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易》“观物取象”,以“象”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的思维特色,就决定了“象”与歌谣具有特殊的亲缘关系。虽然,作为歌谣的“象”一那种清晰的画面,悠长的情感还不具有哲理内涵,但正因为它是具体直感的“象”,可以把《周易》作者们的哲理思考注入过去,可以让它去承载以感悟为特色的《周易》的思维方式,于是,《易》的作者便将民歌的片断撷取来,放到六十四卦的系统中去,让这些歌谣的片断既具有形象性,保外着它们的原始风貌,又让它们在自己所处之卦的具体位置上获得哲理的内涵,使之由歌谣之“象”变而为《易》中之“…  相似文献   

2.
“学长式教学”是武汉六中以胡明道老师为首的一批教师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该理念认为,教育者应以“学习论”为核心理论,以开发学习者个体潜能、培养全员素质为目的,以“先学者”的身份组织丰富的课堂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并最终形成创造性人格。它的课堂实施要领是:无障碍的心灵沟通,全过程的自主探究,深层次的潜能开发,强效应的人格融合。“学长式”教学论要求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是先于(或同于)学生学习的人,即“学长”,因此教师应是“创造者”,教师的职能是“示范学习”、“组织学习…  相似文献   

3.
语文情境教学最本质特征是直现性特征。研究语文情境教学直现性特征应从其情境具体形象物入手。语文教学直现情境作为一种教育混沌体,它是直观表象和潜隐内涵的统一,是具体形象物和具体“形象场”的统一。把具体形象物放入相应“形象场”中考察,深入发掘其潜隐内涵,从更高层面把握其直现性特征,实现从感觉到知觉,从表象到意象的理性飞跃,这是成功实施语文情境教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校地处苏北平原的黄海之滨,周边地区经济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要想使学校跻身省内一流实验小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人的潜能是无究的,而教师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优势和自我教育能力,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努力健全各项管理机制,较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走“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帮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5.
铭文“象物比德”传统被宋代理学家进一步承继并开拓,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理学家扩大了“象物比德”传统的自然取象范围,纳入更多人造日用器物;二是理学家扩大了“德”的内涵,体现为从君子之德到圣人之德,蕴义理于道德。理学家铭文存在一条“象物—附理—比德”的内在理路,实质是依托“理”在“物”与“人”之间搭建中介点,使个体通过“观物取象”实现对形上道德的认识、把握和涵养,充分体现理学道德本位思维之于文体生成转化的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6.
“乐”是一个古老而内涵丰富的概念。《乐记》中之“乐”便有六种含义,从“乐器”到“欢乐”,从感官享乐之物到一种艺术形式,从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到音乐以至德音的纯粹艺术,几乎包括了先秦人对整个“乐”的看法。本文拟从《乐记》之“乐”的内涵演变,探讨古代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学习卡片     
成功是进行教育价值判断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命题是成功教育思想的核心,被视为“成功原理”,是考察成功教育活动价值的根本依据,因此被视为成功教育诸原理的原理。由此可见,教育教学活动中任何一个可被评价为成功的事实或情境都是教育价值的实现。▲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这个命题给成功教育的可能性以科学的解释,并对学生发展所取得的成功作了内涵丰富的辩证的解释。▲“成功”也是“成功之母”。之所以说“成功”也是“成功之母”,是因为人们可以从成功中总结经验,知…  相似文献   

8.
“学长式教学观”认为:教育者应以学习论为核心理论,以开发学习者个体潜能、培养全员素质为目的,以“先学者”的身份组织丰富的课堂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并最终形成创造性人格。它的课堂实施要领是:无障碍的心灵沟通,全过程的互动探究,深层次的潜能开发,强效应的人格融合。“学长式教学”要求教师用时代的视角更新一系列教育观念,它认为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是先于学生学习的人,即“学长”。教师应由单一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具体职能是“示范学习”“、组织学习”“…  相似文献   

9.
真诚尊重理解--论罗杰斯情感教学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将其人本主义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领域,从发展学生潜能的教育目的出发,提出了以“真诚、尊重、理解”为内涵和特征的情感教学理论,对教学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罗杰斯情感教学思想是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观、“以人为中心”的人格理论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实践依据基础之上的。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事物本质,而是由经验着的人按自己的知觉赋予的。罗杰斯接受这个主张,认为每个人存在于以自己为中心的一个不…  相似文献   

