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3年天津市中考作文是以“书”为话题的话题作文,这是20多年来天津市语文中考第一次涉及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简洁明了,贴近学生的生活,考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潜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阅卷过程中,我们也明显地感到惊喜大于遗憾。一、开放性的话题,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开放性的话题给考生带来了充分的写作自由,砸碎了束缚写作的桎梏,使考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考场作文因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气象。在阅卷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各种文体充溢卷中,让人爱不释手。说明文《2100年的新型图书使用说明》以产品说明书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2004年天津市中考作文是以“心事”为话题的作文。命题者特别关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题目中的提示语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由于话题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考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有利于他们表现自我,张扬个性。一1.题材新颖,凸显个性我们为考生活跃的思维而喝彩,在阅卷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少题材新颖的文章。散文《2008!我的心事》,考生以即将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为抒情线索,讲述了“我”对2008年奥运圣火的企盼,文章充满了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小说《你那扇心灵之窗》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讲述了一个有着“美妙的歌…  相似文献   

3.
张淑瑶 《现代语文》2006,(9):123-124
如果我们把话题作文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思考评价,话题作文无疑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旧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尊重考生的人本理念,同时,为准确评价考生稳定的作文素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随着话题作文应运而生的“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则进一步为考生开拓了张扬个性、表现才华的广阔天地。由于话题本身一般都贴近考生生活,能激发考生的感受、联想和想象,考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加上容易下笔入题并迅速进入写作状态,话题作文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但考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和“要求”,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4.
《考纲》在“写作”部分的基础等级中谈到高考作文的两个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近年来,由于高考作文题考的是话题作文,不少人便误以为话题作文没有审题要求,写什么样的文章都不走题。其实并不然,从阅卷的实践看,每年都有考生写的文章所谈的内容远在提供的话题之外,这些考生作文的文笔  相似文献   

5.
话题作文,是指考试命题只为考生提供一个“谈话的中心”,这是作文写作的基点,考生作文内容只要与题目阐发的思想感受有关即可。通常,命题人用一段揭示语引出一个话题,启发思考,考生可以在限制的范围内选用一定文体形式进行写作。“话题作文”具有鲜明的特点———“自由”,表现为:从内容上看,审题难度降低,写作内容宽泛,只要围绕话题立意构思,阐发个人的见解即可,为考生写作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天地;二是从体裁角度讲,淡化了文体观念。考生可以根据写作内容选定适当的表达方式,不必拘泥于某种或某几种较常规的固定的文体。阅卷…  相似文献   

6.
2000年高考作文题。是典型的“话题”作文。所谓“话题”,就是谈话或者描述、议论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或由头。这样的作文题,淡化了审题要求,给考生创设了宽松的写作环境,同时便于检测考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良好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7.
《考纲》在“写作”部分的基础等级中谈到高考作文的两个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近年来,由于高考作文题考的是话题作文,不少人便误以为话题作文没有审题要求,写什么样的文章都不走题。其实并不然。从阅卷的实践看,每年都有考生写的文章所谈的内容远在提供的话题之外,这些  相似文献   

8.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话题中心(即话题),让考生在规定的写作范围之内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作文。 话题作文具有以下特点:1.命题中一般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话题”,作为考生写作构思所依赖的大致范围。2.“话题”出现之前(或之后),一般都要给出一段提示语(或材料),目的是为了引出话题和拓展写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有创新” ,是考纲对话题作文的特别要求之一 ,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四项要求。这是对思维的要求 ,即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方式。它具有限制性 ,即对考生的写作有一定的约束力 ,通俗地说 ,就是给考生规定一个写作的“范围” ;它更具有开放性 ,其写作要求往往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等 ,这就给考生提供了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写作情境 ,有利于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概括地说 ,所谓“话题作文” ,即是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 ,激发想像 ,限制范围的一种命题形式。应该说…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给了考生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但这样的“开放”、“自由”都是相对的,绝不能理解成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命题中的“以××为话题”、“以××为写作范围”、“所写与××相关”等语句本身就隐含着“扣题”、“入围”、“有关”等要求,所以写话题作文也往往要戴上无形的“镣铐”再去“跳舞”,否则一味地“天马行空”,很可能闯入“误区”。2001年考生所写话题作文的审题失误,值得我们深思。一、误解话题。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是正确审题的前提。甘肃省中考作文的话题是“读书”,有位考生拟题《读书真好》,先写同学间…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们把高考话题作文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思考评价,话题作文无疑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旧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尊重考生的人本理念,同时,为准确评价考生稳定的作文素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随着话题作文应运而生的“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则进一步为考生开拓了张扬个性、表现才华的广阔天地。由于话题本身一般都贴近考生生活,能激发考生的感受、联想与想像,考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加上容易下笔入题并迅速进入写作状态,话题作文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然而,2003年全国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中学素质教育,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放性的话题,为考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考生的佳作可谓“丰富多彩”。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因为话题作文一般是“题目自拟”,不少高考佳作,在拟题上却缺乏新意,不少考生将材料中提供的话题简单地移用作文章的标题,未免美中不足,多少给人留下一些缺憾。  相似文献   

