影像风暴席卷而来的今天,那些高举个人主义大旗,“敢唱就会红”,“我的舞台我精彩”的宣言晕眩着我的大脑和神经。自恋成为这个红火时代的生存法则。大约是受了传统儒家文化的教化,心中那些叫做自恋的小虫子一直只能是蠢蠢欲动,却也尚未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作为。可是,早有那么一些人,早就站在了那个地方,用高亢的声调,气沉丹田:嗨,我在这里!那些“内…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埋在这春天里。”一首《春天里》曾经唱出了众多“北漂族”的辛酸与无奈。“北漂”,作为中国人口流动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漂”一族主要是指那些在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时至今日,这个族群中又多了一些被称之为“老漂族”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9.
小河  王志康 《今传媒》2004,(4):44-45
大学毕业后,几乎没费什么周折,我顺利地到家乡的市报做了记者,这也许得益于我大学期间在各报刊露脸的那些文字吧。因觉得自己是凭真本事进市报的,颇有些踌躇满志,对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也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0.
在我书柜的正中摆放着自己整理的一些工作档案,这里有我从事档案工作18年来留存的一些文字、影像记录。每当翻阅这些记录,那些凝固的瞬间就会鲜活地浮现出来,带着历史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散开来。在我的相册中有1张大学时和几个朋友的合影。  相似文献   

11.
作为出版社的编辑人员,我对全国书展十分关心,这大概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五一节前我从外地赶回北京,立刻把参观书展列为第一项日程。我从小喜欢看书,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多年,我把不知多少时间“泡”在书店和图书馆里。在参加工作以来的三十年间,我也不  相似文献   

12.
我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5年,写过一些有一定影响的稿件。所以一些通讯员朋友经常问我怎样写出新闻佳作,写新闻有什么捷径和巧法?我觉得,写新闻没什么“捷径”和“巧法”,只有拼,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不懈的、苦苦的追求,才能获得甜甜的果实。回想我采写的那些获奖作品,我更加深信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一个移动硬盘,专门保留采访录音和图片. 从业近8年,我没因为稿子写作不扎实吃过官司.即使有一些人找上门来,气势汹汹地表示要起诉,但是都被我理直气壮地给挡回去了,"我写的都是事实,有录音做证据,不服的话可以法庭上见."所以,我的移动硬盘还没有真正发挥过作用,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一个"垃圾桶",当然我希望它永远只是一个"垃圾桶".  相似文献   

14.
打开我们的报纸,经常看到一些工业三部曲、农业四季歌式的报道,年年花开总相似。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增加报纸新闻的可读性,把新闻写出点新意呢?近年来,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有3篇稿子获得了河南省好新闻奖。我以为从锻炼自己的采写基本功入手,放开眼界深入思考,准确地使用新闻的价值尺度,是写出有新意的新闻的途径. 留心平常处记者要采写那些读者欲知而未知的不平凡的新闻事实,同时也不应忽视那些许多人都熟视无睹的事物,因为生活中越是平常的  相似文献   

15.
谈谈日本的“临场感图书馆”武国王君(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88)在日本近年来有呼声要求简化图书馆等一些公共场所的信息检索操作过程。希望这类计算机操作能够进一步面向公众,面向那些不懂计算机操作的人们。为此日本的研究部门目前正在研究开发一种使...  相似文献   

16.
我爱读者     
赵世良 《图书馆》2001,(2):70-71
自从我 19岁的时候当上一名图书管理员 ,至今已过去了半个世纪 ;但直到最近 ,在回忆往事时我才意识到 ,自己原来是从心里热爱着图书馆的读者们的。我与身边几位相交了 10年的同行老友 ,从来没有谈论过个人对读者的感情。怎么说是爱呢 ?我想在这里举出一些事例 ,以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来说明这一逐步深化的过程 ,就算是和新世纪的年轻同行们谈谈心吧 !1950年五一节前夕 ,组织上安排我负责一个中学图书馆的工作 ,那就是我的母校北京第四中学的图书馆。我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半 ,边干边学 ,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对于图书馆 ,我的理解就是供同学和老师们…  相似文献   

17.
用心去"看"     
2009年4月15日,接到报社领导的命令,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到四川地震灾区采访.拍什么?到哪里去拍?更关键是怎么拍?一年过去了,我不能去碰触那些刚刚开始愈合的心灵伤疤.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是我这次采访的最大感受.  相似文献   

18.
几个月前,我看到一张小报上登了这样一条标题——《我看“职称英语统考”这东东》。初见“东东”一词,如入五里雾中,全然不知其为何物.尽管我已经吃了许多年的文字饭。看罢文章.方知这“东东”乃“东西”之意。于是我断定这是笔误.甚至抱怨那些编辑、校对怎么连标题上的错字也没有看出来。  相似文献   

19.
1987年7月7日,我就"南京事件"会见记者,并公开了战场记录.此事一方面得到了全国赞同,另一方面也招致猛烈的非难和攻击.我收到大量的非难电话及信件(约70封).非难攻击者都是匿名的,无论如何查询都是冒名的人,写信人用的也是假名字.我公开了住所姓名,在电视上露面,但为什么这些人却隐姓埋名呢?还有,那些自称为"赤报队"、"爱国青年联合会"的人对我的恐吓更甚于其他人.  相似文献   

20.
如何写"派生新闻"--重大新闻后续报道的一种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事件本来没有什么大的新闻价值,但因为它们恰好发生在某些重大新闻之后,这些事件就成了新闻,或者说本来不太重要的新闻因为与那些成了重要新闻的事件"沾亲带故",于是也有了新闻价值,成了新闻.我们不妨把它们算做后续新闻,称之为"派生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