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与交往即是多方面的又是非常活跃的,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影响极其深刻。为了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针对体育教学中师生交流存在的问题,很有必要探讨体育教学中影响师生交流的因素和提高交流水平的对策,这是达到最佳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体育教学师生互动的基本类型和方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艳荣 《体育学刊》2003,10(6):97-99
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发生于师生的一种人际互动。互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并且师生双方在互动中是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一个促使教学活动不断发展的动力系统。从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归纳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产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关系,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同伴之间相互影响对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未来我国学校体育向现代化、全面化、娱乐化、终身化和多元化发展。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走出以竞技体育为基本格调和模式的教学体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阶段、多内容的现代化综合体育教学体系。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的改革,应注重学生体育兴趣、能力、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吴素娟 《体育世界》2009,(10):65-66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灵活多样的教法、师生的情感沟通、因材施教、情景教学等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培养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旨在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体育的不断深入,在体育课堂中采用运动处方的形式进行教学,对于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通过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试验,对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旨在为运动处方在中学教学中得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教育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交往.是以家校交往、师生交往、生活交往、亲子交往为前提条件的人文实践.儿童是在与人的交往中产生人的情感,掌握行为方式,道德规范,又在交往过程中把他人作为一面镜子来反映自己.改善教育交往,就是要以解放儿童为目的,使之通过接受教育,形成成熟的个性,具有自主的能力,养成自我负责的态度.同时以自主参与为准绳,使儿童的学习、劳动、游戏转化为自主活动.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同时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不同的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相互影响,教师、学生开启的师生互动行为的性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师生易位授课法”让学生扮演“老师”,是对“我教你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冲击。它给课堂教学的肌体注入了新鲜血液,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是一种值得提倡和发扬的高效教学模式。一、“师生易位授课法”实施过程1.课前准备(1)明确实施方法。开学的第一次室内课,在使同学明确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的基础上,着重推出“师生易位轮流教学”的思路,以思想动员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打消学生的各种顾虑,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参与热情。接着是以自由结合的方式7-8人组成全班约10个教学小组,每个教学小…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对部分教学内容尝试运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所产生的主要教学效应是:可以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为大学生创造体育实践的条件和机会,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增进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外在表现和内隐行为进行了研究。旨在表明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体育教学内容为中介,才能真正实现师生在体育知识、技能、思维和人格魅力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体育作为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形式之一,在长期的交流合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情报搜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余年来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过程、现状进行回顾与分析,归纳出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并对其未来的走向与前景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李辉 《体育师友》2010,33(3):17-19
体育教学具有学生学习状态的动态性、人际关系的多边性和学生承受身心负荷双重性的特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增进师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在互动中保持关注,充分相信学生以达到有效互动,同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逻辑分析法对研究性体育学习方式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研究,认为学生的角色将由传统的学习者、被动者、接受者、配角向研究者、主动者、创造者、主角方向转变,教师的角色将由以前的传授者、灌输者、领导者、管理者、执行者、控制者、占有者、权威者、统一教学者向指导者、促进者、引导者、营造者、参与者、合作者、学习者、研究者、因材施教者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果,在有限的40分钟内使学生身、心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需要体育教师在全新的体育理念和观念下,不断地更新知识充实自己,适应现代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和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一、教师本身要更新观念,摄取边缘学科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体育教学过程师生互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结构包括:师生互动的主体、师生互动的基础和条件、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结果。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具有教育性、交互性和连续性、网络性、组织化和非正式化相结合、非对应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一、中学体育课中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教师的教主要是通过语言和身体动作相结合进行,学生的学主要是在观察教师的讲解、示范、提示等基础上展开思维,并通过自身的身体练习达到感知、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体育运动特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1、说服法(讲解法、指导法、批评法) 说服教育法是体育课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通过富有表情的讲解,体现教材内容蕴涵的道德感,使学生获得真切  相似文献   

17.
黄梅荣 《精武》2011,(5):47-47,49
围绕教师"教"、以传授运动技能为目的的传统中学体育课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学习潜能的开发。在新体育课程标准理念下,本文强调师生互动体育课堂教学是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体育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分析了现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并就如何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谈了几点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对体育教学中实践与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净 《体育教学》2003,(2):13-14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实践和创新不仅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而且更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对于同一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优美和谐的教学情境,通过具有创意地教学程序、练习节奏、时间、数量、以及运动路线的变化,对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动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排列、整合,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效果。这不仅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使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一、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闽台民众体育交流方式、内容及意义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闽台民众体育交往方式、内容及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民俗体育是闽台民众未来首选交流的内容,具有台胞祖籍地的区域文化认同、"象征"中华文化的认同、海峡经济区域认同的作用。必须抓紧挖掘整理、发展与普及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八闽特色的民俗体育,切实发挥闽台民俗体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内容中渗透德育,既是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教学内容广泛,又为实施德育提供了丰富材料。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把德育渗透在教学当中。体育锻炼运动量大,一些体质较弱的学生常不愿参加,体育教师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常能使他们树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从而自觉刻苦地参加锻炼。体育教学的规范化要求高,操作必须掌握一定的动作要领,教师可以通过提示、示范、讲解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使用教具面广,在组织学生搬放、使用运动器材的过程中,能直观而自然地进行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