13.
误区一:错把“话题”当“文题” 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占据很大的比例。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作文的头,考生可以据此自叙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抑或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见解等,也可以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话题作文既没限定文章的选材立意,也没规定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体裁,从而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在高考作文以及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常会要求写一些感悟类文章。如1986年全国卷《树木·森林·气候》,它提示考生“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直接要求考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来写。1999年上海卷要求以《“回声”的启示》为题作文。2000年全国卷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这些作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文的大变化,始于2000年。这一年,语文高考从真正意义上进入了话题作文的时代,表现之一是写作要求中“三自原则”的框定,二是评分标准中“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确立。“三自原则”是话题作文的鲜明标志,就是自定立意、自择文体、自拟题目,它以开放性的命题形式,尊重考生个性人格的自主性,极大地发挥了考生的写作潜能和创造能力,出现了不少立意新颖、文体别致、文采斐然、题目鲜亮的优秀作文,为中学作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风。我们看到,今年全国有16套语文试题,虽然有些省份采用了命题作文的方式,但在要求中依旧提到“三自原则”中的自…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给了考生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但这样的“开放”、“自由”都是相对的,绝不能理解成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命题中的“以××为话题”、“以××为写作范围”、“所写与××有关”等语句本身就隐含着“扣题”、“人围”、“有关”等要求,所以写话题作文也往往要戴上无形的“镣铐”再去“跳舞”,否则一味地“天马行空”,很可能闯入“误区”。2001年考生所写话题作文的审题失误,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扣题在话题作文的基础等级中处于核心地位 ,占据重大的比例 ,文章成败与否在此一举。要做到扣题 ,就得做到材料、话题、立意、文题 (题目 )四统一。话题材料 ,是用以引出话题 ,激活发散思维的事实、故事。它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给人们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 ;或展示了具体的外延 ,为考生立意直接提示 (相当于“提示语”)。后者容易 ,可以从外延中选择一项直接立意。前者常带有多种寓义 ,立意较难 ,学生可以借助提示语进行发散思维 ,从中理出相容的话题 ,并根据写作要求指定的话题立意行文。通常作文题已帮考生理出话题 ,并圈定了写作…  相似文献   

18.
<正>一、命题结构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引导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作文命题要求考生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此中心按要求进行选材写作。话题作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引导语、命题语、要求语。1.“引导语”一般对要求考生写作的话题进行必要的铺垫和引导,用具体内容诠释话题的含义、写作的主题或选材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09年高考作文题是一道承继了浙江卷写作题一贯风格的试题。命题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首歌的歌词,对这首歌大多数考生也许有点陌生,但这并不影响考生对所提供的歌词材料字面的阅读理解。因为歌词浅显易懂,仅看歌名就很形象,末一句“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点明了材料主旨,也给出了考生写作的方向,考生容易据此联系生活,发挥联想,找到作文的话题,但要写好也确实不容易。因为,这道题目非常注重考生的思维能力与生活积累的考查。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7,(Z1)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第一条要求是“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就是符合题目的“规定性”。所谓“规定性”,无非就是要求你必须写什么,必须怎么写,这会涉及文章的体式、主旨、材料,以至标题、字数,等等。一、话题作文审题指要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是主要形式。话题作文为发挥考生的写作才能而缩小了限制性,加大了自主性,相对材料作文而言,题目的要求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