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政府和学者通常把爱国主义叫做"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和国民身份认同的教育,树立"我是新加坡人"的信念.利用国家政策导向,新加坡通过学校和社会教育等途径对中小学生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江一 《中国教师》2009,(Z1):53-54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移民国家,但是新加坡人却有着强烈的国家认同感。本文立足于新加坡以国家为中心的国民意识教育,从分析新加坡国民意识教育的背景、渊源、途径方面探寻了其国民教育的特点。并在新加坡国民意识教育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对当下我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灌输"我是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要义。新加坡以唤醒生存意识、打破民族认同、灌输国家意识、开展隐性教育为国家认同教育的特色内容,催生和强化了国家认同感。新加坡通过国家认同教育,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障了民族社会的和谐稳定,巩固了权威政府统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共生的国家。新加坡建国之后,面临着族裔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张力、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撕扯、国家意识与个体意识的拉锯。为了培育多元族群国家意识,新加坡以青少年教育为重点,不断强化国家形象建构和核心价值观打造,尤其注重通过国民身份普适化教育、国民意识情境化教育、种族和谐社会化教育,持续塑造青少年新加坡人意识。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的国民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培育国家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和抵御西方不良思想文化渗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与新加坡具有相同的文化根基,都面临着东西文化的融合与冲击,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国民教育的经验,对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民族-国家普遍实施国家共同语教育政策,从世界范围来看,它经历了自由殖民主义、统一强制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共同语主义几个阶段.基于对美国、俄罗斯、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国家共同语和语言教育政策的现状分析,得出若干国家共同语教育政策的普遍经验,从而提出了把实施普通话作为中国国家共同语的教育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实施双语教育的具体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世界上唯一实施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的国家。它的双语教育实施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那么,它的双语教育是如何实施的呢?该文从它的教育体制、课程设置、考试和分流制度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柳河  高波 《职业技术》2005,(7):76-76
新加坡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岛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就从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这不愧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奇迹.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职业教育的成功分不开的.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历了初创、发展、改革与提高三个阶段.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是培养重能力、重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人才.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正规教育范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地位,极大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扩大了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  相似文献   

9.
“城市国家”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质量享誉全球,这项殊荣的取得与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密不可分.新加坡教师教育体系独具特色,严格的人才选拔、优质的职前培养和健全的职业路线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系统多样的专业发展成为新加坡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和中小学校的积极参与塑造了新加坡多元化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新加坡教师的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政府和学者通常把爱国主义叫做"国家意识"。所谓"国家意识"就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新加坡的国家意识是指一种新加坡国民独特的气质和精神,是一种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