10.
“游”是庄子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在总体意义上表现为:人欲从不理想的世况之居中疏离出来、解脱出来,游是达到个体的自由境界的一种生命生存方式。庄子在切身的世境遭遇中,亦是以“游”处世,以载道之“游”实现人生的逍遥。因此,不论以怎样方式实现“游”的境界,都应“乘物以游心”,实现人的达生至乐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1.
《醉翁亭记》的辩证美浙江/杨宝生“物”与“我”的统一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内涵是他本身,以及他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一切隶属于他的精神的东西,称之为“我”;外延则是除了他本身以外的一切,能与之发生关系的东西,称之为“物”。《醉翁亭记》对“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当客观外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象”是客观物象,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和意象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光潜先生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把握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但是意象不等同于客观外物,在古典诗歌中,最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象”与“意”的关系,在想象的世界里画出诗歌意象,构筑出诗歌所描写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在由“象”到“意”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3.
理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基础。它好比种子,是存在的本体。它具体为性。万物不仅出生于理,而且来源于气。气是万物的具体的、形式的存在,是现象。尽管理气似乎都是万物的发源地,但是朱熹认为,从逻辑上来说,理先于气,因此,只有理才是万物的真正发源地。气是万物的现实形式。尽管这种现实的存在者,在朱熹看来,有善有恶,但是,朱熹并未因此而否定了它的存在合法性。理气合成便是道。道是体用的综合。体表现在道有理、性。用表现在道是物、气。作为本体的理、性和作为现象的气、物合作构成道。性来源于心。心包含着两个内涵,即性和知(意等)。这两个内涵使心具有了双重性:性的内涵使心是善的,知(意等)的内涵使心有恶。  相似文献   

14.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我在故我思”,“人的本质基于绽出之生存”,人应在相互理解和交往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在由“去蔽”走向“无蔽”的途中不断地实现自我“敞亮”、敞开和“绽出”地生存。折射在教育领域,它主张教育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自由和选择;主张基于真诚的诗意之交往建构起“我-你”的关系,在自由与平等、理解与倾听、信任与尊重、开放与分享的心灵沟通和精神相遇中,达成师生对话的澄明和实现。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纲领,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教育思想上,以“仁”为基础,重视人的价值;在教育对象上,打破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使大多数被剥夺受教育权利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在人的个性差异基础上,因材施教,充分发掘人的潜能。“有教无类”充分体现了孔子以人为本的主张,提倡和强调关怀人、尊重人、爱护人、维护人的尊严和精神内涵,具有人本哲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方物”是远古形成的一种认知方法,它既指“各方物产”,也指以“方”区分各方之物。“方物”的分类编码的功用,在《山海经》中表现为建立、区分各方神灵异怪。“方物”即是“方神”,其目的是为了“格物致知”,通过博物的形式来达成对事物利害的认识,并进而创立一种独特的宇宙秩序。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经历了《范畴篇》、《物理学》到《形而上学》的发展。《范畴篇》通过范畴分类,确立了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本体。《物理学》通过考察自然物的动变原因,提出了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等概念,作为存在本质的初步规定。《形而上学》本质论,通过分析质料、形式和个别事物诸概念,确定形式和存在的本质。潜能和现实学说则从现实出发,将质料和形式统一于个别事物中,确定现实的存在是“自身被形式所决定的个别事物”。  相似文献   

18.
黄庭坚《小山词序》标志着宋代词学寄托观念的产生。它揭示了宋代词学寄托论的基本内涵:一是作者须有难以直言的怨恨和不能直吐的愤懑,而又必须言之吐之,故天能用寄言托意的表现方法;二是词的寄言托意一般采用诗骚以来比兴传统的香草美人题材;三是寄言托意之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其合者”是有特定含义的“寄托”,“其下者”则是一般意义的托物言情。  相似文献   

19.
一、终身学习观的内涵关于终身学习的内涵 ,被广泛认同的是“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所采用的定义 :“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展人类的潜能 ,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 ,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在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其内涵也不断在丰富和发展。它明示我们必须突破时空的限制 ,使学习延续至人的一生 ;同时 ,它还蕴含着现代人怎样去实现终身学习。继续教育是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二、强化终身学习观念 ,促进继续医学教育由…  相似文献   

20.
对王弼“自然”内涵的辨析,历来限于本体论的角度,这自然难以还王弼思想的原貌。释义学意义上的“自然”,在本质上,同于“道”、“无”,构成物的本根;在存在论上,它表现为物性自然,指物生存的自然状态;在方法论上,它显示的是自然而然,指应对、成就物的方法。从三维的角度分辨“自然”的意义,对深化王弼的思想研究和拓展以自然与名教为中心议题的整个玄学都是一个新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